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3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Ⅰ型鸭肝炎病毒VP3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Ⅰ型鸭肝炎病毒(DHV-Ⅰ)基因组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的方法扩增DHV-Ⅰ(A66株)VP3基因并将其5′端起始处稀有密码子同义突变。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SalⅠ消化VP3基因片段和表达载体pGEX-6p-1后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VP3,转化E.coliBL21(DE3)。经IPTG诱导后,SDS-PAGE分析表明,VP3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大量表达,表达产物的分子质量约为52 ku。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表达产物能与DHV-Ⅰ阳性血清发生反应,具有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32.
以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WH株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ORF2截短基因,经BamH I/NotI双酶切处理后与经相同酶切处理的pET32a(+)原核表达载体连接,获得重组质粒pET32a-Cap2。将重组质粒转化至BL21(DE3),经IPTG诱导,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并对获得的血清进行间接ELISA检测和中和活性测定。SDS-PAGE分析表明,ORF2截短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蛋白分子质量大小为40 kDa,重组PCV2 Cap蛋白主要以上清的形式存在。Western blot证实重组蛋白能够识别抗PCV2阳性血清。经间接ELISA检测,鼠抗PCV2 Cap血清抗体效价能达到1:25 600,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分析表明,鼠抗PCV2 Cap血清能特异性识别PCV2感染细胞中的Cap蛋白。病毒血清中和实验证实,抗PCV2 Cap血清抗体具有中和病毒的活性,中和效价为1:36。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及Cap蛋白亚单位疫苗和检测试剂盒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3.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基因组(登录号:JX273153)保守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以DTMUV重组质粒为阳性标准品模板,建立了快速、准确检测DTMUV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好,仅能在DTMUV样本中检出荧光信号,与其他病原不发生交叉反应;敏感性高,最低检测限可达25 copies/μL;不同梯度定量模板的拷贝数的对数值与CT值之间的线性关系表达式为Ct=–3.323×Lg(conc)+43.70,相关系数R2=0.997,扩增效率E=100%,DNA在2.5×101~2.5×107个拷贝数内检测曲线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对来源于江苏省和安徽省的29份疑似鸭坦布苏病毒感染的病鸭组织进行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有27份呈现阳性,阳性检出率为93.10%,比常规RT-PCR的敏感性高。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灵敏、特异、重复性好且能实时定量检测,可用于DTMUV的临床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4.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滑液囊支原体可引起鸡滑液囊炎,该病是鸡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以侵害关节滑液囊膜及腱鞘为主,引起关节渗出性滑膜炎、腱鞘炎及跗关节和脚掌肿胀。本文就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预防治疗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5.
湖北省某鸡场疑似巴氏杆菌(Pasteurella)感染,从送检病鸡的肺脏和肝脏中分离到1株细菌,通过菌落形态、培养特性、生化试验、16S rRNA序列比对鉴定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并命名为Pm-HB株。动物回归试验表明,10 CFU细菌即可100%致死30日龄SPF鸡,可确诊为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36.
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病原微生物,其特点是多形性,无细胞壁,革兰氏染色阴性,对环境抵抗力较差,对热比较敏感,但在低温条件下可长期存活.鸡毒支原体(MG)可引起鸡慢性呼吸道疾病,俗称"鸡慢呼",在我国商品代养鸡场污染率100%,鸡群感染率可达50%~80%,是对养禽业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37.
鸡肾型IBV分离鉴定及S1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从河南省某肉用鸡场疑似感染肾型IB的病鸡中分离到1株IBV,对该分离毒株进行鸡胚矮小化试验、动物同归试验和m清学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HeNan10/08为肾型IBV.采用RT-PCR技术扩增分离株的S1基因,并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HeNan10/08与BJ株S1基因的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9%,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0%;与M41的同源性最低,核苷酸序列为78.7%,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9.0%.  相似文献   
38.
The materials from the clinical samples of kidney and inguinal lymph nodes characterized by 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 (PMWS) of the pigs,proved to be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PCV2) positive samples through the amplification of ORF2 gene of PCV2, were inoculated into the PK-15 cells (PCV1 free) and serially passaged 10 times.Identifications were done by PCR method and immunofluorescent assay of the tenth generation of cell cultures, and the specific band could be amplified and a strong bright green fluorescence in the nucleus of PK-15 cells could be detected.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isolated strain named as FF strain belonged to PCV2.  相似文献   
39.
巴氏杆菌是引起多种畜禽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体,主要使动物发生出血性败血症或传染性肺炎。该病原可以在同种或不同种动物间传染[1]。目前,对该病的预防多采用疫苗注射法,但在疫苗免疫过程中普遍存在保护率不高的问题[2]。在疫苗生产中多用液体培养基制备巴氏杆菌抗原,很难实现高密度、高产率、高浓度和高质量生产。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菌苗抗原的培养工艺主要有固体表面培养法、液体通气培养法、液体浅导静置培养法和液体高密度发酵法,中国《兽用生物制品制造与检验规程》中规定的培养工艺主要是固体表面培养法和液体通气培养法[3]。沈志强等研究…  相似文献   
40.
副猪嗜血杆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测定,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PCR方法,用于检测副猪嗜血杆菌(HPs).PCR扩增片段大小为822bp,最小检测量为1080个HPs.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无特异性反应.用该法检测人工感染猪的肺脏、心脏和肾脏抽提的DNA,结果为阳性;检测肝脏、脾脏、脑组织样品抽提的DNA,结果为阴性.用该法检测人工感染发病仔猪及自然感染仔猪肺组织,并结合细菌分离培养,证明以肺脏组织为病料,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再用PCR法鉴定分离菌体,可有效地用于HPs的诊断.检测110份来自发病猪场的患病仔猪肺脏病料,其中有53份为阳性,表明HPs所致发的Glasser‘s病已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