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通过鸡胚接种盲传,从重庆某地疑似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能导致鸡胚出现侏儒胚。用本病毒对10日龄雏鸡做回归实验,可使试验鸡出现典型的花斑肾。试验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扩增出了该病毒的特异性基因M和N,从分子学角度进一步证实了引起鸡群死亡的病毒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3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遗传变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长期以来困扰养禽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基因突变、重组和免疫压力等因素都可能引起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发生遗传变异,这给该病的预防和控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文章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遗传变异的机理及其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3.
膜蛋白是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可能存在着具有重要免疫作用的抗原决定簇,能诱导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但其免疫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选择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中国分离株SAIBWJ,通过RT-PCR扩增获得其膜蛋白基因M基因并插入到PGEM-T载体中,获得重组质粒PGEM-M,将重组质粒中的克隆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对PGEM-M进行双酶切获得M基因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通过菌落PCR、双酶切证明获得了M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利用DNAstar软件将IBVSAIBwj株的膜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的国内外参考毒株进行比较,其核苷酸序列的同源率为91.6%~98.8%,氨基酸序列的同源率为91.6%~99.6%。糖基化位点的增加和减少对M蛋白的抗原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在M蛋白近N端含有两个糖基化位点,第一个跨膜疏水区距离亲水区大约20个氨基酸。SAIBwjM基因核苷酸、氨基酸进化关系可以看出,SAIBwjM与国内外参考株的同源性均较高,因此可能具有交叉保护性抗原,可望用于制备诊断试剂及制备基因工程疫苗。由于IBV变异较大,常规疫苗不能产生完全保护力。在IBV的免疫保护机制中,细胞免疫起着关键的作用,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已经进行了IBVDNA疫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IBV的S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可同时诱  相似文献   
34.
正镶白旗大面积沙化土地主要是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形成、发展和蔓延的,此前浑善达克沙地还是一片绿洲,素有  相似文献   
35.
不同禽源新城疫病毒强毒株对鹅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采用鸽、鸡、鸭、鹅源新城疫病毒(NDV)强毒株和NDV国内标准强毒株F48E8进行鹅的人工感染试验,对感染鹅的临床症状、增重、抗体水平和排毒情况进行详细观察,探讨不同禽源NDV强毒株对鹅的致病性以及鹅在家禽新城疫(ND)流行中的意义。结果表明,鸽源强毒株JSP0204对鹅无致病性或致病性很弱,感染鹅未表现临床症状,增重也未受到显著影响(P0.05)。而鸡源JSC0804、鸭源JSD0812、鹅源JSG0210和F48E8株均可致鹅发病和死亡,尤以鸭源JSD0812和F48E8株致病性最强,致死率高达100%。所有感染鹅均可排毒,排毒时间因毒株不同而异。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流行的NDV强毒株对鹅的致病性普遍增强,并进一步证实鹅在ND流行病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37.
旨在了解江苏省部分地区鸡源与猪源弯曲菌的耐药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从江苏省25个规模养殖场采集250份粪便样品进行弯曲菌的分离鉴定,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9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s),PCR方法扩增弯曲菌8种与致病力相关的毒力基因。结果显示:共分离得到93株弯曲菌,包括空肠弯曲菌45株,结肠弯曲菌48株;空肠弯曲菌对萘啶酸(80.0%)、四环素(71.1%)和环丙沙星(66.7%)的耐药率较高,而结肠弯曲菌对红霉素(87.5%)、萘啶酸(79.2%)和阿奇霉素(72.9%)产生较强的耐药性,分离株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多重耐药率达67.7%;8个毒力基因在弯曲菌分离株中的携带率不同,cdtBcadF携带率为100%,htrB为97.8%,clpP为76.3%,csrA为18.3%,wlaN为5.4%,cstⅡ为2.2%,cgtB为0%。结果提示,江苏省畜禽养殖场弯曲菌分离株多重耐药情况严重,毒力相关基因在弯曲菌中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38.
①矮早八该品种是由超级小麦首席育种专家沈天民采用远缘杂交结合染色体生物工程技术培育的易位系小麦新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同年获国家新品种权保护。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为650公斤左右。矮早八属弱春性、中早熟品种,株高70厘米,株型紧凑,分蘖力强,长方大穗,长15厘米左右,有芒,主茎穗与分蘖穗高度有差异。籽粒白色、长圆、角质,千粒重50克。高抗白粉病、叶枯病、条锈病。耐旱,抗干热风,抗倒伏。品质优良,属中强筋优质麦品种,适宜肥沃地块种植。②太优4号该品种是从太空4号原种中提纯复壮选育而成的又一高产小麦新品系。与太空4号…  相似文献   
39.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其特征为病鸡呼吸道症状、产蛋数量和品质下降以及肾脏病变等。IBV可感染所有日龄的鸡,导致生长迟缓、死亡、影响增重和饲料报酬降低;还常常引起霉形体混合感染以及大肠杆菌等继发感染而增加鸡群的死亡率,给养鸡生产带  相似文献   
40.
空肠弯曲杆菌PCR-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空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jejuni)旋转酶基因(gyrA gene)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将生物素和地高辛分别标记上游引物5'端和核酸探针3 '端,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空肠弯曲杆菌PCR-ELIS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特异的检测空肠弯曲杆菌基因组DNA,检测阈值为2fg,敏感性是常规PCR的10倍.对模拟泄殖腔样本进行检测,检测限为50 cfu/mL.对10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PCR和PCR-ELISA方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0%和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