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2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汪仁莉  何生虎  张珠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851-15852
[目的]研究牛心朴子总生物碱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试验效果,为开发利用牛心朴子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2只小鼠按灌药剂量分为12、24、48mg/ksbw3个试验组(低、中、高剂量组)和一个蒸馏水对照组(0.5ml/d),连续给药30d进行亚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各脏器病理组织学切片。[结果]各组动物未见明显的中毒症状和死亡。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小鼠的各器官均未发现明显细胞病变,高剂量组小鼠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病理变化。[结论]在该小鼠亚急性毒性试验中,高浓度的牛心朴子总生物碱能引起小鼠的心、肝脏、胃、脾脏、肾脏、肺脏、卵巢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  相似文献   
22.
作者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首次对我国一类保护物种宁夏滩羊各组织中朊蛋白(PrP)的分布进行定性、定位研究。结果显示,PrP在滩羊的大脑、脑干、小脑、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及淋巴结均有表达,尤其在脾脏、肾脏、脑干、淋巴结中的表达量丰富,而肺脏检测结果为阴性。此研究确定了朊蛋白在滩羊各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状况,并优化了朊蛋白检测的技术条件,为羊痒病的诊断与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3.
鳞状细胞癌是犬皮肤多发的一种棘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高居犬所发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机体许多部位都可能出现。本试验对临床中遇到的一例造成严重损伤的犬后肢鳞状细胞癌进行了研究,并从组织病理学的角度加以了确诊。  相似文献   
24.
银川地区部分鸡场鸡白痢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银川地区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感染现状,于2007-2009年间,随机选择不同鸡场和农户的鸡1 702只,进行采血并分离血清,采用鸡白痢血清平板凝集试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 702份血清中,检出阳性血清110份,平均阳性率为6.46%,统计结果显示,该次调查中较大规模的鸡场鸡白痢的感染率小于小型养鸡场和农户(P<0.05):鸡白痢的感染率与鸡的品种、日龄、饲养方式无关.3年间,鸡白痢的感染率呈现递减趋势(P<0.05).结合调查结果分析了发病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25.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慈抗杂3号由慈溪市棉科所以慈96-5为母本,WH-1为父要,于1996年配制而成。1999、2000年两年参加浙江省棉花区试,2001年进入生产试验,在海盐试点表现非常突出。2003年对慈抗杂3号棉田的靶标、非靶标害虫田间抗虫性进行了调查对比,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6.
巴氏杆菌病是兔常见疾病之一 ,其发病迅速 ,死亡率高 ,尤其对幼兔的危害十分严重 ,常可引起大批发病和死亡 ,死亡率可达 30 %~1 0 0 % ,是危害养兔产业的最主要疾病之一。1 发病情况2 0 0 2年 2月 2 0日 ,利通区某养殖场兔场中部分 2月龄左右的獭兔发病 ,每天都有 1 0只以上幼兔死亡 ,高者达 1 7只 ,在短短半月之内共死亡幼兔 2 34只 ,发病率为 4 5% ,死亡率为38%。病兔发病前几日 ,未见异常现象 ,仅在发病当日忽然出现烦躁不安 ,呼吸急促 ,突发性抽搐或翻滚鸣叫 ,口鼻腔流出白色或红色泡沫状分泌物 ,病程几分钟到几十分钟 ,不治者即刻死…  相似文献   
27.
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是由IBDV引起的 3~ 6周龄雏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在有的病例中 ,其发病率达 70 %~ 1 0 0 % ,死亡率达 30 %~ 50 %。而鸡的大肠杆菌病是广泛流行的一种细菌性疾病 ,不论季节、品种、年龄均可发病。这两种病均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损失。 2 0 0 2年 4月 3日 ,宁夏贺兰县某养鸡户饲养的 1 5日龄的雏鸡群出现了垂头昏睡、腿软、拉稀等症状。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并发大肠杆菌感染。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2 0 0 2年 3月 1 9日该养鸡户从某私人孵化室购入…  相似文献   
28.
毛母质瘤(pilomatricoma)是一种良性的皮肤肿瘤,来源于毛囊的毛母质细胞[1],由于正常毛母质的生长过程受到阻碍,其凋亡受到抑制,进而增殖、  相似文献   
29.
卵细胞在卵巢中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叫作卵的发生,这个过程包括增殖期、生长期以及成熟期3个阶段.卵泡的发生包括卵泡的募集、选择和优势化,对于卵泡在发育的过程中出现这3个阶段的机理研究尚不是很清楚.卵泡发生的调节机制非常复杂,在此重点研究卵巢局部因子对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以及卵泡各结构间的相互影响,卵母细胞发育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超微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30.
为研究酵母培养物的不同添加方式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粪便菌群以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出生日龄、体重相接近,健康状况良好的荷斯坦公犊牛2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7个重复。Ⅰ组(对照组)不添加酵母培养物,Ⅱ组在牛奶中添加20 g酵母培养物,Ⅲ组在开食料中添加20 g酵母培养物,Ⅳ组在牛奶和开食料中各添加10 g酵母培养物。试验周期为56 d。结果表明:(1)整个试验周期内,各试验组犊牛干物质日采食量(ADMI)、日增重(ADG)均高于Ⅰ组;各试验组料重比(F/G)均低于Ⅰ组;且Ⅱ组试验效果优于其他两个试验组(P0.05)。(2)在整个试验周期内,犊牛体躯指数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后期,试验组的体长指数相较对照组有增加的趋势(P0.05)。(3)试验第21天时,各试验组粪便中双歧杆菌数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且以Ⅱ组为最高;各试验组粪便中大肠杆菌数均显著低于Ⅰ组(P0.05),且以Ⅱ组为最低。试验第56天时,各试验组粪便双歧杆菌数均高于Ⅰ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粪便中大肠杆菌数均低于Ⅰ组,且Ⅱ组大肠杆菌数显著低于Ⅰ组(P0.05)。(4)试验第21天时,各试验组血清中IgA、IgG和IgM的浓度均高于Ⅰ组(P0.05),且以Ⅱ组为最高。各试验组IL-1β的浓度均高于Ⅰ组(P0.05);各试验组TNF-α的浓度均高于Ⅰ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且Ⅱ组TNF-α的浓度低于其他两个试验组。试验第56天时,除TNF-α外,各处理间血清免疫指标的浓度均无显著差异;各试验组血清中TNF-α浓度均低于Ⅰ组,且以Ⅱ组为最低(P0.05)。研究表明,这三种酵母培养物添加方式均对犊牛生长性能、肠道健康以及机体免疫具有促进作用,综合比较,在牛奶中添加酵母培养物要优于其他两种添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