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研究以基于SPS协定的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其对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SPS协定的主要内容、其在各国的执行概况、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梳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在SPS协定原则指导下制定我国的应对措施,以使我国在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受益.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在恒温摇床中,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体外酶解玉米、豆粕、小麦和菜粕,从而评估木聚糖酶对这些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的改善作用,初步确定最佳添加量.在本试验条件下,试验结果表明:①木聚糖酶对小麦的粗蛋白消化率有提高的趋势,添加量为2000 U/kg时,效果最佳;②木聚糖酶对菜粕的能量、粗蛋白和干物质消化率均有增加的趋势,添加量为500 U/kg及3000 U/kg时效果较好;③木聚糖酶对玉米的粗蛋白消化率基本在60%左右,对豆粕的粗蛋白消化率则在70%左右,对小麦和菜粕粗蛋白的消化率分别为80%左右和65%左右,粗蛋白消化率依次为小麦>豆粕>菜粕>玉米.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初始体重为(16.70±0.85g)的斑点叉尾鮰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72h的水环境试验.研究植酸酶不同添加方式对斑点叉尾鮰养殖水环境氮和磷排泄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共设10个处理组。分别为1个对照试验组、5个喷涂试验组(300、500、1000、1500、2000U/kg)和4个预处理试验组(300、500、1000、1500U/kg),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植酸酶添加量的增加.喷涂和预处理各处理组较对照组总磷和氨氮排放量均有显著降低(P〈O.05),其中喷涂法添加1500U/kg植酸酶组效果最好,预处理法添加1000U/kg植酸酶组效果最好。综上分析.斑点叉尾鮰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控制养殖水环境中氮和磷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比较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可以看出.预处理组效果优于喷涂组。  相似文献   
14.
张魏  周樱 《江西饲料》2006,(3):31-32
色氨酸在仔猪日粮中通常作为第四限制性氨基酸,位于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之后,除了在蛋白沉积中的作用外,色氨酸还是影响仔猪采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断奶仔猪。断奶会造成仔猪的一系列应激反应,表现为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受阻、健康状况恶化,而采食量下降被认为是导致生长性能和身体状况下降的主要原因。色氨酸对于调控仔猪的正常采食、维持健康状态、改善生长性能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概述近几年关于仔猪色氨酸营养需要的研究,并简单回顾了色氨酸在仔猪采食调控中的作用。1仔猪对色氨酸的需求2000年以前在味之素第23号信息专刊中详…  相似文献   
15.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养鸡业的应用效果及其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人工合成的饲料添加剂如抗生素、促长素、驱虫剂、激素、调味剂、改良剂、防腐剂在饲料中普遍添加。这些添加剂的应用,对畜牧业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这些添加剂带来的负面效应。特别是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甚至滥用,导致产生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以及给人和动物健康带来的危害已经引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和消费者的关注和忧虑。有人呼吁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现在有些国家和地区(如欧盟一些国家)已经用立法形式禁止或限制在饲料中添…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玉米DDGS(进口)型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体质健康的1日龄Cobb肉仔鸡150只,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进行为期42d的饲养试验。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玉米豆粕型),20%DDGS组用20%DDGS替代基础日粮中19.5%的玉米和豆粕,20%DDGS+复合酶制剂组将复合酶制剂添加到20%DDGS日粮中。结果发现:1~21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20%DDGS组采食量降低了0.41%,20%DDGS+复合酶制剂组采食量提高了0.88%;与对照组相比,20%DDGS+复合酶制剂组日增重提高了1.46%,料肉比降低了0.64%。22—42日龄,与对照组相比,20%DDGS组采食量提高了3.12%,20%DDGS+酶制剂组采食量提高了5.98%(P〈0.05);与20%DDGS组相比,20%DDGS+酶制剂组日增重提高了4.28%,料肉比降低了1.42%。1.42日龄,与对照组相比,20%DDGS组和20%DDGS+酶制剂组采食量分别提高了3.75%和5.02%;与20%DDGS组相比,20%DDGS+酶制剂组13增重提高了3.10%,料肉比降低了2.16%。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在肉鸡基础日粮中添加20%DDGS对其生长性能有一定的负作用,但是同时添加酶制剂可缓解这些不良影响,并取得与玉米豆粕型基础13粮基本相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研究旨在优化角蛋白酶活性测定方法,使其更可靠和简便。选用液体角蛋白作为底物,以碱性蛋白酶检测方法作为参考,分别从底物浓度、反应时间、吸光值范围和底物专一性四个方面设计了四组试验,来研究此底物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同时优化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底物浓度为1%,反应时间10 min,净吸光值范围控制在0.2~0.45时测定出的角蛋白酶活性结果较为稳定,方法的重现性也较好。此底物较适合用于角蛋白酶活性的检测,优化后的方法较传统方法简便可靠,为工业生产中角蛋白酶活性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改进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讨棕榈粕在肉鸡中的使用效果及与酶制剂联合使用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设正对照组(试验组1:玉米-豆粕型日粮)、负对照组(试验组2:1~21d和22~42d饲料配方中分别添加3%和5%棕榈粕)和试验处理组(试验组3:负对照组+复合酶),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分0~3周龄和4~6周龄两阶段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21d对于相同性别的鸡,不同处理对试验鸡的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及料肉比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22~42d试验组3的母鸡在平均日增重及采食量方面较试验组2分别显著提高11.9%和10.0%(P0.05),公鸡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全期使用酶制剂组(试验组3相对试验组1和2)表现出了更高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综合表明,肉鸡1~21d和22~42d饲料配方中分别使用3%和5%的棕榈粕并同时使用棕榈粕专用酶制剂不会影响肉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9.
<正>自从Fry(1958)最早开始研究饲用酶制剂以来,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1]。从最初的淀粉酶和蛋白酶,到现在的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复合酶等,饲用酶制剂的种类越来越多,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从补充内源酶分泌的不足,到消除饲料中各种抗营养因子和毒素等。  相似文献   
20.
张巍  周樱 《饲料研究》2006,(8):37-38
色氨酸在仔猪日粮中通常作为第四限制性氨基酸,位于赖氨酸、苏氨酸和蛋氨酸之后,除了在蛋白沉积中的作用外,色氨酸还是影响仔猪特别是断奶仔猪采食的重要因素。断奶会造成仔猪的一系列应激反映,表现为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受阻及健康状况恶化,而采食量下降被认为是导致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