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29篇
畜牧兽医   9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研究以包埋乳酸菌作为蛋鸡的饲料添加剂,测定其对蛋鸡的抑菌和促生产作用的效果。结果表明:添加未包埋乳酸菌试验组的产蛋率、蛋重及日采食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96%、9.91%、3.09%(P>0.05),添加包埋乳酸菌试验组的分别提高6.54%、4.69%、4.76%(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蛋白质和钙的代谢率皆有所下降(P>0.05)。在饲养试验期间,试验组鸡的腹泻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23.41%和8.53%(P>0.05)。利用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攻毒保护试验表明,添加乳酸菌和土霉素均可显著地降低蛋鸡的腹泻率(P<0.05)和提高其采食量,并极显著地降低其死亡率(0%/35%)。鸡消化道微生物区系的分析表明,添加乳酸菌可明显地降低肌胃中的大肠杆菌数量(P<0.05),而对消化道其他部位中的大肠杆菌数量的影响无规律性;同时包埋乳酸菌可明显提高肌胃中乳酸菌的数量(P<0.05),而对消化道其他部位中乳酸菌的数量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72.
本试验旨在研究糖化玉米秸秆(SCS)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养分代谢率、器官指数、血清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1日龄健康的雌性爱拔益加(AA)肉仔鸡25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基础饲粮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4%、8%和12%SCS及8%SCS(高油)替代部分能量饲料。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8%SCS(高油)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8%SCS组(P<0.05),8%SCS组和12%SCS组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基础饲粮组(P<0.05),8%SCS组、12%SCS组和8%SCS(高油)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基础饲粮组和4%SCS组(P<0.05)。2)8%SCS(高油)组的饲粮代谢能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2%SCS组的能量代谢率显著低于基础饲粮组和4%SCS组(P<0.05),4%SCS组的粗蛋白质代谢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SCS组的钙代谢率显著高于基础饲粮组(P<0.05)。3)8%SCS组的肝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2%SCS组的腺胃指数显著低于8%SCS组(P<0.05),4%SCS组的盲肠指数显著低于8%SCS组和12%SCS组(P<0.05)。4)12%SCS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8%SCS组的血清尿酸、尿素、总蛋白、白蛋白和总胆红素含量显著高于8%SCS(高油)组(P<0.05),8%SCS(高油)组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5)4%SCS组、8%SCS组和12%SCS组的回肠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基础饲粮组和8%SCS(高油)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4%SCS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大部分养分代谢率、器官指数、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无显著影响,显著降低回肠中大肠杆菌数量。1~21日龄肉仔鸡饲粮中添加4%SCS替代部分能量饲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3.
【目的】试验以人工胃肠液(artificial gastrointestinal fluid, AGIF)作为反应体系,研制高效的霉菌毒素生物解毒剂,以达到有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目的。【方法】首先考察4种益生菌在人工胃肠液中对AFB1的降解率,然后使用响应面设计对4种益生菌组合进行优化,制备复合益生菌;其次,将复合益生菌与不同浓度的AFB1降解酶进行复合,以筛选最佳复合生物解毒剂;最后评估复合生物解毒剂对AFB1的降解效果。【结果】(1)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n)、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和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在人工胃肠液条件下对AFB1降解率分别为20.59%、19.97%、28.75%和25.67%;(2)利用响应面设计对4种益生菌进行优化组合,结果表明4种益...  相似文献   
74.
不同的处理条件对植酸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42个饲料样品被分为试验和对照两组,每组分为121个样品。试验组选用层析柱来浓缩酶以去除原酶液中的底色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对照组选用原酶液。结果表明,层析柱虽可去除底色的副作用,但对测定植酸酶的活力无任何影响(P>0.05)。在制颗粒料过程中,随着制粒温度的升高(60、70、80℃),植酸酶的活力丢失也愈多(P<0.01)。当用柠檬酸和醋酸两种缓冲液来浸提和测定植酸酶时,以柠檬酸缓冲液测得的植酸酶活力较低(pH5.5,P<0.01)。不同的浸提温度(4、25℃)及不同的浸提时间(5、10、15、30、45、60、90和120min)对测得的植酸酶活力皆无明显的影响(P>0.05),因而植酸酶适宜的浸提温度和时间分别为25℃和60min。  相似文献   
75.
益生菌对哺乳仔猪生产性能及胃肠道生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哺乳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定期给乳仔猪口服益生菌,观察其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和健康的影响。选择品种相同、出生日期及体质量相近的仔猪15窝,每窝选择8头仔猪,共计120头哺乳仔猪,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30头仔猪,每窝中每组2头仔猪(公母各半)。试验分组如下: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试验Ⅰ组,灌服干酪乳杆菌培养液(1×109 CFU/mL);试验Ⅱ组,灌服粪肠球菌培养液(1×109 CFU/mL);试验Ⅲ组,灌服干酪乳杆菌和粪肠球菌混合培养液(比例为3∶1)。仔猪出生时灌服1mL,在7,14,21日龄时分别灌服2,3,4mL。仔猪于21日龄断奶,并持续观察至28日龄。结果表明,灌服益生菌试验Ⅰ~Ⅲ组21,28日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6.57%,15.73%,17.55%及17.61%,19.49%,27.40%(P0.05);21日龄仔猪的死亡率和腹泻率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了58.46%,43.13%,64.82%及53.59%,53.10%,55.30%(P0.05);断奶后7d仔猪的腹泻率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了62.60%,51.93%,70.26%(P0.05)。3个益生菌组之间的生产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复合益生菌组仔猪的胃肠道中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及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pH值和大肠杆菌数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学分析表明,3个益生菌组21日龄仔猪血清IgA和IgG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合益生菌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益生菌可提高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和健康指数,对于哺乳仔猪的生产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6.
选择60日龄三元杂交(杜×长×皮)健康仔猪90头,按照体质量和性别均分为9个处理组,每组10头,公母各半,正试期为60d。试验饲粮分别为:基础饲粮(第1组为对照组),第2~9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10%金霉素、0.05%益生菌、0.10%益生菌、0.05%益生菌+0.05%寡糖、0.05%益生菌+0.10%寡糖、0.10%益生菌+0.05%寡糖、0.10%益生菌+0.10%寡糖、0.05%益生菌+0.05%寡糖+0.02%黄连素。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第2,7,9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6.45%,6.45%,3.23%(P〉0.05),料肉比分别降低8.27%,9.71%,8.63%,表明益生菌与寡糖和黄连素组合可完全替代抗生素来促进仔猪生长;第6,9组腹泻率分别降低了80.5%和66.7%,说明黄连素在抑制仔猪腹泻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第2,4,8组营养物质消化率得到了显著提高(P〈0.05),其他处理组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第9组能显著地增加粪便中乳酸菌数量和减少大肠杆菌数量(P〈0.05),其他各处理组乳酸菌数量也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77.
为了降解霉变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AFB1),该研究选用具有降解AFB1功能的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干酪乳杆菌、丁酸梭菌,利用响应面回归设计获得最佳的降解AFB1的益生菌组合。结果表明,当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干酪乳杆菌、丁酸梭菌的活菌数为1×10~6、1×10~6、1×10~4、1×10~6CFU/g时,在37℃发酵霉变玉米4 d后,使AFB1的降解率达到59.18%(P0.05),该研究对提高霉变饲料的饲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产蛋鸡高峰期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39周龄的罗曼蛋鸡12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5只.进行30d的饲养试验.结果为:1)当蛋白质水平由11.7%提高到14.6%时,在日采食量近似的情况下(125~138g),日产蛋量也随之增加(P<0.01).2)鸡蛋、鸡体组织的氨基酸(AA)含量在试验期内保持相对稳定.3)根据食入的总的和可消化AA与日产蛋和日维持所需AA间的回归关系,建立回归模型,进而求得产蛋鸡总的和可消化AA的需要量及AA模式.  相似文献   
79.
为降低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利用正交试验,研究四种益生菌与金霉素配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佳组合为: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酪杆菌??粪肠球菌=4??1??4??1;单独复合益生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与200~300 mg/kg的金霉素相当。随着金霉素浓度的提高,无论是单一的金霉素或是其与益生菌的复合物,其抑菌作用逐渐增强(P0.05)。当150 mg/kg金霉素与益生菌配合后,其抑菌效果与单一(400~500 mg/kg)金霉素作用相当。由此可知,低浓度金霉素与复合益生菌配合后,可以达到高浓度金霉素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80.
多媒体教学具有节奏快、时间省、容量大、效率高的特点.而自由发展式多媒体教学具有明显特征:自由就是不墨守陈规,学生学习是因为兴趣,不是负担;想去探索,不是“填鸭”:要去驾驭知识。不是为其所累。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重视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多体验、多思考、多尝试、多观察、多讨论、多发现、多求异、多质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来开展自由发展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授课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