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选取不同品种鸡群的J亚群白血病病毒代表毒株分别感染SPF鸡和地方鸡,记录分析感染鸡的临床症状、产生肿瘤时间。结果表明,商品蛋鸡源毒株对SPF鸡和地方鸡致肿瘤时间均早于地方鸡源毒株,感染SPF鸡后出现肿瘤症状比例和死亡率分别为42.7%和11.3%,远高于地方鸡源毒株的19.3%和4.7%。感染地方鸡鸡后出现肿瘤症状比例和死亡率分别为26%和8%,远高于地方鸡源毒株的9%和3.3%。可见这两类不同来源毒株致肿瘤特性差异显著,商品蛋鸡源毒株致肿瘤性明显强于地方鸡源毒株。  相似文献   
52.
AO/EB双重染色法检测紫杉醇体外诱导犬乳腺肿瘤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体外培养犬乳腺肿瘤系CHMm株为模型,用0.1μmol/L的紫杉醇对细胞处理后,用台盼蓝排斥实验和MTT法检测细胞活性,AO/EB双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犬乳腺肿瘤细胞凋亡及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紫杉醇作用后,CHMm细胞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并引起细胞凋亡,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表明紫杉醇能抑制CHMm生长,引起...  相似文献   
53.
新城疫病毒TS09耐热株在BHK细胞上的传代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TS09耐热株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毒株在幼仓鼠肾传代细胞(BHK细胞)上的培养适应性.通过培养条件的优化、连续传代培养和极限稀释法纯化,获得了一株新的、纯化的、适应BHK细胞的NDV耐热株,命名为TS09-C株.TS09-C株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TS09-C株在BHK细胞中的增殖滴度为107.9 TCID50/mL,平均鸡胚致死时间(MDT)大于120 h,脑内致病指数(ICH)为0.与亲本株TS09株相比,TS09-C株的基因序列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但TS09-C株与亲本株仍保持着较近的遗传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54.
禽流感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禽流感病毒遗传变异的特殊性和禽流感诊断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传统的诊断方法如病原学、血清学,以及为了满足快速检测的需要所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5.
自2001年以来,湖北部分猪场断奶仔猪出现不明原因的红斑症状并伴随高热现象,病死率高达60%。为了探索其主要致病因素,对来源于22个发病猪场的108份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结果108份病料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附红细胞体(E.suis)和猪弓形虫的检出率分别为83.3%、33.3%、22.2%、48.1%和14.8%;同时存在PCV-2、PRRSV和E.suis等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现象,其中PCV-2和E.suis混合感染最为严重,阳性率达32.4%。表明湖北省部分"红斑病"发病猪场均不同程度存在PCV-2、PRRSV和附红细胞体感染的现象,特别是PCV-2感染情况极为严重,提示PCV-2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可能是湖北省一些猪场出现红斑症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6.
探讨不同禽源大肠埃希菌中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情况及耐药基因gyrA的分布和突变特征。采用K-B药敏纸片法、gyrA基因的PCR扩增,对9株大肠埃希菌进行喹诺酮类药物试验,并将gyrA基因的PCR产物测序,对测序结果采用DNA MAN、DNA Star、MEGA6等软件分析。药敏试验结果表明,C1、C2、C3菌株对左氧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敏感,D1、D2、D3、B1、B2和B3菌株对左氧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均表现为耐药和中介;gyrA基因的测序结果表明,除B1菌株有1处核苷酸突变位点和B2菌株有14处核苷酸突变位点;B2菌株gyrA基因的氨基酸突变发生在87位Ile→Val替代、101位Leu→Met替代、102位Ala→Ser替代、129位Lys→Gln替代。9株禽源大肠埃希菌的同源性和进化树分析表明,不同禽源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大肠埃希菌菌株中B2菌株gyrA基因与其他9株菌株相比,同源性在90%左右,进化树不在一个分支上,研究中的B2菌株将为大肠埃希菌的氟喹诺酮类耐药机制的研究提供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57.
综述了国内外禽巴氏杆菌病疫苗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对禽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弱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免疫复合物疫苗、基因疫苗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重点阐述了禽巴氏杆菌病亚单位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的禽巴氏杆菌病疫苗,从而有效控制禽巴氏杆菌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8.
以1型鸭疫里氏杆菌(RA)全基因组保守区域ompA基因的重组表达产物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RA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原核表达的重组ompA蛋白经纯化后作为包被物,以方阵滴定法确定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1.5μg/mL,待检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00。与普通的微量凝集试验相比较,该方法灵敏度高于凝集试验约16倍~128倍。与鸭源大肠埃希菌、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鸭链球菌、鸭源呼肠病毒、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感染鸭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好。利用该方法检测了雏鸭免疫RA灭活油乳剂疫苗之后血清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59.
为探明湖北省地方鸡种鸡场禽白血病净化后出现反弹的原因,通过病毒分离、PCR扩增、基因测序及分子生物学分析,有针对性地检测了种鸡场活疫苗ALV污染情况。结果表明,从活疫苗中分离出一株ALV是外源性ALV-J亚群病毒。  相似文献   
60.
陕西渭北农田土壤盐碱化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陕西省渭北地区农田土壤的盐碱化空间分布和主要影响因素,为区域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低产田改良提供理论支持,以渭河以北、渭北低山及两侧的黄土高原和台塬为研究中心,通过区域调查、田间采样及室内分析,获得渭北0~60cm土层的盐碱化数据及相对应的空间、土壤性质、地下水、作物产量数据,对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分布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合GIS软件绘制不同土壤层次的盐碱化分布图,结果表明:渭北0~60cm农田土壤盐碱化主要以轻度盐土和非碱化土为主,分别占农田总面积的93.5%和95.4%,各土层盐碱量从上到下逐渐增加,40~60cm土层含盐量达2.06g/kg,含碱量达4.93g/kg。土壤含盐量和碱化度较高区域分布在临渭区、富平县和蒲城县交界区域(卤泊滩周边)及黄河、渭河、洛河交汇的大荔县部分区域(盐池洼周边),韩城市黄河沿岸区域含盐量也较高。渭北农田0~20cm土层含盐量受地下水因素的影响最为明显,贡献率为43.55%,其次为空间因素和土壤因素。20~40cm土层受土壤因素影响最为显著,贡献率达44.14%,空间、地下水、管理因素次之。40~60cm土层较20~40cm土层受土壤因素影响更为显著,贡献率为68.34%,管理、空间、地下水因素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