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8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正>黑龙江省安达市从国外引进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经多年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使大豆种植实现了稳定超高产。据黑龙江省外国专家局的人士介绍,应用这一技术的试验地块大豆产量可达3 000kg/hm2,比普通栽培方法增产约50%。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大豆年产量占全国的1/3,出口量占全国的2/3。目前,这个省的大豆平均产量保持在1 800~2 250kg/hm2,虽然已接近国外大豆主产国的产量水平,但农业专家认为大豆产量仍有增长空间。1地块选择与整地优质专用大豆品种应选择土壤肥力较好,自然环境破  相似文献   
42.
<正>近年,黑龙江省鲜食糯玉米生产发展很快,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经济效益也较高,而安达市鲜食糯玉米种植规模小,但品种却多样化。为调整安达市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广鲜食糯玉米,我们于2013年进行了鲜食糯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以期给生产者选择品种提供依据。1品种选择安达市生产上种植的糯玉米品种大多数是地方种,植株不整齐,产量低,口感较差,适应种植的范围较狭窄。将本地种改为杂交种,是提高糯玉米产量和效益的关键。目前适应安达市种植的糯玉米可根据其生育期加以选择。糯玉米粒色有白、黄、红、黑和杂色等,但目前多数为白色品种。  相似文献   
43.
将分离于河南省的YX08、YX12和YB02野毒株的第10代鸡胚传代毒作为种毒接种鸡胚,用收获的鸡胚绒毛膜尿囊液试制出三价油乳灭活苗,并对其进行检测和免疫效果比较。结果表明:三价油乳灭活苗和三价油乳灭活苗与活疫苗联合免疫效果均明显优于活疫苗免疫组,平均AGP效价分别达到2^2.8和2^3.0;当活疫苗免疫组鸡血清中已无可测性抗体时,三价油乳灭活苗免疫组和联合免疫组仍具有2^1.8和2^1.2的AGP效价。在接种后第30,60天,分别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标准强毒株BC6/85、地方野毒株YX08、YX12和YB02进行攻毒试验。在接种后第30天,三价油乳灭活苗和联合免疫疫苗对这4个毒株的攻击可提供93.3%~100%的保护;单独的活疫苗可提供60.0%~80.0%的保护;在接种后第60天,三价油乳灭活苗、联合免疫疫苗和活疫苗分别能提供80.0%~93.3%、80.0%~93.3%和40.0%-53.3%的保护。  相似文献   
44.
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采集于豫西地区的170份疑似PRRSV感染猪病料进行病原检测,得到102份高致病性PRRSV阳性样本,在此基础上应用PCR方法检测PCV2和PRV的感染情况,并计算混合感染率。试验结果显示,豫西地区PRRS发病猪主要疫病的总混合感染率为58.52%,二重混合感染率为39.21%,三重混合感染率为19.61%,其中PRRSV/PCV2型二重混合感染最严重,混合感染率达33.33%;春夏和秋冬总混合感染率分别为48.57%、81.25%,而且不管是二重还是三重混合感染,秋冬均比春夏更严重,尤其是PRRSV/PCV2/PRV型三重混合感染,秋冬与春夏季节的混合感染率相差较大,分别为37.50%、11.43%;PRRS发病猪从哺乳期到育肥期都有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率分别为42.10%、50.00%、100.00%,混合感染程度逐渐加重,主要集中在育肥期;不同发病时期的最高混合感染型也有所不同,其中哺乳期最高混合感染型为PRRSV/PCV2,混合感染率为42.10%,保育期最高混合感染型为PRRSV/PCV2、PRRSV/PCV2/PRV,混合感染率均为22.73%,育肥期最高混合感染型为PRRSV/PCV2/PRV,混合感染率为50.00%。本研究反映了豫西地区PRRS发病猪群与猪圆环2型及猪伪狂犬病的混合感染情况和规律,为该地区PRRS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诊治和区域性防控工作的进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45.
对利用IBDV地方野毒株所制备的囊毒和胚毒二价灭活油乳苗免疫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囊毒灭活苗免疫效果显著优于胚毒灭活苗和活疫苗,在接种后各个时期所产生的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其它两种疫苗(P<0.01),最高AGP效价可达4.8log2;胚苗的免疫效果虽然差于囊苗,但明显优于活疫苗,当活苗免疫组鸡血清中已无可测性抗体时,胚苗组仍具有1.0log2的AGP效价。在攻毒试验中,囊苗组鸡对IBDV标准毒、两株野毒株的攻击均100%地获得了保护;胚苗组也均可获得80%的保护,这两种由地方毒株所制备的疫苗均未呈现出对不同毒株抵抗性的不同,而活苗组对不同毒株的攻击则分别只有53.3%、40%和46.7%的保护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6.
应用新城疫野毒株与F48E9标准强毒株对母源抗体效价分别为8.50,6.00和4.00log2的雏鸡进行了攻毒试验。结果:新城疫野毒株的感染致死率依次为20%,100%和100%,F48E9标准强毒株的感染致死率依次为0,10%和100%,提示,在目前新城疫流行日益复杂的情况下,传统的高水平母源抗体已不能完全阻止新城疫强毒株的感染和发病。  相似文献   
47.
以NRC推荐的赖氨酸为基础 ,以各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使用频率的比率来确定饲料配方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和胱氨酸之间的生物配比。在基础日粮代谢能为 1 2 .2 7MJ/kg、粗蛋白 1 8.5 8%的条件下 ,研究氨基酸对雏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试验Ⅱ组、试验Ⅰ组及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 (1 1 .3 4± 0 .5 4 ) g、(1 0 .5 2± 0 .77) g和 (9.6 3± 0 .6 8) g。2 1日龄肝组织中mRNA含量分别为 (471 1 .4± 1 3 1 .0 4 ) μg/g、(42 82 .4± 1 6 0 .0 3 ) μg/g和(40 4 2 .42± 1 2 0 .95 ) μg/g。  相似文献   
48.
探讨减毒沙门菌介导的人HNP-3原前肽和前肽基因乳腺表达及其表达产物对牛乳腺炎主要病原菌的抗菌效果。构建人HNP-3原前肽和前肽基因的乳腺表达载体pEGFP-WAP-prepro-HNP-3和pEGFP-WAP-pro-HNP-3,电转化导入减毒沙门菌ΔcrpC78-1,构建重组菌ΔcrpC78-1(pEGFP-WAP-prepro-HNP-3)和ΔcrpC78-1(pEGFPWAP-pro-HNP-3),重组菌分点注射到怀孕后20~22d母兔腹部乳腺分布区,收集兔分娩后不同时间的泌乳,Western-blot和荧光检测乳中HNP-3融合蛋白表达情况,ELISA检测乳中HNP-3融合蛋白的表达水平,常规方法分离乳腺炎主要病原菌,活菌计数法检测泌乳中HNP-3融合蛋白抑菌效果。结果显示,乳汁中分别在40 000和35 000处有prepro-HNP-3和pro-HNP-3融合蛋白阳性杂交信号,且在488nm处有黄绿色荧光;母兔在分娩后第5dHNP-3融合蛋白表达量最高,分别可达584μg/L和470μg/L,及至第25天表达量仍可达到277μg/L和213μg/L。活菌计数法结果表明分娩后第5d含prepro-HNP-3融合蛋白兔乳对牛乳腺炎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溶血巴氏杆菌、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2.0%、54.8%、46.4%、48.8%、86.9%和74.9%;含pro-HNP-3融合蛋白乳的抑菌率分别为84.9%、46.5%、40.6%、40.4%、71.1%和58.4%。结果表明,减毒沙门菌能够介导人HNP-3融合蛋白基因在乳腺上皮细胞中定位表达,表达的preproHNP-3和pro-HNP-3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活性,对牛乳腺炎主要病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乳腺炎的生物防控及生物源性抗菌肽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9.
采用AIV灭活油乳苗(H9N2)对AIV非免疫鸡进行接种并获取高免血清,取高免血清采用饱和硫酸铵沉淀法,经过Sephadex G25层析柱提纯后可获得纯度很好的IgG。将IgG应用过碘酸钠法标记辣根过氧化酶(HRP),制备禽流感酶标抗体(IgG—HRP),利用所提取的AI—IgG和所制备的禽流感酶标抗体按照双抗夹心Dot—ELISA试验操作步骤,采用方阵法分别摸索包被抗原及酶标抗体的最佳浓度,以及各步反应时间等最佳反应条件,以建立一种优化的AIV双抗夹心Dot—ELISA检测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I高免血清HI效价为10log2;AI酶标抗体克分子比值为2.45;优化的Dot—ELISA各条件为:包被AI—IgG最佳稀释倍数为1:50;最佳封闭剂为1%牛血清白蛋白;AI酶标抗体最佳稀释倍数为1:100;待检抗原与2种抗体的感作时间均为0.5h(37℃)。优化后的检测方法可在2.5h内诊断结果。制备好的包被膜在4℃下保存2个月不影响其效果。而且敏感性提高了3倍,与新城疫病毒液、传染性支气管炎及减蛋综合症病毒液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50.
茸鹿人工授精的好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花鹿的人工授精技术是茸鹿的现代繁殖技术之一.马鹿的人工授精技术开展较晚,但进展很快,梅花鹿的人工授精技术开展的较早,直到1997年前进展较慢,可喜的是在赵裕芳研究员等指导下及一批立志于梅花鹿人工授精技术研究的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梅花鹿人工授精技术近五年来有了长足地进展,它对推动我国茸鹿饲养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