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1篇
  9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11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用四臂嗅觉仪观测家蚕对非桑科植物的选择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嗅觉、味觉等感受系统与其对宿主植物的识别、找寻、取食直接相关,也是研究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重要内容。设计并制作观测家蚕行为的四臂嗅觉仪,应用于分析家蚕幼虫被宿主植物桑树的叶片与非宿主植物青蒿和樟树的叶片引诱而产生的行为反应。观测结果表明,非宿主植物青蒿的叶片对家蚕幼虫的引诱作用比宿主植物桑树叶片的引诱作用强,而樟树叶对2、3龄起蚕的引诱作用与桑叶无明显差异。家蚕幼虫对青蒿叶和樟树叶有咬食行为,对桑叶有持续进食行为。该结果证实:家蚕利用灵敏的嗅觉系统可识别植物挥发性气味物质,定位食物源,从而产生趋向行为;家蚕的味觉系统可能直接决定取食的初始行为及在短时间内是否持续、大量取食某种植物的行为。  相似文献   
82.
昆虫体内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主要行使对异生或内源有毒物质进行代谢解毒的功能。选择家蚕谷胱甘肽-S-转移酶E4的编码基因Bmgste4为靶标,研究其组织表达谱、序列结构特征及原核表达重组蛋白的酶活性。RT-PCR检测不同组织表达特征的结果显示,Bmgste4基因在家蚕5龄第3天幼虫的头部、触角、下颚须、表皮、脂肪体、丝腺以及雄性个体的马氏管和雌性个体的卵巢中均有表达,而在血细胞、中肠以及雄性个体的精巢和雌性个体的马氏管中不表达。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BmGSTE4具有完整和保守的GST二级结构特征,N端氨基酸残基保守,特别是谷胱甘肽结合位点。构建插入Bmgste4基因开放阅读框片段的重组表达质粒p28-Bmgste4,并转化E.coli 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进行原核表达后,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重组蛋白对通用底物1-氯-2,4-二硝基苯的酶活参数:Km=0.58 mmol/L,Vmax=24.55μmol/(mg.min)。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家蚕体内解毒和抗药性机制以及开发鳞翅目害虫新型生物防治药剂提供了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83.
本研究利用质脂体介导法将构建好的家蚕转基因载体piggyBacA3EG转染家蚕培养胚胎细胞SWAU1-BmE,转染后48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大量的发绿色荧光的细胞, 200h后,仍有部分细胞发绿色荧光.通过细胞爬片观察发现,绿色荧光是由细胞的胞质部分发出的,细胞核不发光.经RT-PCR检测,能在转染细胞cDNA中扩增出EGFP片段,表明该表达载体构建正确,且能在细胞水平进行瞬时表达,可以用于家蚕转基因的下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4.
桑树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脱氧野尻霉素(DNJ)是桑树中含量较高的一种多羟基哌啶生物碱,具有降血糖、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从DNJ的提取方法、活性研究和应用方面综述了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5.
新疆沙漠桑树营养成份的分析和药用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食品分析法对新疆沙漠桑树桑果、果汁和桑叶的还原糖、氨基酸、粗蛋白、维生素C和酸碱度进行测试分析。测试分析结果为:新疆沙漠桑树桑果、果汁和桑叶干物质量、碳水化合物含量明显高于绿洲桑树,桑叶水份含量低于绿洲桑树5~7个百分点;新疆沙漠桑树桑果、果汁和桑叶有一定的饲料价值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桑树中稀有木脂素Dadahol A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木脂素是一类由苯丙素衍生物(C6—C3)聚合而成的化合物,具有抗肿瘤等重要生物活性。利用95%乙醇浸提及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的方法,从人工三倍体桑树品种嘉陵20号中分离得到一种木脂素化合物,经波谱结构鉴定,确定其为稀有木脂素Dadahol A。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为698,分子式为C39H38O12。从桑树中分离获得该化合物,有助于对桑树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87.
家蚕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绢丝昆虫,也是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家蚕易受到环境中各种病原物的侵染而发生疾病。通过观察家蚕感染球孢白僵菌后血淋巴黑化程度的变化、家蚕血淋巴蛋白SDS-PAGE分析和微生物蛋白酶抑制剂的胶内活性染色分析,研究球孢白僵菌感染对家蚕血淋巴黑化和微生物蛋白酶抑制剂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感染会激活家蚕血淋巴的黑化反应,参与对真菌的免疫应答。SDS-PAGE分析显示,接种球孢白僵菌后120 h内家蚕血淋巴蛋白未发生明显的水解。胶内活性染色表明,家蚕血淋巴中存在一种白僵菌诱导型蛋白酶抑制剂SI-3,其抑制活性随着感染进程的推移而略有变化。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阐明病原性真菌与家蚕的互作关系,发现新的抗真菌分子,而且对农林害虫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8.
家蚕双性基因dsx通过选择性剪接产生性别特异剪接体而影响体细胞性别发育,之前对Bmdsx进行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分析时获得一个雌特异剪接体Bmdsx~(F2)。为揭示Bmdsx~(F2)的生物学功能,构建由A4启动子驱动Bmdsx~(F2)表达的转基因异位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和荧光筛选,获得2个Bmdsx~(F2)转基因品系L1和L2。RT-PCR结果显示Bmdsx~(F2)在2个转基因品系雄蚕中都成功异位表达;连续6代观察都未发现L1和L2的个体发育表型异常;W染色体特异性PCR检测表明所有转基因雌性个体的染色体组型都为ZW型,没有ZZ型;连续6代调查L1和L2的个体性别比例都遵循1∶1的正常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在2个转基因品系雄性个体中,Bmdsx~(F2)的下游靶基因SP1和Vg都明显上调表达,而PBP的表达则明显下调,表明雌特异剪接体Bmdsx~(F2)能够调控Bmdsx下游靶基因的表达,暗示Bmdsx~(F2)同样可参与家蚕体细胞性别发育调控。  相似文献   
89.
人工三倍体桑树品种9204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测定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疆地方优良桑品种新桑1号和广东杂交桑塘10x伦109为对照,对新疆人工三倍体桑树品种9204的净光合速率、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和水分利用率等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初步表明,9204桑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率较高,这与生物学性状和经济产量的调查结果相一致.这一研究结果,为改进9204桑品种栽培技术措施,提高其桑叶产量、质量和高产密植模式栽培提供光合理论科学依据.
Abstract:
The diurnal variations of net photosynthesis, stomatal conductance, transpiration rate, 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 PAR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strength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the Xinjiang artificial triploid mulberry variety 9204 were determined with Xinsang 1 and Tang Sang 10 X Lun 109 as the control. 9204 was shown to have higher net photosynthesis, 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a result consistent with the investigation of its biological and economic characters.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thought to be important for providing basic physiological data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9204.  相似文献   
90.
昆虫抗菌肽基因表达调控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昆虫先天免疫应答主要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入侵微生物,激活Toll和Imd信号途径,通过NF-κB样转录因子调控抗微生物肽基因的表达,合成高效广谱的抗微生物多肽,杀灭外源微生物.本文以果蝇的两个信号途径为例,通过与哺乳动物的TLR (Toll-like receptor)和TNFR (tumour-necrosis factor receptor)信号途径的比较,我们综述了昆虫免疫应答的激活机理的新近研究成果,并讨论了Toll和Imd信号途径的进化关系和昆虫模式识别受体的功能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