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为禽霍乱、新城疫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鸭和鹅等水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禽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接种固体培养基收获的菌液与鸡新城疫病毒弱毒株La Sota接种易感鸡胚收获的感染鸡胚液混合,用甲醛溶液灭活后制备成5批二联油乳剂灭活苗,用于鸭和鹅的安全性及免疫效力试验。[结果]5批二联苗对鸭和鹅的安全性试验表明,免疫鸭和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免疫效力试验表明,免疫后3周,鸭和鹅的新城疫血凝抑制抗体效价均≥4 log2,新城疫攻毒保护率均为100%,禽霍乱攻毒保护率为66.7%~83.3%。[结论]该二联苗用于免疫鸭和鹅安全可靠,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2.
盐碱化土壤由于其高浓度含盐碱量使得土地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盐碱地改良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严峻考验。本文通过对盐碱化土壤造成的危害,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良盐碱化土壤的各种技术方法,为我国盐碱化土地治理和土壤改良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分离鉴定发病鹌鹑的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方法:从发病鹌鹑的肝脏和心脏等组织,分离细菌,进行纯化培养、生化试验、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经过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用13种常用抗菌药物对分离菌株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复达欣、新霉素等药物高度敏感;沙门氏菌对复达欣、新霉素、氟哌酸等药物高度敏感。结论:药敏试验结果为规模化鹌鹑养殖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北冰洋产淀粉酶海洋细菌的筛选与鉴定及其产酶条件的优化。[方法]从156株北冰洋海洋细菌中筛选出淀粉酶高产菌株ArcB84A,并对其进行了菌株形态学鉴定、16SrRNA分子鉴定以及产酶条件优化。[结果]菌株ArcB84A属于交替假单胞菌属。菌株B84A的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基起始pH值为7.0-8.0;最佳碳源为5‰葡萄糖;最佳氮源为5‰蛋白胨;TritonX-100、Tween20、Tween80等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菌株淀粉酶活性,其中10‰Tween80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该研究为海洋细菌淀粉酶的生产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
渭北地区土壤剖面电导率年内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陕西渭北地区土壤电导率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渭北地区土壤盐碱化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陕西渭北土壤盐碱化集中的区域富平县、临渭区、蒲城县、大荔县、合阳县共选择28个农田土壤作为监测点,按土壤表层盐分含量的高低,分为高含盐量区和低含盐量区,分别于2015年8月(夏季)、2015年11月(秋季)、2016年2月(冬季)、2016年5月(春季)测定监测点土壤电导率、含水量和温度。【结果】1)土壤电导率在高含盐量区年内动态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在低含盐量区动态变化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高含盐量区受水分、温度、海拔和是否灌溉各因素综合影响,低含盐量区受温度和海拔影响较大。2)年内土壤剖面上,温度对电导率的影响大于水分对电导率的影响,且温度的影响程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水分的影响程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3)夏、春、冬季土壤电导率受水分的影响较大,年内土壤含水量在15%~30%时对土壤电导率有明显影响。【结论】渭北地区剖面土壤电导率在各季节间存在差异,四季内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土壤剖面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和水分。  相似文献   
86.
根据弯曲杆菌属细菌细胞致死性膨胀毒素cdtABC操纵子核酸序列,针对cdtA、cdtB、cdtC设计并合成了3对特异性引物,用于建立空肠弯曲杆菌、结肠弯曲杆菌和弯曲杆菌属细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试验证明,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能鉴定弯曲杆菌属细菌,并区分出空肠弯曲杆菌和结肠弯曲杆菌。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与敏感性,适合在实验室对弯曲杆菌进行检测与鉴定。  相似文献   
87.
气象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既是实现气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农业气象部门是一个面向社会和公众的服务部门,气象服务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农业服务。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农业对农业气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现行的农业气象工作无论是在内容、方法、途径上均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要求,可以说,农业气象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88.
为了科学制定鸭的禽流感疫苗免疫程序,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试验:①不同品种雏鸭母源抗体消长情况测定.结果表明,5~7日龄雏鸭AI-HI抗体可维持较高水平,15~17日龄下降至4.0log2以下.②疫苗首免后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鸭首次免疫后2周可测出AI-HI抗体,4周时达到高峰;抗体水平持续4周后开始下降.肉鸭免疫一次抗体水平差异较大,不能完全预防禽流感的发生.③肉种鸭及蛋种鸭免疫程序及抗体消长规律的测定.结果表明,7~14日龄初免,60日龄二次免疫和120日龄加强免疫(三次免疫),种鸭的AI-HI抗体水平最高分别可达到9log2、11 log2,二次免疫后8个月其AI-HI平均抗体水平为5.6 log2,三次免疫后10个月其AI-HI平均抗体水平为7.6 log2以上.  相似文献   
89.
湖北省部分地区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血清型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鸭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因而又名鸭大肠杆菌败血病[1].该病在临床剖检上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各种年龄的鸭均可感染,雏鸭最易感,2~6周龄多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在商品肉鸭中死亡率可高达50%左右,而且常常与鸭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成年鸭和种鸭主要表现为零星死亡.随着养鸭业的日益发展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鸭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日趋严重,给养鸭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为弄清湖北省鸭场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情况及其致病性菌株的优势血清型、致病力等特点,我们对湖北省部分地区鸭场的大肠杆菌进行了分离与鉴定,并对分离株进行血清型鉴定和动物致病力试验,以便筛选出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优势血清型,从而为今后进一步制备灭活疫苗预防本地的大肠杆菌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0.
播量对宽幅条播冬小麦群体结构和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宽幅条播的适宜播量,于2017-2018年在山西省闻喜县(冬小麦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大田试验,采用宽幅条播,设150、225、300、375和425  kg·hm-2共5个播量处理,研究播量对小麦群体结构、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从150  kg·hm-2增加至300  kg·hm-2,可增加冬小麦越冬期、拔节期群体分蘖数、越冬-拔节阶段群体分蘖增加量;增加各生育时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尤其生育中、后期;提高开花期和成熟期叶片、穗轴+颖壳干物质积累量所占比例;增加花前叶片、穗轴+颖壳中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对籽粒贡献率,从而提高了穗数(5%~13%)、千粒重(0.3%~5.0%),并显著提高产量(4%~19%),但播量超过300  kg·hm-2则趋势相反。相关分析表明,冬小麦成熟期穗数与生育前期群体分蘖数密切相关,千粒重与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密切相关,尤其是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总之,山西南部冬小麦采用宽幅条播,播量为300  kg·hm-2时,利于冬小麦前期形成较多的有效分蘖,增加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尤其叶片、穗轴+颖壳积累比例;利于增加花前叶片、穗轴+颖壳干物质转运量;促进花后干物质积累及其对籽粒的贡献,提高穗数和千粒重,实现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