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5篇
  6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土壤基础肥力对夏玉米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土壤肥力定位试验5年的基础上,进行裂区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土壤肥力的明显差异,以致玉米对养分的吸收量和吸收比例不同;土壤基础肥力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穗粒数上;基础肥力愈高,后效作用愈大,土壤对玉米产量的贡献率亦愈高;养分平衡与协调供应不仅能提高玉米产量,同时还能缩小肥力差异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探讨了甘薯速冻保鲜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几个重要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较理想的护色硬化液,其配比为柠檬酸0.15%、亚硫酸钠0.5%、氯化钙0.4%,护色时间为1 h,从而有效地控制了褐变,保持了色泽和硬度。同时还对其他几个相关因素作了讨论和选择,如原料处理方式、烫漂条件、速冻方式及冷藏状况等,保证了速冻甘薯的产品质量,为速冻保鲜甘薯制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3.
以1980年建立的砂壤质潮土土壤肥力和肥料效益长期定位试验(徐州点)为平台,研究5种不同施肥处理对甘薯品质性状、淀粉黏滞特性(RVA特性)和乙醇发酵特性的影响,并对这些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施氮磷钾肥有利于提高甘薯总干物质量、鲜薯产量和淀粉产量,进而提高单位面积的乙醇产量,但降低了干物率、品质和乙醇发酵指标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甘薯还原糖含量与最高黏度、崩解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甘薯淀粉RVA特性各参数间、乙醇发酵特性各参数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但淀粉RVA特性与乙醇发酵特性之间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甘薯品质性状与乙醇发酵特性密切相关,乙醇含量、发酵效率与甘薯的干物率、淀粉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干物率和淀粉含量可以作为评价甘薯乙醇发酵特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84.
介绍了优质鲜食及加工型紫薯新品种徐紫薯8号的遗传背景、生物学性状、营养品质、适种区域和加工价值等品种特性。同时,初步探究了徐紫薯8号的高效优质栽培技术,以促进鲜食及加工利用甘薯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相似文献   
85.
以1980年建立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黄潮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M)和有机无机配施(MN、MNP、MNPK)均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长期施用无机肥(N、NP、NPK)显著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而土壤过氧化氢酶仅NPK处理显著提高;说明有机无机配施更有利于提高土壤酶活性,其中,以MNPK处理最为显著。长期施肥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间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性正相关。综合考虑,长期有机无机配施是促进黄潮土土壤良性循环、提高耕地质量的有效施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6.
张爱君 《河南农业》2012,(20):44+5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摒弃传统应试教育,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利用教材,在"一种操作多种途径"、"一法多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衔接课堂内外,努力拓宽学生的创新空间。  相似文献   
87.
不同氮水平下多效唑对食用型甘薯光合和淀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大田条件下,以北京553为试验材料,设置施低氮(N 120 kg hm2)和施高氮(N 240 kg hm–2) 2个处理,每个处理下设置3个多效唑喷施浓度,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喷施多效唑对食用甘薯光合特性和块根淀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增施氮肥能够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但减少干物质在块根中的分配率,降低块根淀粉积累速率,显著降低了单薯重、淀粉产量和鲜薯产量,降幅分别为8.0%、30.7%和20.5%;喷施多效唑可以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促进碳水化合物向块根的运转,提高干物质在块根中的分配,提高淀粉积累速率,显著增加单薯重、淀粉产量和鲜薯产量,平均增幅分别为18.6%、32.5%和46.1%。说明在高氮条件下喷施多效唑对甘薯块根淀粉积累和产量的提高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8.
牛蒡(Arctium lappa L.)为菊科牛蒡属两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鼠黏草,蒡翁菜,原产于中国。牛蒡凭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特有的风味,风靡日本、韩国及一些欧美国家,其形状又颇似人参,享有“东洋参“之美称。牛蒡根和茎叶可作蔬菜,果实和根可供药用。牛蒡原产中国,以野生为主,后传入日本,被改良为食用蔬  相似文献   
89.
长期施用磷肥对甘薯主要品质性状与淀粉RVA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选择4个不同淀粉类型甘薯品种为材料,以1980年建立的砂壤质潮土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基地(徐州点)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研究了对照(CK)、氮钾处理(NK)与氮磷钾处理(NPK)3种处理下对甘薯主要品质性状和RVA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处理增产效果显著(F=7.45, P 0.01),徐薯18增幅最大,达45.49%;而且有利于甘薯块根内干物质积累,4个品种干率表现为NKP>NK;淀粉量差异都呈显著或极显著水平(F=4.28,P0.01),其中,徐薯18和徐薯22增幅分别达57.89%和60.1%。施磷对有利于甘薯蛋白质的积累,以豫薯10增幅最大,达37.89%;但甘薯块根含糖量(可溶性糖与还原糖)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趋势。4个品种甘薯淀粉RVA谱表现为典型的A型或C型特征,长期施磷(NPK)处理与NK处理间对比)甘薯淀粉RVA特征谱参数差异存在明显差异,4个品种最高粘度值(PKV)差异明显(F=10.26,P0.01);徐薯18最低粘度值(HPV)差异极显著水平,其它处理差异程度不一;徐薯18、徐薯25最终粘度(CPV)差异呈极显著水平,豫薯10呈显著差异;徐薯18、徐薯22崩解值(BDV)差异显著,豫薯10回复值(CSV)呈极显著差异。4个品种在各处理下出峰时间与糊化温度差异都不明显。  相似文献   
90.
参考相关天蚕素类抗菌肽的作用机制及抗菌肽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假说,设计了杂合肽CecA-mag的3个突变体并利用重组聚合酶链式反应定点诱变技术,使突变体得以合成,利用琼脂孔扩散法检测CecA-mag和其突变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临床分离菌株的抑菌效价.结果显示,3个突变体的抑菌活性比CecA-mag分别提高了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