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8篇
林业   58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95篇
  87篇
综合类   489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77篇
畜牧兽医   221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6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随着国际农业交流的日益发展,农业文献翻译正在彰显出愈加重要的作用.在农业文献翻译过程中,通过翻译理论的指导,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不仅能够保证翻译质量,并且可以加强理解沟通.本论文主要对比分析了Peter Newmark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两种翻译方法,对基本农业文献的形式进行了划分归类,并举例说明.文章指出在翻译实践中,对原文形式的正确分析理解和对两种翻译方法特性的灵活掌握,是达到佳翻译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2.
针对板栗冬季大棚嫁接苗培育的主要技术环节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板栗大棚嫁接苗培育技术。文章从砧木和接穗的生产、催醒、嫁接、栽植、栽后管理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其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43.
和丰香雅丝是广西中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南宁市利中惠农作物研究所以和鑫5号为母本、泰丰丝苗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感温籼型优质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米质优、综合抗性强、易栽培等特点。于2021年6月通过广西审定,适宜在桂南和桂中及气候相似的华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桂北稻作区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44.
本试验以“优胜美”水果黄瓜为试材,设置灌水水平和施氮量两因素,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共设7个处理,测定分析不同处理沙培黄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光响应特征参数、RuBP羧化酶活性等指标,以明确水氮耦合对日光温室沙培黄瓜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施氮量处理黄瓜叶片各项光合生理指标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较低,胞间CO2浓度增大;增加灌水水平和施氮量均可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且高水高氮下能获得最高的蒸腾速率,适宜的灌水水平下增施氮肥能获得较大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值、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含量和RuBP羧化酶活性。灌水水平为80.20%~100%、施氮量为623~1 250 kg/hm2的各处理可以有效改善叶片光响应特征;灌水水平和施氮量与总干物质积累量之间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趋势,但灌水水平对总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对沙培黄瓜叶片光合生理指标与干物质积累量的相关性分析可知,进入初瓜期后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及光响应特征参数与其干物质积累量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本试验条件下,T4处理为最优水氮耦合方案(...  相似文献   
45.
为探究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感染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体表黏液的分泌及调控机制,设计了3个预防组,分别对健康草鱼投喂添加维生素C 500 mg/kg饲料15 d,水体泼洒五倍子2 mg/L、硫酸铜1 mg/L连续预防5 d后再感染多子小瓜虫5 d;以及3个治疗组,对健康草鱼感染多子小瓜虫5 d后再分别按上述药物进行内服或外用治疗5 d。定期测定草鱼体表黏液中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ZM)的酶活、黏液细胞密度和Muc5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3个预防组的草鱼黏液中的ACP、AKP酶活普遍显著上升(P<0.05),五倍子和硫酸铜组的LZM酶活显著上升(P<0.05)。除五倍子组外,其余预防组Muc5B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上升(P<0.05)。维生素C治疗组的草鱼黏液ACP、AKP酶活均显著上升,硫酸铜治疗组的草鱼体表黏液中仅AKP酶活显著上升(P<0.05)。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显著提高草鱼体表黏液中的酶活、黏液细胞密度和Muc5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有效促...  相似文献   
46.
47.
为明确微生物菌剂对设施废弃秸秆参与原位堆肥的影响,以辣椒秸秆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验室常规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堆肥理化性质,并通过 16 s rDNA 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堆肥过程细菌群落。结果表明:外源微生物菌剂可显著提高堆肥期间土壤温度,提高电导率值,促进总氮的固定,有效减少堆肥中期氮素损失。不同发酵时期细菌优势菌种不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Thermus)是辣椒秸秆原位堆肥过程在门水平优势细菌。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是属水平优势细菌。微生物菌剂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堆肥升温期和降温期。添加300 kg/hm2微生物菌剂处理堆肥最高温度比对照提高1.95 ℃,和堆肥前相比,电导率提高了1.37 ms/cm,总氮提高了24.1%,优势菌群变形菌和厚壁门在所有组内变化最显著。综上,300 kg/hm2微生物菌剂为辣椒秸秆原位堆肥最适添加量,研究结果为茄果类秸秆还田堆肥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8.
【目的】从葡萄中克隆并鉴定Fe-S簇装配基因,在转录水平探索其组织特异性表达特征及其对缺铁胁迫的差异响应,明确主效基因。【方法】通过同源克隆法,在葡萄基因组中筛选并鉴定参与Fe-S簇装配的基因;借助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葡萄Fe-S簇装配相关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详细特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Fe-S簇装配相关基因在葡萄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模式及其对缺铁胁迫的响应情况;利用MEGE 7.0软件建立不同植物ISU1同源蛋白的系统进化树。【结果】在葡萄基因组中检索并克隆获得46个Fe-S簇装配基因,分布于16条染色体上,含有1—21个长度不一的内含子,且主要分布于质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分别含有14、21和11个基因成员;葡萄Fe-S簇装配蛋白在多种亚细胞结构中均有定位,且不同装配机制中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情况差异很大;所选10种植物ISU1蛋白序列的一致性高达77%,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同一属的ISU1同源蛋白如十字花科的拟南芥和盐芥、禾本科的水稻和短柄草、蔷薇科的桃和苹果,倾向于紧密聚在一起,但葡萄ISU1和番茄ISU1紧密聚集在一起;葡萄Fe-S簇装配基因在3年生‘马瑟兰’成年树体和组培幼苗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较大,其中,ISU1整体水平的表达量最为丰富(尤其是成熟期果实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HSCA1ISA2NFU2、SUFASUFB等基因,而SUFE2NFS1、HSCA2HSCA6TAH18CIA2在本研究所有葡萄组织中均未检测到表达量;在‘马瑟兰’幼苗中,葡萄Fe-S簇装配基因对缺铁处理较为敏感,所有基因至少在1个检测的组织部位对缺铁处理有响应,其中,22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在所有检测组织中均受缺铁处理调控:根部Fe-S簇装配基因的表达水平易受缺铁胁迫诱导而上调,但地上部(茎和叶)Fe-S簇装配基因的表达水平易受缺铁胁迫抑制而下调。【结论】从葡萄中克隆并鉴定了46个Fe-S簇装配基因,分别定位于质体、线粒体和细胞质;葡萄Fe-S簇装配基因在三年生成年树体和组培幼苗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较大,且在葡萄幼苗不同组织中的转录水平对缺铁胁迫的响应具有显著差异;ISU1在葡萄所有组织中的整体表达量较高;葡萄ISU1和番茄ISU1同源蛋白遗传进化距离最接近。  相似文献   
49.
50.
为探讨水稻土胶体与类金属砷(As)的生物地球环境行为,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微生物在初始pH=3和初始pH=7的不同酸碱条件下对土壤胶体负载As释放的作用差异,并揭示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在pH=3条件下微生物作用相对较弱,对胶体悬液pH与Eh影响较小,与无菌对照组相比,溶液中Fe2+与As含量均有所提高,且释放的As主要为氧化态As(Ⅴ);在pH=7条件下微生物活性较强,至28 d时可使胶体悬液pH升至8.12,Eh降至-55 mV,形成强还原环境,铁还原溶解量明显增多,Fe2+含量是无菌对照组的2.79倍,并且胶体中吸附态As随着Fe的还原溶解而释放,主要为还原态As(Ⅲ)。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胶体中As的释放与铁氧化物的还原转化有关,溶液中As释放量与Fe2+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尤其在中性条件下As(Ⅲ)含量与Fe2+极显著正相关(r=0.798**,P<0.01)。研究表明,在中性环境条件下较强的微生物活性可提高土壤胶体中铁氧化物的异化还原,同时增强As的释放与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