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41.
动物源食品的安全性及药物残留监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动物源食品中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药物等化学品残留严重影响着动物源食品的安全性。由于养殖业中存在着滥用或违禁使用动物药品的现象,动物源食品中药物残留不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重要原因,而且影响到微生物对药物敏感性,是人医和兽医临床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的重要因素。我国在现有基础上应加强和完善兽药残留监控体系,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兽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规范化;同时加强各种宣传教育,提高整个社会对动物源食品安全性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42.
鸡血浆中环丙沙星的RP-HPLC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以氧氟沙星为内标物,测定鸡血浆中环丙沙星的含量。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回收率为88.20%~95.41%,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分别为3.22%~7.04%、5.05%~9.00%(n=5),环丙沙星在0.05~7.50mg·L-1范围内呈显著线性相关(r为0.9993,n=9),最低检测限为0.015mg·L-1,可满足环丙沙星在肉仔鸡体内的药动学样品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43.
在喂给鸡每千克日粮1000mg二甲硝咪唑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血清中二甲硝咪唑的浓度。结果表明,血清药物浓度在0.625~60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9±1.5%。血清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L。  相似文献   
44.
面对西部大开发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 ,我们认为 ,只有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实施科教兴牧战略 ,才能实现翠屏区畜牧经济大发展 ,挑起农民增收的大梁 ,托起农业经济半边天 ,鉴于此 ,我们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依靠科技 ,促进良繁体系建设畜牧业在实现了从家庭副业到支柱产业的历史性跨越以后 ,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最突出的标志是畜产品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 ,牧业受资源约束转向了受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在这种情况下 ,特别是1998年以来 ,生猪市场一直疲软 ,还象过去依靠数量增长实现快速发展 ,已经很不现实…  相似文献   
45.
探究马度米星铵对成肌细胞基因表达和超微结构的影响。马度米星铵处理C2C12细胞后,于细胞实时分析仪中记录细胞生长情况;利用Illumina HiSeq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富集分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空泡情况并拍照;透射电镜下观察拍照细胞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马度米星铵抑制C2C12细胞生长,呈浓度和时间相关性;1 μM马度米星铵处理细胞8 h后,差异表达基因共2450个,其中下调基因为1411个,上调基因1039个;基因本体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到空泡、DNA修复、转移酶活性正调控等;细胞内空泡显著增加;1 μM马度米星铵处理细胞24 h后,细胞器明显肿胀、线粒体嵴结构髓样变、粗面内质网表面附着核糖体脱颗粒。由此可知,马度米星铵体外可诱导C2C12细胞空泡化,破坏细胞器结构,抑制细胞生长,从而导致其骨骼肌成肌细胞毒性作用,干预细胞空泡化是预防和治疗马度米星铵中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6.
麋鹿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治病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4月,江苏省某动物园饲养的2只麋鹿发生以食欲减退、呼吸困难、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经过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确诊为巴氏杆菌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复方红霉素对鸡败血支原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慢性呼吸道病(Chronicrespiratorydisease,CRD)是经呼吸道感染的接触性传染病,可水平和垂直传播,高度集约化、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可加速本病的扩散,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CRD的预防目前尚无效果确实的疫苗,利用抗菌药物防治是目前国内外采取的主要措施,目前常用的药物有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林可胺类抗生素及氟喹诺酮类等,其中许多药物由于价格或耐药性方面的问题,在生产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而且使用单一的抗菌药不利于防治MG的混合感染及预防耐药性产生,合理的联合用药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疗效、减少耐药性.红霉素具有一定的抗支原体作用,磺胺嘧啶钠具广谱抗菌活性,甲氧苄啶对二者的抗菌作用均有增效作用,且价格低廉.本研究将其进行联合用药,对实验性鸡败血支原体病进行治疗试验,进一步验证这些药物在治疗鸡败血支原体感染中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8.
以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替米考星 (Tilmicosin)及对照药物强力霉素、红霉素、泰乐菌素对鸡败血霉形体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 0 .0 0 6 2 5、0 .0 2 5、0 .0 2 5、0 .1m g/ L ,进行了替米考星对鸡败血霉形体的体内药效学研究。结果 ,替米考星以 5 0、75、10 0 mg/ L 饮水给药 5 d,对实验性感染鸡败血霉形体有显著疗效 ,用药组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或 P<0 .0 1) ,并能明显减少抗体阳性反应率 ,极显著地减少气囊损伤记分 (P<0 .0 1)  相似文献   
49.
16只健康 AA肉仔鸡 ,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8只 ,按 10 mg/ kg剂量分别进行静注和内服单剂量环丙沙星药动学试验。血浆中药物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血药浓度 -时间数据用 MCPKP药动学计算机程序处理。结果表明 ,静注给药后的药时数据符合无吸收二室开放模型 ,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为 :t1 /2α为 (0 .2 34± 0 .0 49) h,t1 /2β为 (10 .118±0 .2 71) h,VB为 (1.374± 0 .12 4) L/ kg,CLB为 (0 .0 94± 0 .0 0 9) L· kg- 1 · h- 1 ,AUC为 (10 7.0 6 8± 10 .6 40 ) mg· L- 1· h。内服给药后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 ,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为 :t1 /2 kα为 (0 .114± 0 .0 0 8) h,t1 /2 k为(7.784± 0 .5 14) h,Tp 为 (0 .70 2± 0 .0 31) h,Cmax为 (5 .736± 0 .5 15 ) m g/ L,AUC为 (6 8.6 2 2± 8.147) mg· L- 1· h,F为 (6 4.0 92± 7.6 10 ) %。肉仔鸡静注环丙沙星在其体内消除较慢 ,分布广泛 ;内服给药吸收迅速 ,消除较静注给药快。  相似文献   
50.
研究脱氢乙酸钠作为饲料防霉剂在鸡组织中的残留消除,为其在鸡组织中的残留监控及休药期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黄羽肉鸡连续饲喂200 mg/kg脱氢乙酸钠30 d后,于不同时间分别取肌肉、肝脏、肾脏和皮脂样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测定样品中脱氢乙酸钠含量。休药1 d时,鸡肾脏、肝脏、肌肉和皮脂中脱氢乙酸钠残留量分别为0.68、0.59、0.34和0.20 mg/kg。随着休药时间延长,各组织中脱氢乙酯钠的残留量逐渐降低,脱氢乙酸钠在肉鸡各组织中的残留水平依次为肾脏、肝脏、肌肉和皮脂。在组织中的残留消除半衰期分别为肾脏5.86 d、肝脏6.02 d、肌肉8.88 d及皮脂为10.38 d。若以0.2 mg/kg为临时最大残留限量(MRLs),则脱氢乙酸钠在鸡不同组织中的休药期分别为肾脏12.37d、肌肉9.37 d、肝脏9.18 d、皮脂4.16 d。得出结论:200 mg/kg脱氢乙酸钠拌料饲喂肉鸡30 d,在肉鸡各组织中的残留水平较低,均低于0.7 mg/kg;残留消除相对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