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55篇
畜牧兽医   124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为了探讨我国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的端粒序列,试验根据国外已报道的端粒重复序列5’-CCTAAA-3’设计寡聚核苷酸探针(CCTAAA)5,并用地高辛标记,C.parvum基因组DNA经Bal31-HindⅢ酶切后进行Southern印迹杂交鉴定;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法首次对子孢子和卵囊时期C.parvum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parvum基因组DNA与探针(CCTAAA)5杂交,获得了较好的杂交条带,随着Bal31-HindⅢ酶切时间的延长,杂交信号逐渐减弱,说明C.parvum端粒序列定位在染色体的末端,与国外报道的C.parvum端粒序列一致,为5’-CCTAAA-3’;检测C.parvum端粒酶活性时发现,子孢子时期端粒酶具有活性,卵囊中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92.
Cp16基因是从核糖体展示文库中筛选的微小隐孢子黏附相关基因,为了确定Cp16蛋白是否是微小隐孢子虫卵囊或子孢子表面抗原,构建了Pet-28 a-Cp16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化至BL21大肠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经纯化获得重组蛋白Cp16。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BAILB/c小鼠,ELISA方法测定IgG抗体滴度。利用间接荧光抗体技术进行抗原定位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隐孢子虫卵囊表面及子孢子表面富含Cp16蛋白。  相似文献   
93.
蜱是一种寄生在动物体表常见的吸血寄生虫,具有从宿主获得多种病原体的能力,是多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媒介。随着近几年蜱传病的发生具有增加的趋势,蜱及蜱传病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综述了中国蜱传病的主要类型、发生流行因素和病原体危害特点、防控的主要技术手段以及目前防治蜱传病存在的主要科技问题和今后防控蜱传病的科技对策,以期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蜱传病,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以降低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94.
通过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毒性和耐受性试验研究了硝唑尼特的一般毒性;通过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研究了硝唑尼特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硝唑尼特对小鼠口服LD50为6.295 g/kg,属实际无毒类物质;对小鼠20d给药蓄积系数K>5.26,属弱蓄积或基本无蓄积毒性,未产生耐受性;对组氨酸缺...  相似文献   
95.
将小球隐孢子虫子孢子表面蛋白(CP15/60)编码区基因克隆及测序,并对其抗原决定簇进行分析。抽提牛源小球隐孢子虫孵囊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编码CP15/60的基因,然后将其克隆到p MD18-T载体中,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DNA序列。结果,用PCR扩增获得了CP15/60的编码区基因,并测定了该基因编码区序列。与GebBank比较,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9%;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3%。  相似文献   
96.
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寄生虫病教研室将从鼠粪便中分离的大型隐孢子虫(C.muris)和从兔粪便中分离的小型隐孢子虫(C.parvum)的卵囊,采用梯度离心法纯化,再经胰酶和兔胆汁消化脱囊产生子孢子。把一定量的子孢子接种于单层人胚肺细胞HFLC)上,6 h后换液并每天观察虫体发育情况,9 d后收获检查。 结果发现,在不  相似文献   
97.
应用从鼠粪便中分离的小球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卵囊,经阿拉伯胶梯度离心后,超声粉碎制成可溶性抗原.按常规方法免疫BALB/c小鼠,经融合、克隆筛选建立了5个单克隆抗体株(1A_8、2B_2、3C_4、1A_3和2C_3).通过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检测,发现1A_8、2B_2和3C_4克隆株针对子孢子,而lA_3和2C_3针对卵囊壁.1A_8、2B_2和3C_4株单抗腹水分别以10%、20%和30%的量与小球隐孢子虫子孢子(约4×10~4个)共同孵育1h后,接种到人胎肺细胞上培养,结果观察到30_8株腹水、10+_2株腹水和20<_4株腹水对子孢子有明显细胞毒作用.进而观察了2B_2株单抗腹水对培养虫体的反应性,发现其对裂殖体期虫体亦有作用;进行了2B_2株腹水对BALB/c 小鼠的被动保护性试验,发现以1mL/只剂量分别于攻虫前后1d接种,其对5×10~5个卵囊攻击的BALB/c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2B_2株单抗是针对小球隐孢子虫抗原的28000蛋白质分子.  相似文献   
98.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杂交株F2[F1(JL×HB)×SD]的总RNA中扩增了651 bp的SO7基因ORF。通过T-A克隆技术,将PCR产物克隆至pMD18-T中,转化至受体菌DH5α中,经PCR及酶切鉴定确定阳性克隆pMD18-T-SO7,然后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确定成功克隆SO7基因ORF。经DNAStar软件分析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扩增出了完整的SO7开放阅读框架,含651个核苷酸,富含AGC重复序列,编码216个氨基酸。与国外株SO7比较,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7.7%,有15个核苷酸发生突变,其中9个为有义突变,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4.9%。将获得的重组阳性克隆质粒pMD18-T-SO7与融合型表达载体pGEX-6p-1均以BamH I和EcoR I双酶切后。进行连接转化与克隆鉴定。将阳性克隆pGEX-6p-SO7转化至感受态E.coli BL21(DE3)中,经IPTG诱导和SDS-PAGE分析,可见约43.8 Ku融合蛋白带。Western blot分析发现,该蛋白具有E-tenella抗原性,从而为进一步研制E.tenella杂交株F2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
羊脑多头蚴病ELISA试验用抗原制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羊脑多头蚴包囊头节、犬多头多头线虫节片经超速离心制备的抗原以及多头蚴包囊液抗原,分别对32头份羊脑多头蚴病阳性血清和63头份阴性血清进行EISA检测。头节抗原、节片抗原和囊液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81.25%、78.12%和53.12%,前两者阳性率均高于后者;其阴性率分别为82.54%、79.36%和80.95%。进而以头节抗原对32头份羊脑多头蚴病血清、25头份羊细颈囊尾蚴病血清、12头份羊棘球蚴病血清和7头份羊肝片吸虫病血清以及31头份羊肝片吸虫病阴性血清进行ELISA试验。结果,分别有26头份、9头份、4头份、1头份和1头份为阳性反应。经Dancan’s检验,多头蚴病血清S/N平均值明显地高于多头蚴病阴性血清。从而初步证明头节抗原用于诊断羊脑多头蚴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0.
牛瑟氏泰勒虫P33-P23核酸疫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牛瑟氏泰勒虫主要表面蛋白基因p23和p33的已知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将克隆产物与pVAX1表达栽体连接,得到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VAX1-p33-p23,脂质体介导其转染Hela细胞后进行表达产物的鏊定,最后进行BALB/c小鼠免疫试验.结果,目的基因在真核细胞内得到正确表达,动物免疫试验pVAX1-p33-p23核酸疫苗能够提高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并且pVAX1-p33-p23免疫组的免疫效果均高于pVAX1-P33和pVAX1-P23免疫组(P<0.05).从而证明,牛瑟氏泰勒虫的重组pVAX1-p33-p23核酸疫苗成功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