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5篇
  6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水晶山楂糕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冷浸提山楂果肉得到较透明的浸出液,在一定的条件下,使其发生凝胶作用,研制出水晶山楂糕。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生产工艺参数为:冷冻温度-18℃、冷冻时问12h、浸提温度15~35℃、浸提时间1h;试验产品感观透明、有较好的弹性和硬度、口感滑爽、酸甜适口,是一种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食品。  相似文献   
92.
15年定位试验土壤钾素状况及其产量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定位试验15年的结果表明;要维持原基础肥力的水平,必须使当年当季投入的肥料与作物消耗的养分保持平衡;土壤速效钾与年限的相关不显著,基本处于动态平衡;增施钾肥能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93.
定位试验15年黄潮土速效磷养分消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肥力定位试验15年的结果显示:对照和N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随年限逐渐降低;NP和NPK处理土壤速效磷无明显增长;配施有机肥后,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各处理的增长趋势基本相似,即前6年增长速度较快,第7年后增速减缓,与年限呈曲线相关,表明土壤速效磷具有极值稳定性。有机无机配合是提高黄潮土速效磷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4.
HACCP在真空低温油炸果蔬脆片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简要阐述了HACCP原理,并将其原理引入真空低温油炸果蔬脆片加工生产中,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提出解决途径,使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降到最低限度,提高了产品卫生质量,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5.
黄潮土长期施用磷肥的肥效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1 ̄1998年在黄潮土上进行肥力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黄潮土连续18年施用磷肥(每年施150kg/mh^2P2O5的过磷酸钙),磷肥的年表观利用率随施肥年限延长增长,试验13年后趋稳定;磷肥在小麦、玉米上的养分生产力(Y)与施肥年限(x)呈二次方程关系:Y小麦=-15.002+11.077x-0.553x^2(r=0.9532^**);Y玉米=-8.503+5.621x-0.274x^2(r=0.9801^**),显示出磷肥残效的叠加效应。在该试验条件下,由于NP处理配施有机肥带入的磷量较高,磷肥肥效则有年下降,黄潮土中磷肥肥效与土壤速效磷(olsen P)含量呈极显著负样关:Y(小麦当季表观利用率)=199.409x^-0.709(r=-0.9382^**);Y(小麦增产)=65.894-2.605x(r  相似文献   
96.
研究乳酸菌发酵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对其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经乳酸菌发酵后提高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其中以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后的活性最高,为97.8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对乳酸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以双歧杆菌活菌数量提高最大,鼠李糖乳杆菌次之;乳酸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经乳酸菌发酵后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优于发酵乳,以鼠李糖乳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抑菌圈直径高达24mm。  相似文献   
97.
提出了一种在甘薯田养鸡的新型生态种养模式。阐述了该种养模式中的甘薯种植和养鸡关键技术,并详细分析了该模式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对该生态种养模式的优势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
脱毒甘薯轻型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脱毒技术是我国甘薯栽培史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是生物组培技术、病毒检测技术和良种快繁技术的结晶,甘薯脱毒苗应用是继脱毒马铃薯之后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又一成功典范.简便的机械化作业,轻型的高效栽培技术,可获得种植甘薯的高效益,农民收入增加就会吸引甘薯种植大户或专业公司进行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99.
山药总皂甙含量测定及其基因型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测定山药总皂甙含量的比色法,分析了总皂甙含量在不同基因型山药品种资源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经香草醛-高氯酸法显色,薯蓣皂甙在485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室温超声提取1 h,水浴温度60℃,反应时间20 min,显色效果最佳。该测定方法稳定性好、简单可靠。山药醇提取物中皂甙含量丰富,不同基因型间总皂甙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变异系数达51.4%。  相似文献   
100.
迷你型甘薯是指单块薯重50~150克,短纺锤形,大小均匀,薯肉红色或黄色,质地细腻,风味浓郁,早熟性好.生育期110~130天,烘干率25%~29%,商品薯率75%~85%,地下部结薯浅而集中,易于机械化收获的小型甘薯.迷你型甘薯适合现代小家庭微波烘烤或整个蒸煮,用于粗精粮搭配食用.目前我国推广较多的迷你型甘薯品种有"脱毒心香"、"脱毒金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