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12篇
综合类   46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利用统计学方法提取了干旱灾害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天水干旱气候对蜜桃生产影响评估。分析得出:影响天水蜜桃正常生长的主要干旱灾害以早春蜜桃萌芽~芽开放期干旱、花期干旱和蜜桃上年10月中旬高温干旱灾害最为明显;各干旱时段灾害强度发生频率以3月上中旬桃树萌芽~芽开放期轻旱和花期轻旱最多,发生频率分别为23%和31%,对蜜桃产量的影响以开花期大气干旱影响最大,贡献率为40%。影响天水蜜桃生产的干旱灾害综合评估表明,除轻旱、重旱评估准确率略低为83%和80%外,无旱和有旱评估准确率达94%以上,中旱、特重旱评估准确率均达100%,灾害评估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1978~2007年30年影响农作物(冬小麦、玉米为例)生产的干旱、春季低温冻(冷)害、春夏连阴雨、暴雨、冰雹5种农业气象灾害成灾变异率和相应的影响权重,进行了天水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灾情综合评价与年景评估。并采用统计学原理逐步回归和多因子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影响天水市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农业气象灾害量化评估模型,进行了农业气象灾害的量化评估,为有效防御农业气象灾害,最大限度减轻或减免农业损失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高产α-半乳糖苷酶,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黑曲霉变种Aspergillus niger v. Tiegh CGMCC1182在固态发酵条件下产α-半乳糖苷酶的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继而采用Ln18(37)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黑曲霉A. niger v.Tiegh CGMCC1182产α-半乳糖苷酶的7个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对影响产酶的重要因素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黑曲霉变种A. niger v. Tiegh CGMCC1182产α-半乳糖苷酶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麸皮∶豆粕=7∶3(W/W),在此基础上添加2.0%的棉子糖、2.5%的(NH4)2SO4和0.5%的MgSO4;产酶最适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0 ℃,培养基含水率55%,培养基装量为250 mL三角瓶中装入14 g培养基,接入10%(V/W)的孢子悬浮液(孢子浓度107个·mL-1),静置培养68 h获得最高α-半乳糖苷酶产量,酶活达308.5 U·g-1.  相似文献   
14.
甘肃黄土高原土壤水分预测及旱情预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了土壤水分的消退试验,根据试验数据,揭示了土壤水分的消退规律.结果表明,从最适宜土壤湿度的上限开始,土壤含水量随时间的消退为对数曲线.从最适土壤水分含量的上限到下限需5 d时间,土壤失水速度为13.4 mm/d;从轻旱上限消退至严重干旱需20 d时间,土壤水分散失速度为3.9 mm/d.在此基础上建立了1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预测模型及土壤干旱预警模型,经不同降水年型土壤水分实测值的检验表明,土壤含水量预测模型准确率较高,土壤干旱预警模型在预测不同程度的土壤干旱时准确率比较高,有一定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棉粕(FCM)替代豆粕(SBM)对AA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并确定发酵棉粕在AA肉鸡日粮中的最适添加量。试验选择480羽1日龄AA肉鸡(44.40±1.11)g,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以玉米豆粕基础日粮为对照组,分别用5%、10%和15%的发酵棉粕替代豆粕。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发酵棉粕对肉鸡平均日增重(ADG)、采食量(ADFI)和饲料增重比(F/G)无显著影响;21日龄时,添加5%FCM显著提高了肉鸡的血液IgG和IgM含量及法氏囊指数(P<0.05),添加15%FCM显著降低了血清中尿素氮(UN)含量(P<0.05),此外,3个FCM处理均能提高胸腺指数(P<0.05),但对脾脏指数无影响;42日龄时,5%和10%FCM组显著降低了血清中的UN含量(P<0.05),15%FCM还提高了胸腺和法氏囊指数(P<0.05)。试验通过主成分分析,在试验范围内建立了评价FCM综合效果的参数Z,并得到1~21日龄和22~42日龄阶段,FCM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5%和15%。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气候变化等环境条件对小麦条锈病菌越夏区域和海拔高度的影响,采用修订的小麦条锈病菌越夏气象指标,即夏季最热8 d平均气温为主导指标、期间大气相对湿度为辅助指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甘肃河东小麦条锈病菌越夏气候区划研究。结果表明,甘肃河东地区小麦条锈病菌可越夏范围向西向北有所扩展、海拔高度下限有所下降。陇中北部、陇中南部、陇东高原、六盘山区、陇南北部、陇南南部可越夏海拔高度下限分别为1 700、1 400、1 200、1 200、1 100 m和2 000 m,与二十世纪80年代相比,分别下降了600、200、200、200、500 m和500 m,区域范围向西向北扩展到了陇中北部和甘南州等地。可越夏区以上涉及国土面积达到了近790多万公顷(hm2),占区域总面积的79%。  相似文献   
17.
着重从主要气候因子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变化,分析研究其对天水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青霉固体发酵产α- 半乳糖苷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碳氮比、氮源组成、含水量及发酵温度和时间对青霉N-3产α-半乳糖苷酶的影响.该菌28℃培养72 h酶活可达56.8 IU/g(干曲).  相似文献   
19.
甘肃陇东南紫花苜蓿土壤水分利用程度的评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种植试验分析,用数理统计方法模拟了紫花苜蓿生物量累积过程及土壤水分消耗过程,揭示了紫花苜蓿的生物量累积特点及其土壤水分利用规律。发现1年生紫花苜蓿在开花期物质累积以地上为主,干物质上/下比可达2.92;开花以后逐渐以地下部分为主,到收刈期干物质上/下比为0.57。紫花苜蓿的田间贮水量小于粮食作物,耗水量大于粮食作物。紫花苜蓿的土壤利用率大于粮食作物,是小麦的2.1~2.8倍,玉米的2.0~2.5倍。  相似文献   
20.
依据气候资料,计算了天水市关山南麓地区的牧草气候生产潜力,分析研究了气候条件对关山地区牧草生长的影响,并以此提出了关山地区畜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结果认为,应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大力种草植树,引进优良畜种,适当控制畜群规模,是关山南麓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