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1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83篇
林业   272篇
农学   182篇
基础科学   173篇
  123篇
综合类   1281篇
农作物   123篇
水产渔业   212篇
畜牧兽医   664篇
园艺   190篇
植物保护   17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药用牡丹规范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为芍药科芍药属植物,因其花大色艳、芳香浓郁而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同时,牡丹根皮又可入药,具有清热凉血、散瘀通经的功能,用于热血发病、吐血、跌打损伤等。观赏牡丹以河南洛阳、山东菏泽最富盛名,药用牡丹以安徽铜陵的"凤  相似文献   
122.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与资金短缺的情况是当前农村地区出现的普遍情况和共性矛盾.需要采购的设备所能承受的经费承受能力有限.而农村机械化的进程有利于减轻我国农业劳动力的工作强度,大幅度增长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因此,我国当前正在努力寻找各种合适的措施,以期达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机械产业的扩大  相似文献   
123.
[目的]从DNA分子水平揭示我国南海的四种重要经济海水鱼类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malabaricus)、斜带石斑鱼(E.coioides)、鲑点石斑鱼(E.fario)、蜂巢石斑鱼(E.merra)的遗传群体变异水平与种间关系。[方法]本研究利用从GenBank中搜索到的21对微卫星引物,对点带石斑鱼、斜带石斑鱼、鲑点石斑鱼及蜂巢石斑鱼的等位基因数A、有效等位基因数Ne、多态信息含量PIC、观察遗传杂合度Ho、期望遗传杂合度He等遗传参数进行检测,并采用UPGMA类聚分析法探讨这四种石斑鱼的种间关系。[结果]点带石斑鱼群体的A、Ne、PIC、Ho和He等遗传参数的平均值分别为4.38±1.60、3.69±0.86、0.69±0.08、0.67±0.08、0.72±0.06,斜带石斑鱼群体的为3.88±1.13、3.55±1.04、0.66±0.10、0.68±0.21、0.70±0.08,鲑点石斑鱼群体的为6.00±1.07、4.68±0.65、0.78±0.03、0.73±0.25、0.79±0.03,蜂巢石斑鱼群体的为5.50±1.07、4.58±0.80、0.76±0.05、0.75±0.18、0.78±0.04。[结论]综合比较上述数值可知,四个石斑鱼群体的遗传变异程度依次为鲑点石斑鱼群体>蜂巢石斑鱼群体>点带石斑鱼>斜带石斑鱼群体;与其他海水鱼类的遗传变异水平比较,四种石斑鱼的群体遗传变异水平都较高,说明我国这些石斑鱼种类的遗传种质资源尚好。另外,遗传距离与类聚分析表明,点带石斑鱼与斜带石斑鱼遗传距离最近,而斜带石斑鱼与蜂巢石斑鱼的亲缘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124.
采集了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西直门北大街2个不同PM2.5污染区的6种植物叶片样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叶片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比较6种常见树种叶片对PAHs的吸收特征,并对PAHs的成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吸收PAHs的能力有差异。在2个采样点,圆柏、油松针叶树种叶片对PAHs的吸收含量均高于阔叶树种;阔叶树种中碧桃叶片对PAHs的吸收含量最高,其次是毛白扬。此外,随着污染的加重,树种能够增强其吸收PAHs的能力以适应环境污染。6种树种叶片对PAHs的吸收含量均表现为污染较重的西直门高于污染较轻的森林公园。对6种树种叶片的PAHs成分分析表明,叶片中PAHs的主要成分为3环化合物,其次是2环、4环和5~6环化合物,叶片对不同环数化合物的吸收含量也表现为西直门高于森林公园。西直门样品中3环化合物的组分略多于森林公园样品,且组分的含量也高于森林公园样品。6种树种叶片对PAHs吸收含量的主成分分析指出,树种吸收PAHs能力大小依次为圆柏碧桃油松毛白杨榆树紫叶李。   相似文献   
125.
不同生育时期浇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不同生育时期浇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预防豫南地区小麦湿害、渍害提供科学依据。在大田条件下,以瑞星1号为材料,采取人工连续浇水创造过湿条件,研究在冬前、越冬期、返青期、孕穗期、灌浆中期、灌浆后期至成熟期浇水对小麦生长发育、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浇水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冬前、返青期浇水,小麦叶龄、分蘖及次生根的数目减少;冬前、返青期、孕穗期、灌浆中期和灌浆后期浇水,单位面积干物质量较对照分别降低11.2%、7.3%、14.7%、22.0%和13.4%;各处理的群体总茎数在起身期达到高峰,随后总茎数下降,孕穗至成熟期群体总茎数基本稳定。冬前浇水,小麦最高群体总茎数较对照低12.2%,差异显著。返青期浇水,小麦最高群体总茎数较对照高14.7%,差异显著。越冬期、孕穗期、灌浆中期和灌浆后期浇水,小麦群体最高总茎数较对照差异不显著,返青期浇水成穗率最低。冬前、返青期、孕穗期、灌浆中期和灌浆后期浇水,产量分别比对照低8.1%、3.3%、10.9%、8.6%和9.0%,差异显著。越冬期浇水,产量和未浇水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6.
莱氏野村菌Nr0815对不同龄期斜纹夜蛾幼虫的毒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莱氏野村菌Nr0815对不同龄期斜纹夜蛾幼虫的毒力。【方法】采用浸渍法分别测定莱氏野村菌菌悬液对斜纹夜蛾2~5龄幼虫的致病死亡率。【结果】从校正死亡率来看,对同一龄期斜纹夜蛾幼虫接种时,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随着接种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不同接种浓度间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龄期间的校正死亡率在10~7 m L–1接种密度下无显著性差异(P0.05),10~3~10~6和10~8 m L–1接种密度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以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最高。从致死中密度来看,不同龄期的致死中密度LC50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5)。且龄期敏感性随龄期的增大而减弱;对2~5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2.63±0.25)×10~4、(4.79±0.18)×10~5、(8.04±0.21)×10~5、(2.20±0.25)×10~6 m L–1。从致死中时来看,接种密度为2.18×10~8 m L–1时,对2~5龄幼虫的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4.72、6.24、6.09、6.88 d。【结论】莱氏野村菌Nr0815对斜纹夜蛾2~5龄幼虫具有一定的致病效果,且对2龄幼虫的致病力最强。  相似文献   
127.
对2007年5月5日江苏出现的大范围雷雨、大风和区域性冰雹天气的环流背景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对流天气是由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触发所致,锋前对流层低层的增温和500hPa冷空气的先行南下使潜在的对流不稳定性加剧;地面冷锋前中尺度低压的发展是对流性天气发展的主要因素;强烈的上升运动和低层水汽通量辐合提供了有利于冰雹产生的过冷水滴的碰撞增长条件;冰雹天气的产生与地面物理量场有很好的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28.
大蒜提取液对番茄两种真菌病害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苗期药效试验,测定了大蒜提取液对番茄叶霉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用乙酸乙酯做萃取剂制备的大蒜提取液抑菌效果最佳,处理浓度为100μL·mL-1大蒜提取液对番茄灰霉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显著,抑菌率达99.99%,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87.3%;处理浓度为10μL·mL-1的大蒜提取液对番茄叶霉病菌孢子和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校正抑制率分别为95.53%和94.90%;处理浓度为10μL·mL-1大蒜提取液对番茄灰霉与叶霉病害防治效果分别为94.10%和93.06%.  相似文献   
129.
松江鲈鱼(Trachidermis fasciatus)作为我国一种降海洄游经济性鱼类,近年来由于人类过度捕捞和栖息环境遭到破坏,野生资源量急剧下降。本文从松江鲈鱼表型、染色体、蛋白质(酶)和DNA 4个层面概述其遗传多样性,并分析当前资源现状。为松江鲈鱼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0.
黄河流域北部棉区棉花缩节胺化学封顶技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黄河流域北部棉区应用缩节胺(1,1-dimethyl-piperidinium chloride, DPC)对棉花进行化学封顶的可行性。【方法】于2012-2014年在河北省河间市瀛州镇国欣科技园和北京市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进行,共包括6个独立试验。供试棉花品种为国欣棉3号(GX3)、欣抗4号(XK4)、石抗126(S126)和欣试17(XS17)。DPC化学封顶技术分为单独应用常规DPC化控技术(简称DPC)、将常规DPC化控技术与增效型DPC(简称DPC+)相结合(简称DPC+DPC+)两种方式,以在常规DPC化控基础上进行人工打顶(简称DPC+MT)为对照。【结果】2012和2013年花铃期(7-8月份)多雨,应用DPC化学封顶技术的棉株较高、新生果枝数较多,其中株高较DPC+MT增加10.6-12.3 cm,果枝数增加5.8-7.9台。2014年花铃期干旱少雨,DPC化学封顶的株高与DPC+MT相比无显著差异,新生果枝数不超过3台。DPC化学封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但可发现2012年DPC+DPC+的产量表现出降低趋势,且上部果枝成铃少、新生果枝成铃多,群体熟期有推迟现象。2013和2014年DPC+DPC+的产量和熟期则与对照相当或略有增减。DPC+的应用时间(7月中旬至7月底)和剂量(750-1 500 mL·hm-2)对棉花株型及产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应避免在结铃盛期(7月底)应用大剂量DPC+(1 500 mL·hm-2),以防延长后期棉铃的成熟。与DPC+DPC+相比,单独应用常规DPC化控技术进行化学封顶在多雨年份或高密度下对棉株的控长强度较弱,而且存在减产风险。【结论】应用DPC进行化学封顶在黄河流域北部棉区基本可行,实际应用时需要根据气象因子和种植密度决定单独应用常规DPC化控技术还是将常规DPC化控技术与增效型DPC的应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