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研究采用间接法检测了山羊和水牛人工感染肝片吸虫后外周血液中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自然杀伤(NK)活性和分泌白细胞介质-2(IL-2)的水平,结果表明两组山羊(分别一次感染200或500个囊蚴)感染后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或P<0.01),水牛(每头慢性感染1200个囊蚴)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呈显著升高趋势(P<0.05),未感染水牛的NK活性比山羊的高,感染水牛的NK活性无显著的变化,感染山羊的NK活性有两次高峰,未感染水牛的IL-2水平比山羊高,感染水牛和山羊的淋巴细胞分泌IL-2的水平都有所升高(P<0.05;或P<0.01),而感染水牛和山羊的淋巴细胞在体外对重组牛IL-2(r-IL-2)的增殖反应降低,这表明还存在某些因素影响着IL-2参与到TH1细胞群保护性免疫中来,总之,水牛比山羊对肝片吸虫的天然免疫力强,肝片吸虫的感染导致出山羊细胞免疫呈抑制状态,而水牛保持了较高水平的细胞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52.
坏死梭杆菌毒力菌株FN(AB)94免疫原对鹿的初步免疫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将坏死梭杆菌毒力菌株FN(AB)94厌氧培养后,裂解制备抗原,与等量福氏完全佐剂混合,制备乳化佐剂胺苗。将疫苗分别接种4头不同年龄的健康成年鹿(每头接种4ml)。3头鹿作为对照组。接种前,静脉采血,进行对流免疫电泳检查。30天后,分别用150-400亿菌感染试验动物,然后混群饲养观察,并定期采血检查被免鹿血清中抗体消长变化。结果对照组鹿分别于3个月后开始现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而免疫组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6个月仍表现临床健康。4头免疫鹿6个月时都能检测到血清抗体,3头免疫鹿血清抗体可维持到7个月后。试验表明。试验表明,坏死梭杆菌毒力菌株FN(AB)94疫苗接种鹿后,可刺激鹿产生很好的免疫力,从而通过本动物初步证明坏死梭杆菌毒力菌株FN(AB)94免疫原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以用于制备坏死杆菌病疫苗。  相似文献   
53.
D-86消毒王生奶保鲜试验○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10095)张洪英○南京农业大学实验牧场(210095)徐魁梧鲜牛奶既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又是各种微生物的培养基。依据现代食品制备和保藏的科学原理,为使鲜奶中的营养物成为稳定的形式存在而最大限度地延...  相似文献   
54.
100羽雏鸡笼养于20℃,相对湿度为75%的环境中,然后将试验组鸡(50羽)转移至40℃,相对湿度为90%的环境中,观察热应激对雏鸡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应激2h内,T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降低(P〈0.05),而NK细胞活性则显著升高(P〈0.05)。耐过允的T淋巴细胞转化率在6~8h后基本恢复正常,NK细胞活性也接近正常水平。对应激鸡的胸腺、法氏囊、脾脏的病理组织学动态观察发现,应激持续6~8h后,均出现出血、萎缩、颗粒变性、水泡变性、脂肪变性为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55.
用斑点杂交试验检测苏、皖7县市肝片吸虫中间宿主小土窝螺(Galba pervia),共检测小土窝螺777个,阳性33个,阳性率为4.25%,其中江苏省小土窝螺的阳性率为4.46%,安徽省小土窝螺的阳性率是4.11%.结果表明本地水牛肝片吸虫感染率与小土窝螺阳性率呈正相关趋势,斑点杂交试验检测中间宿主小土窝螺可预测牛羊感染肝片吸虫的严重程度,是流行病学调查中值得采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56.
通过体内和体外研究,正在逐步揭示肝片吸虫和接种牛和绵羊可明显地降低虫荷(31%-70%)和虫卵产量(69%-98%),为片形吸虫感染的免疫预防达到商品化目标提示了实际的可靠性。自从一种L型组织蛋白酶和血红蛋白的混合物获得对牛72%的显著保护力以后,重组疫苗也可能行得通。  相似文献   
57.
用三种不同的生物制剂免疫阿留申病抗体阴性水貂,接种后如果循环免疫复合物含量较低(PEG沉淀法的OD值为0.09以下)可以获得一定的免疫力,抗体效价的高低不能决定其是否免疫; ANAE~+细胞百分率对判断阿留申病免疫确实或失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8.
采取现场调查和座谈方式对中国的河狸资源进行了考察,初步掌握了种群数量及分布。  相似文献   
59.
<正> 阿留申病是水貂特有的一种病程极为缓慢的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为浆细胞增多,血清中丙种球蛋白增高,因其抗原抗体复合物既不会杀死病毒也不能从体内排除,所以导致肾小球肾炎及血管壁变性等病理变化。在临床上则表现为母貂空怀、流产增多及秋冬季大批死亡,同时,阿留申病也是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