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1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研究育肥牛不同部位肌肉的肉质特性,以9头安格斯×秦川育肥牛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背最长肌、三角肌、臀股二头肌、股直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的pH值、压力失水率、色差[亮度值(L~*值)、红度值(a~*值)、黄度值(b~*值)、色饱和度(C~*)和色调角(h~*)]、剪切力、蛋白质、脂肪和水分等肉质指标,分析了各指标间的差异,并对生鲜牛肉和煎制牛排进行了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股外侧肌的压力失水率显著高于三角肌和股中间肌(P0.05),臀股二头肌、股外侧肌和股直肌的蒸煮损失显著高于背最长肌和三角肌(P0.05),三角肌的L~*值显著高于背最长肌、股中间肌和股外侧肌(P0.05),三角肌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股外侧肌(P0.05),股中间肌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三角肌(P0.05);6个部位肌肉的美食感和总体可受性得分均大于5分,都能满足消费者对生鲜牛肉和煎制牛排的要求。  相似文献   
62.
63.
皮埃蒙特牛于1986年作为具有双肌肉特征的牛品种引入中国后与当地牛杂交,其后代表现出父本的双肌肉显性特征,在胴体分割上,如肩胛部、背通脊部、臀尻部,及分割肉最佳部位,如T-骨排、前腰脊、后腰脊、上脑、胛后肉等都特别发达,呈现出一个不用借其他相邻肌块,仅由本肌块完整切块就可以加工成足够成为独立切块的特征,如米龙肉可做软菲力、后腿眼肉可开发精细牛排等,而提供高价部位肉和切块肉。在中国东方式和西方式牛肉餐饮业都处于发展中,皮埃蒙特牛胴兼有分割为日式和欧美式两种牛胴肉的优点,并生产高档和高价位切块。目前制订适用于东方和西方餐饮业牛胴分割的国家标准很有必要,而且已经具备条件。  相似文献   
64.
本研究旨在对中长期育肥的安格斯牛×秦川牛F1代的胴体性状指标进行筛选并建立其产量分级模型。随机选取115头发育正常、健康无病的育肥牛屠宰后测定胴体性状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对其进行筛选并建立产肉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胴体重、后躯部位肉重、眼肌面积、背膘厚是胴体产量分级的重要指标;将其与产肉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到胴体产量分级模型,产肉率(%)=41.372-0.046×胴体重+0.403×后躯部位肉重-0.049×眼肌面积+0.334×背膘厚(R2=0.850),经回归诊断和t检验证明该模型预测结果良好,预测值和实测值间差异不显著。结果提示,建立的产量分级模型可用于安格斯牛×秦川牛F1代产量的预测,为开展雪花牛胴体分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5.
1993年对50头杂种公牛的线性体形性状进行了评定,同时划分了父母系和年龄段。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线性性状评定方法对兼用牛是有效的。西门塔尔牛在乳用性性状上具有很好的改良效果(P<0.05),其它线性性状没有发现显著作用(P>0.05)。级进杂交三代牛对后代体高、强壮度和腰部厚具有显著影响,对后腿曲直度具有极显著影响。鉴于有些线性体形性状同产肉性能密切相关,在肉用杂交改良中,应选择那些线性体型性状好的个体。在西门塔尔-蒙古牛杂交体系中,父母与膘情无关。  相似文献   
66.
欧盟犊牛福利养殖措施及其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白牛肉为高档肉品,深受欧美一些国家消费者青睐。本文介绍了在小白牛肉生产中,传统的犊牛养殖方式在动物福利方面的弊端,欧盟国家为保障犊牛的基本福利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对于有效利用我国丰富的小公犊牛资源,发展小白牛肉产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7.
畜禽肉类产品质量档次化加工技术体系.是自20世纪20年代初以来,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畜禽肉类生产步入国际市场竞争与质量生产消费阶段时.得以广泛应用的主体肉类商品质量加工与控制技术体系之一。其目的在于提高消费者肉类消费水平.优化消费者肉类质量消费结构.提高生产效益.优化肉类质量生产技术体系.促进畜禽养殖向着健康持续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8.
本文通过研究渤海黑牛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以及肉品质,旨在描述渤海黑牛现阶段的生产性能水平,为今后进一步指导其选育改良提供参考,促进渤海黑牛的品种改良和品质提升。选取渤海黑牛成年阉牛,经强度育肥后屠宰,对其屠宰性能、产肉性能和肉品质进行了全面测定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经育肥后的成年渤海黑牛阉牛的胴体重为432.67 kg、净肉重为377.11 kg、屠宰率为60.55%、净肉率为52.78%、胴体产肉率为87.14%、肉骨比为6.84。体尺、产肉性能的各项指标较往年研究结果都有了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体重与胸围增长最为明显。与A3级进口雪花牛肉进行了肉品质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渤海黑牛的粗蛋白及水分含量显著高于A3级进口雪花牛肉(P <0.05);微量元素含量与A3级进口雪花牛肉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含量的比值均极显著高于进口雪花牛肉(P <0.01),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A3级进口雪花牛肉(P <0.05),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是优质的高蛋白食品;饱和脂肪酸含量与总脂肪酸的比值极显著低于A3级进...  相似文献   
69.
玉米浅埋滴灌节水种植模式产量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粮食生产基地,为了生态节水、科技高产、循环发展的生产目标,解决膜下滴灌造成的地膜污染和回收成本高的难题,浅埋滴灌高效节水种植模式被广泛开发和利用。通过开展种植对比试验,比较不用种植模式下的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浅埋滴灌高效节水种植模式2015年和2016年玉米产量达到11 128.71、12 426.42 kg/hm2,两年推广种植面积分别0.27万hm2和1.44万hm2。浅埋滴灌种植模式从保苗效果、子粒品质、平均产量、成本投入、纯效益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70.
加热温度和时间对牛肉嫩度影响的主成分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加热温度及时间对不同部位牛肉嫩度的影响,该研究以夏南牛肩肉、外脊和米龙3个部位肉为例,分别代表牛胴体前、中、后躯部位肉,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高熟度牛肉嫩度综合评价方法。利用剪切力测定法和质构剖面分析测定了6头夏南牛3个部位(肩肉、外脊、米龙)4个加热温度(70、80、90、100℃)6个保温时间(0、30、60、90、120、180 min)的剪切力值和质构指标,对不同加热处理牛肉的蒸煮损失、剪切力值、硬度、黏附性、弹性、内聚性、胶着性、咀嚼性和回复性等9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从中提取了3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6.53%、24.43%、8.62%,分别代表牛肉的咀嚼特性、抗压特性和剪切特性,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9.58%,并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高熟度牛肉的评价过程中,以剪切力值作为主要载荷的第3主成分在肉品嫩度综合评价中仅占很小的比例,并不能代表肉品嫩度的全部信息,因此不能把剪切力值作为高熟度牛肉嫩度评价的主要指标,在评价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与内聚性、胶着性、咀嚼性和回复性等与肉品质地相关的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加热温度和时间对牛肉嫩度综合得分影响较大,当肉块中心温度小于80℃时,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牛肉嫩度综合得分整体变化比较平稳;而当肉块中心温度高于80℃时,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牛肉嫩度品质综合得分整体呈下降趋势,且中心温度越高,加热时间越长,得分值越低。运用主成分分析减少了牛肉嫩度品质的评价指标,简化评价流程,为高熟度牛肉嫩度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