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0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应用PCR技术检测鹅细小病毒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根据鹅细小病毒GPVH1株结构蛋白VP1与VP3编码基因非重叠核苷酸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GPR1 /GPR2 ,用这对引物对感染器官内的GPR和接种鹅胚增殖的GPV进行PCR扩增 ,其结果引物GRP1 /GPR2能特异性地扩增GPVVP1 VP3区段核苷酸序列 ,扩增出与设计核苷酸片段大小相符的 0 6kb的序列 ,而对照的鹅副粘病毒cDNA及鸭瘟病毒 (DPR)DNA对照组均出现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22.
大青山草地早熟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3.
紫羊茅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4.
用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检测鹅细小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从带有鹅细小病毒(GPV)NSI基因的重组质粒pMD18T-NS1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BamH1双酶切回收1880bp大小片段,并制备出地高辛标记的GPV核酸探针。其标记效率达到0.01pg/μl。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该探针能与GPV不同毒株核酸发生特异性杂交,而与对照的DPV、GPPV等病毒的核酸杂交反应均为阴性;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该探针对GPV的最低检出量为0.0224pg。该探针对不同方法处理的GPV感染病料进行检测,均出现杂交阳性。表明所研制的标记探针用于GPV的检测足可行的。  相似文献   
25.
犬螨虫病是犬常见的皮肤病,又名犬疥癣,俗称"癞皮病",分为三种,即犬疥螨病、犬蠕形螨病和犬耳痒螨病,多发于头、颈、尾部。病变特征多为慢性皮炎、瘙痒、患部脱毛、结痂及全身腥臭味。可引起犬只消瘦、行动不便甚至死亡。近年来随着宠物业的不断发展,犬皮肤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其中一半以上是犬螨虫病。严重影响犬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和生活质量,给犬养殖业造成了较大危害,应予以重视。为给犬螨虫病的防治提供必要的流行病学资料,笔者对吉林市区多家宠物医院就诊的犬螨虫病例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6.
为评价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重组表面蛋白(pgk)免疫原性,并通过建立检测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对免疫抗体效价进行评价,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无乳链球菌pgk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以临床分离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pgk蛋白抗原优势区的编码基因序列。将其插入pET-30a(+)中,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Western blot鉴定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与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采用纯化的表达产物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无乳链球菌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确定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3.115μg/m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60,酶标二抗最适稀释度为1∶4 000。初步应用于检测无乳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鼠阳性血清的检测。结果表明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pgk亚单位抗原具有良好的抗原性,抗体检测灵敏度达到1∶4 000,同时表现良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7.
利用超声波预处理半纤维素酶,使其活性得以提高,进而提高马铃薯渣的酶解效率。首先,考查酶解条件,即pH值、水浴温度和水浴时间对马铃薯渣酶解效果的影响;其次,考查了超声波预处理条件(如超声功率、超声处理时间)对半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再次,考查了放置时间(0~2.5 h)对超声处理后的半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5.0~6.0,水浴温度50℃,水浴时间15 min为半纤维素酶的最佳酶解条件;超声功率600 W,超声时间4 min为半纤维素酶的最佳超声处理条件;在放置时间为0~2.5 h时,超声波处理后的半纤维素酶与未处理的酶溶液相比,依然保持了较高的酶活性(p0.05)。该研究表明,超声波预处理有助于提高半纤维素酶活性。  相似文献   
28.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也在不断发展。对茄子保护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从而能够有效增加茄子产量,促进农业发展,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效益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9.
通过在茶园开展不同色板对茶小绿叶蝉和天敌诱捕数量的田间试验,比较天敌友好型色板是否比传统单色色板防治效果有提高。试验结果表明:天敌友好型色板比传统单色色板诱捕茶小绿叶蝉效果没有显著提升,但显著减少了误杀天敌的数量。  相似文献   
30.
光控增绒即利用增绒专用棚圈控制光照强弱与时间长短,刺激产绒动物松果体增加褪黑激素的分泌,进而使绒山羊在非产绒季节产绒的技术。本试验通过对内蒙古阿尔巴斯型绒山羊进行光控增绒处理,研究非产绒季节光控增绒技术对绒山羊产绒性能的影响。将66只2周岁母羊随机分为控制光照增绒试验组和自然光照放牧对照组,每组33只,每月按时称量体重并采集绒毛混合样,分析试验期间绒伸直长度、细度、产绒量等产绒性状及体重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经光控增绒之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羊绒平均细度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期间对照组山羊羊绒伸直长度为3.20 cm,试验组为7.85 cm,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山羊平均产绒量比对照组高56.5%~68.2%,差异极显著(P<0.01);光控增绒前后,两组绒山羊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试验结果,非生绒期通过光控增绒可促进羊绒生长,显著提高了个体产绒量;绒纤维长度增加,但绒细度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