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85篇
林业   34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77篇
  63篇
综合类   431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508篇
园艺   71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探讨布鲁菌侵染人胚胎滋养层细胞(HPT-8)过程中对p38基因转录的影响。用牛布鲁菌2308和RB51株分别侵染HPT-8细胞,在不同侵染时间点(0、4、8、12、48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反转录获得cDNA;构建p38α、p38β和内参基因GAPDH的克隆质粒,并绘制3种基因扩增的标准曲线;RT-qPCR检测p38α和p38β基因的转录表达。结果显示,获得了HPT-8细胞侵染前后的cDNA,构建了pMD18-T-p38α/p38β/GAPDH克隆质粒,绘制了标准曲线。RT-qPCR结果显示,布鲁菌2308和RB51侵染滋养层细胞后(4、8、12、48h),p38α和p38β的相对表达量比0h均明显下降,差异极显著(P0.01),布鲁菌RB51株和2308株也存在一定差异。结果表明,在布鲁菌侵染HPT-8细胞的过程中,p38 MAPK信号通路被下调,提示p38 MAPK信号通路参与了对细胞生物学效应的调控,且这种调控作用与菌株的毒力强弱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2.
我国小反刍兽疫疫情现状与防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反刍兽疫作为重要的跨境动物疫病之一,已经传入我国并广泛流行。对我国养羊业、民生和经济发展造成沉重的打击。为有效防控该病,从小反刍兽疫的病原学、宿主范围,传播特点、传播因素和综合防控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概述,重点从制度保障和防控要素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3.
拟建立施马伦贝格病毒(SBV)S基因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用于施马伦贝格病毒病的快速检测和确诊。通过对公开发表的SBVS基因序列与布尼病毒科其他11种病毒S基因进行比对,找出不同病毒变异区域集中且变异区域两侧保守的序列片段,基因合成,体外转录,作为基因扩增模板。在特异性变异序列两端的保守区域设计扩增引物,进行RT-PCR扩增。在保守区域设计双向测序引物,对RT-PCR产物进行双向焦磷酸测序。通过比对测序结果,确定是否为SBV核酸序列;优化条件,确定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建立SBVS基因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结果:建立的施马伦贝格病毒病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扩增基因片段长度为166bp;敏感性为可检测到104个拷贝;每一条测序引物可准确测出50bp左右核酸序列,双向测序可准确测出100bp左右核酸序列,具有较好特异性,完全满足施马伦贝格病毒病确诊要求;重复测序3次,均能准确测出100bp左右核酸序列。本研究建立的施马伦贝格病毒病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可用于施马伦贝格病毒病的检测和确诊,整个检测过程可在1d内完成,大大缩短了确诊时间。  相似文献   
64.
反向遗传技术与经典的从表型改变到进行基因特征研究的思路相反,是指通过在体外构建病毒的感染性cDNA克隆,通过病毒拯救获得低毒力的弱毒株,并且新毒株的免疫原性保留,可以作为弱毒疫苗而广泛应用到猪病防控中,将是未来新型猪病疫苗研究的发展方向。文章针对反向遗传技术在猪病防控中的研究概况作一简要综述,以期为加强我国新型疫苗研究开发和提高我国猪病防控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目的]建立QuEChERS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同时测定蔬菜中31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经过对比最终确定样品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以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镁盐包盐析分离,离心之后净化处理,浓缩定容后,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监测分析,基质配制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31种农药在一定含量范围内(1~1 000μg/L)线性关系良好(R2>0.99),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77.0%~118.0%,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02%~9.28%,方法的检出限为0.1~1.0μg/kg,方法的定量限为0.5~5.0μg/k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合于蔬菜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66.
为探究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夏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于2019年6月—10月在河南省鹤壁市、新乡市两地同步开展肥效田间试验,设置农户施肥(FP)、经验施肥(ST)、养分专家推荐施肥(NE)、在NE基础上施用缓控释肥(RNE,50%包膜氮肥,施肥量同NE)、在NE基础上不施氮肥(NE-N)、在NE基础上不施磷肥(NE-P)、在NE基础上不施钾肥(NE-K)共7个处理.以夏玉米浚单22为试验品种,于关键生育时期测试叶片叶绿素、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光合速率和叶片解剖结构,并于成熟期测定产量,分析计算肥料利用特征,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夏玉米产量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推荐施肥(NE、RNE)处理较肥料减施状态下(NE-N、NE-P、NE-K)处理分别增产28.69%、23.23%、22.89%,较FP平均增产16.62%、11.40%.氮、磷、钾合理施用有效降低叶片胞间CO2浓度、提高净光合速率,并且对叶片解剖结构和叶绿素含量具有积极影响,光合有效辐射分量在夏玉米整个生育期内对产量的影响较大.进一步研究表明,NE处理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平均为29.63%、15.23%、40.55%,肥料农学效率分别是11.95、22.59、24.49 kg?kg-1.综上可知,氮磷钾合理施肥显著改善夏玉米生育期叶片的光合性能,提升肥料利用率,促进干物质的合成,提高了夏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67.
精细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而"3S"系统则是解决精细农业发展的有效技术手段,本文从介绍了GIS在农业方面的几个应用,国外GIS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GIS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8.
从应用的实践出发,研究有益复合菌对育珠池的水环境及珍珠生长的影响.有益复合菌的主要成分为芽孢杆菌约80%,光合细菌(球形红假单胞菌)约占13%,噬菌蛭弧菌、放线菌、乳酸菌等.试验表明:有益复合菌的用量达3~9g/m3能明显降低水体中的COD、氨氮(NH4 -N)和硫化物(S2-)分别达36.56%、42.75%和41.67%.DO增加29.68%,提高育珠蚌的成活率13.78%(17.57%~20.92%)和珍珠的产量22.61%(16.09%~28.74%).  相似文献   
69.
褐菖鲉的耗氧率与温度、盐度和体重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体重、温度、盐度对褐菖鲉耗氧率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褐菖鲉的耗氧量和耗氧率与体重(w)之间的关系可用幂函数Q=awb表示,其中,耗氧量随体重的增加而升高,耗氧率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温度为11℃~20℃的范围内,褐菖鲉的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温度为20℃时耗氧率达到最高值,超过这一温度耗氧率开始降低.盐度对其耗氧率的影响表现出低盐和高盐条件下耗氧率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70.
2013年12月新疆伊犁州霍城县发生不明山羊疫情,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怀疑为小反刍兽疫感染。对3只病死山羊病料、8只患病山羊分泌物棉拭子样品和6只患病山羊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利用竞争ELISA试剂盒对6份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全部为阳性。利用抗原捕获ELISA试剂盒,在11只病羊样品中都检测到小反刍兽疫抗原。利用能特异性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在11只病羊样品中检测到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利用特异引物进行PPRV N基因片段RT-PCR反应,从11只病羊样品中检测到PPRV核酸。针对2号样本病原核酸N基因和F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该毒株与西藏流行株序列片段相似性分别为96.5%和97.5%。遗传进化分析,该病原属于谱系4,与巴基斯坦等国流行毒株遗传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