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21.
为综合评价疫苗混合免疫效果,采用猪口蹄疫OA二价灭活疫苗(Re-O/MAY98/JSCZ/2013株+Re-A/WH/09株)稀释伪狂犬病和猪瘟活疫苗,通过比较疫苗黏度、抗原含量,免疫前后口蹄疫、伪狂犬病和猪瘟抗体水平等方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显示3种疫苗混合后对剂型、黏度、抗原含量无显著影响,混合免疫组与分别免疫对照组相比口蹄疫、伪狂犬病、猪瘟抗体均无差异,综合效果评价推荐采用混合免疫。  相似文献   
22.
在对华东地区家养水禽中流感病毒的带毒状况进行流行病学监测的过程中,采用常规的血清学试验和特异性RT-PCR方法,分离鉴定出1株H6N5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Yangzhou/013/2008(简称Dk/YZ/013/08)。为了探讨该亚型病毒在流感病毒生态分布中的作用,作者对Dk/YZ/013/08进行了全基因序列测定,并结合Gen-Bank中已收录的所有H6N5亚型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及其它参考序列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Dk/YZ/013/08的血凝素基因(HA)与近年中国台湾分离的鸭源毒株A/duck/Kingmen/E322/2004(H6N2)的核苷酸一致性最高(94%),推导的氨基酸剪切位点序列为"P-Q-I-E-T-R-G",为典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特征序列;神经氨酸酶基因(NA)与瑞士分离株A/mallard/Switzerland/WV4060167/2006(H3N5)的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一致性96.9%);而碱性聚合酶2(PB2)基因则与A/duck/Zhejiang/11/2000(H5N1)的遗传距离最近,可能由H5N1亚型流感病毒提供,提示该毒株可能是一株重组病毒。  相似文献   
23.
为促进布鲁菌病Rev.1疫苗及相关疫苗的研发, 该研究提取Rev.1疫苗株核酸, 应用PacBio平台进行全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 Rev.1疫苗株基因组大小约3 299 187 bp, G+C含量为57.2%, 组装为染色体1、染色体2两条环状基因组, 大小分别为2 121 370、1 177 817 bp, G+C含量分别为57.2%、57.3%。将其EryBLSVirB10基因序列与9株GenBank上发表的布鲁菌参考菌株的EryBLSVirB10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 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同源性为97.4%~100%。  相似文献   
24.
25.
为了解塞内卡病毒分离株SVA/CH/ZZ/2016全基因组序列,设计4对相互重叠的特异性引物扩增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分别克隆至pCE2TA/Blunt-Zero载体并进行测序,拼接校正后获得SVA/CH/ZZ/2016株全基因组。结果显示,该毒株基因组全长7 292 bp,包括5''UTR(670 bp)、ORF(6 546 bp)以及3''UTR(76 bp)。选择国内外其他9株参考毒株序列,对编码区12个基因的核苷酸及编码氨基酸进行比对。结果显示,核苷酸同源性最高的是3B基因,最低的是VP1基因,其余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在85.2%~100%之间。VP1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显示,SVA/CH/ZZ/2016株与美国分离株USAIL_Purdue_43_2016和USAIN_Purdue_3698_2016株亲缘关系最近,属同一进化分支,与原始毒株SVV-001株亲缘关系最远。对SVA/CH/ZZ/2016株和原始毒株SVV-001 VP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发现共有10处氨基酸差异。本研究通过对SVA/CH/ZZ/2016株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为进一步开展SVA分子生物学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比较5种塞内卡病毒疫苗佐剂,分别用4种自主研发佐剂和进口ISA206佐剂配制塞内卡病毒灭活疫苗,检测疫苗的理化性质、安全性及免疫效力,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进口ISA206佐剂疫苗黏度为43.02 cP,自主研发佐剂疫苗黏度均在27.88 cP以下,其他理化性质无差异;5批疫苗安全性试验均未见明显异常;5批疫苗免疫动物后均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二免后14 d抗体滴度在211以上,4批自主研发佐剂疫苗免疫组抗体滴度水平高于进口ISA206佐剂疫苗约1个滴度,攻毒保护结果均在4/5以上,2批自主研发佐剂疫苗免疫组保护率可达5/5。结果表明,用4种自主研发佐剂制备的塞内卡病毒灭活疫苗质量不低于用进口ISA206佐剂制备的塞内卡病毒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27.
为体外表达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lpE基因及制备抗PlpE蛋白多克隆抗体,根据PlpE基因核酸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PlpE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32a-PlpE;摇菌提取质粒,进行双酶切鉴定,鉴定正确后将重组质粒pET-32a-PlpE转化至BL21(DE3)感受态细胞,加入IPTG进行诱导,对诱导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使用纯化蛋白PlpE免疫北京大耳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进行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扩增的PlpE基因大小为1 050 bp,在原核细胞中诱导表达的PlpE蛋白约56 kDa。间接ELISA结果显示,所制备多克隆抗体效价可达1:512 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所制备多克隆抗体反应性良好。PlpE蛋白的成功表达和多克隆抗体的成功制备,为下一步多杀性巴氏杆菌诊断方法的建立和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
为探索口蹄疫、猪瘟、伪狂犬病疫苗联合免疫在猪场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了实验室和猪场临床效果评估,通过实验室对疫苗混合后的物理性状、疫苗效价变化进行探讨,证明联合免疫的可行性;分别选取40日龄的保育猪(2 500头)、后备母猪(1 000头)、经产母猪(1 000头)作为试验对象,将其分成5组(即:A、B、C、D、E组)通过检测口蹄疫、猪瘟、伪狂犬病抗体效价来评估猪群的临床免疫效果。结果显示,3种疫苗联合免疫后效果不受影响,免疫副反应率比较低,猪只免疫次数以及人猪接触频率显著降低,特别是猪群进行二免后抗体效价更高,免疫持续期不受影响,此次研究结果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9.
蓝耳病是困扰全球养猪业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猪场蓝耳病病毒流行和毒株多样性更为复杂。市场上蓝耳疫苗的毒株多种多样,但是传统疫苗存在对不同毒株交叉保护力差,毒力返强等缺点。新型标记型基因工程蓝耳活疫苗(PC株),商品名为蓝立优,是通过反向遗传操作将蓝耳病毒经典毒株和高致病性毒株进行整合而成。试验室和田间试验证实,蓝立优对经典毒株和高致病性毒株均有保护力,同时可以改善由NADC30-like毒株造成的感染,提高生产成绩。另外,全国20余个猪场,7万多头猪只进行的田间应用显示,蓝立优有很好的安全性。科学的饲养管理有利于蓝耳病的防控。蓝立优是一个即安全又有效的新型标记基因型蓝耳活疫苗。  相似文献   
30.
猪瘟作为一种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世界养猪业。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以预防为主。一些国家已经利用我国学者研制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彻底清除了猪瘟,然而我国却经常出现免疫失败的现象。另外,常规疫苗免疫与野毒感染尚无法区分。因此,新型疫苗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基因工程疫苗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领域,包括亚单位疫苗、活载体苗、基因缺失疫苗、核酸疫苗等。本文对国内外猪瘟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