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口蹄疫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一种偶蹄动物的烈性传染病,其病原为口蹄疫病毒(FMDV),它对热比较敏感,当温度高于30℃时,病毒衣壳容易解离为五聚体亚单位而影响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因此,改善病毒的热稳定性,制备热稳定优良的口蹄疫疫苗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在实验室建立的口蹄疫病毒型内嵌和全长感染性克隆的基础上,在结构蛋白引入1个或2个氨基酸突变,分别构建了2种基因修饰的口蹄疫病毒全长重组质粒。全长质粒经NotⅠ线化后分别转染表达T7RNA聚合酶的BSR/T7细胞以拯救重组病毒。间接免疫荧光和电镜分析表明,成功拯救到2株口蹄疫重组病毒。重组病毒经RT-PCR和序列测定证实只有1株重组病毒所含的耐热突变可以稳定遗传。热失活试验显示,拯救病毒与亲本病毒的耐热特性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在结构蛋白上引入V2090A-S2093F-H30568R的突变,并对口蹄疫病毒的热稳定性并没有明显的影响,为未来发展热稳定的口蹄疫疫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2.
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 Lyon在固原市1 a有2个危害高峰期.在其适生的区域内,对林木的危害阳坡重于阴坡,旱年重于丰雨年.减少整地面积、人工加快林地郁闭、提前栽植饵木树可以减轻鼠害,把鼢鼠的尸体、动物皮毛埋在林木根部,或者在林木根部施用土炕肥、灌入烟油水,也可以减轻鼠害.  相似文献   
23.
腺病毒载体具有高效传递和表达外源基因的能力,常被用作体内和体外基因转移或表达的工具.体内同源重组和体外直接连接是目前构建腺病毒重组体的两种主要方式.口蹄疫病毒基因重组腺病毒活载体疫苗多是以缺失E1和E3基因编码区的人5型腺病毒AdHu5为载体进行构建,有些载体还缺失了E4基因编码区.研究证实,已构建的口蹄疫重组腺病毒疫苗对猪、牛都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在口蹄疫预防研究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
为了探明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叶松红腹叶蜂的寄生性天敌资源,筛选能有效控制落叶松红腹叶蜂的优势天敌,采用定点调查方法对该害虫的寄生性天敌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落叶松红腹叶蜂害虫的寄生性天敌有六盘山翠金小蜂(Tritneptis sp.)、毛瘤角姬蜂〔Pleolophus setiferae(Uchida)〕、恩姬蜂(Endasys sp.)、大田猎姬蜂〔Agrothereutes macroincubitor(Uchida)〕、短翅田猎姬蜂〔Agrothereutes abbreviatus(Fabricius)〕、选择盆地寄蝇(Bessa selecta fugax Rondani)、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Vuillemin)和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共8种,其中,六盘山翠金小蜂为该害虫的优势种天敌。2)当落叶松红腹叶蜂害虫大面积暴发时,天敌的种群数量迅速上升,随着害虫种群数量的降低,天敌种群数量也减少。说明,天敌是该害虫发生的主要制约因子,而且其高峰期滞后于害虫。3)对主要天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25.
目前沟眶象与臭椿沟眶象已逐渐上升为宁夏的主要优势林业有害生物,严重威胁制约着以臭椿林木为主的农田防护林、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的持续发展。为了有效预防地和控制沟眶象、臭椿沟眶象在宁夏的扩散蔓延,从源头上遏制其严重危害的局面,本文在以往工作研究的基础上,对沟眶象及臭椿沟眶象综合防控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6.
甘肃鼢鼠在宁夏南部山区雌性孕体比例为38.5%,平均一窝3.9只。该鼠有独立生活的领地,一般雌雄相邻,有使用公共草场和浴场的习性。在宁夏南部山区主要分布在海拔2200—2600m范围内,种群密度随着干旱程度增加而递减,具有干旱年份大集中小分散,丰雨年大分散小集中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7.
口蹄疫病毒O/HN/93疫苗株的拯救及病毒活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定点突变方法,构建含有预期突变的口蹄疫病毒O/HN/93株全长cDNA克隆,将全长cDNA的重组质粒线化后,与表达T7 RNA聚合酶的真核质粒pcDNAT7P共转染BHK-21细胞,转染细胞盲传至第3代50 h后出现典型致细胞病变效应(CPE),第4代10 h出现典型的CPE。对收获的病毒分别用RT-PCR、分子标签测序、间接免疫荧光和电镜观察等进行鉴定,均证实成功拯救到了O/HN/93株FMDV。成功获得O/HN/93株的感染性分子克隆,为进一步研究抗原谱广、免疫原性好的候选疫苗株奠定了骨架基础。  相似文献   
28.
Ⅲ型干扰素(IFN-λ)是一种新发现的抗病毒因子,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方面具有多重功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后造成猪的免疫抑制状态,Ⅰ型和Ⅱ型干扰素的应答受到抑制,IFN-λ的应答情况还不清楚。为揭示PRRSV感染猪后IFN-λ的应答情况与调控机制,以期进一步揭示PRRSV抑制宿主抗病毒免疫应答的分子机理。利用PRRSV强毒与弱毒株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PAM),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FN-λ在mRNA与蛋白水平的差异,并检测了不同非结构蛋白(NSP)对IFN-λ的调控作用。结果发现PRRSV感染PAM细胞后均在mRNA水平上诱导IFN-λ1和IFN-λ3表达上调,且IFN-λ3比IFN-λ1上调更明显;然而在蛋白水平上二者均为表达下调。人源IFN-λ3比IFN-λ1显示出更强的抑制PRRSV复制的作用,且对强毒株GSWW/15的抑制效果更明显。PRRSV NSP7b和NSP9转染PK-15细胞后能使IFN-λ3的mRNA上调表达,但蛋白水平无变化;而NSP7a对IFN-λ3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无影响,提示NSP7b和NSP9可能通过某种机制抑制IFN-λ3的应答。  相似文献   
29.
在2010年上半年,猪O型口蹄疫不断发生,作为国内几个生产厂家的猪口蹄疫现用疫苗种毒的提供者,我组进行了猪源流行毒对该种毒灭活疫苗免疫猪的攻毒保护试验及观察。结果如下:1)、猪源流行毒致猪发病速度慢。猪源流行毒接种猪后,致猪发病的时间在3~5天,而疫苗株致猪发病时间是接种后2~3天;2)、该疫苗毒株能有效抵抗猪源流行毒的攻击,PD50大于6;3)、免疫保护和ELISA抗体水平没有线性相关性;4)、免疫保护与140S抗原量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0.
采用体外连接法构建了含有A型口蹄疫病毒(FMDV)P1-2A和3C或3ABC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利用PCR技术分别扩增得到P1-2A、3C和3ABC基因,经XbaⅠ/BamHⅠ和BamHⅠ/KpnⅠ双酶切之后,与XbaⅠ/KpnⅠ双酶切的穿梭载体pShuttle2大片段连接,获得重组穿梭质粒pSh-P12a3c和pSh-P12a3abc.然后用I-CeuⅠ和PI-SceⅠ双酶切穿梭质粒回收目的基因表达盒,通过体外连接法将目的基因表达盒与BD Adeno-X Vi-rus DNA连接,转化DH5α感受态菌.获得两个重组腺病毒质粒分别命名为A-P12a3c和A-P12a3abc,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用PacⅠ酶切后转染HEK293细胞,取转染细胞裂解液上清连续传至第5代时,在24~48 h内细胞完全病变.分别提取第3、7代病毒DNA,可扩增出目的基因,表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腺病毒基因组内,且能稳定传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