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荒漠草地植物稳定性氮同位素对水分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分是影响荒漠地区植被分布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的气候正向暖湿化发展,降水的变化势必会对植物N同位素的吸收、分配产生影响。利用15N标记法,通过不同的增水处理,研究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标记样地和未标记样地植物N同位素吸收和分配对水分变化的响应,得出以下结论:① 增水处理增加了对土壤水分的补给,显著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② 未标记样地植物稳定性N同位素的[WTBX]Ndff[WTBZ]值的变化范围为0.39~0.59,其最大值出现在30%增水处理,最小值出现在20%增水处理;③ 氮素标记后,样地植物稳定性N同位素Ndff值明显上升,其变化范围为15.27~31.24。从植物不同部位来看,植物吸收的氮素在植物茎中的分配比例最大,而在根中的分配比例最小。  相似文献   
32.
玛纳斯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探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恶化,破坏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使生态服务功能下降。为了恢复流域生态系统,需要对流域生态的受损者和受益者进行补偿。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所处的位置,将流域划分为上游山地生态服务区、中游平原绿洲生态受益区和下游荒漠生态受损区。在分析了各功能区存在的生态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了生态补偿的主客体、补偿标准和补偿原则,提出了相应的生态补偿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3.
水稻氮磷钾配施产量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3414”试验设计,探讨本县坝区氮、磷、不同用量配施对不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67m^2施用尿素21.74kg,普钙42.86kg,氯化钾8.0kg时,肥效较好,单产可达659.7kg氮、磷、钾三元主效为y=458.26+11.34X1+7.58X2+2.57X3667m^2适宜配方为N:P2O5:K2O=10 ̄12:6 ̄9:4 ̄6。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游牧与定居放牧2种方式对天山北坡中段山地草甸草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及多样性的影响,为该区域冬季牧场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天山北坡中段昌吉市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的冬季牧场为对象,在游牧与定居放牧2种处理下分别设计轻度放牧、重度放牧2个放牧强度,无放牧区(围栏打草场)作为对照,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取样的方法,测定分析草地植物群落种类组成、植物重要值、地上现存量及植物多样性指数。【结果】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植物种类数量变化表现定居>游牧,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发生了明显改变,禾本科和豆科等植物重要值下降,群落优势种逐步被杂类草及醉马草等取代;植物高度、盖度、密度和地上现存量变化表现定居>游牧,植物盖度和地上现存量在游牧与定居放牧区存在显著差异(P<0.05),2个指标差异性均在定居显示最高;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变化表现为定居>游牧,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游牧和定居放牧影响天山北坡中段山地草甸冬季牧场植物群落基本特征。与定居放牧区相比,游牧区植物高度、盖度、密度和地上现存量随着放牧强度的递增逐步降低降幅分别为23.45%、7.43%、9.42%和13.57%;植物高度、密度、盖度和地上现存量均在游牧区处于较低水平,α多样性指数均在游牧区达到最低值。定居轻度放牧下植物种类数量最多,植物多样性和生态优势度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35.
为了解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猪鸡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菌株的流行分布及耐药特征,分析其优势基因型和基因亚型,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对分离自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210株大肠杆菌进行ESBLs表型检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PCR方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采用SPSS软件中的卡方检验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结果显示:①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为34.76%,两省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54),鸡源产ESBLs菌株检出率极显著高于猪源(P<0.01)。②210株大肠杆菌对四环素(90.95%)和磺胺异噁唑(80.00%)最为耐药,鸡源大肠杆菌对13种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猪源,吉林省分离菌株对10种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黑龙江省;产ESBLs菌株对13种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③210株大肠杆菌多重耐药率为83.33%,猪源菌株多重耐药率(77.57%)低于鸡源(89.32%),差异显著(P=0.022),但两省之间差异不显著(P=0.360);不同动物来源、不同地区间的产ESBLs菌株多重耐药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④73株产ESBLs菌株主要基因型为CTX-M型(97.26%),其次为TEM型(50.68%),OXA型仅在鸡源中检出,两种来源菌株中均未检出SHV型。结果表明:产ESBLs菌株在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猪鸡群中均有流行,且耐药严重,鸡源菌株比猪源耐药严重;CTX-M型和TEM型为两省猪鸡源产ESBLs大肠杆菌的主要流行基因型。本研究为指导大肠杆菌病防控的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产ESBLs菌株流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6.
顾建荣  张青青  金阳  周旭燕 《蔬菜》2011,(10):58-59
研发了一种平网印花的上色载体,以藕粉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黏度与渗透性及上色效果均适合印花生产工艺的保健型浆料,并测定了印花产品的外观质量标准,色牢度,断裂强力,脱糊率及pH等指标,结果表明该印花浆料是一种理想的新型印花浆料。  相似文献   
37.
采用L9(34)正交设计开展不同的微波辐射时间、次数及截根组合对苗木生长量和生物量影响的试验,研究微波辐射时间、次数和截根方式对华山松(Pinus armandii)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合间平均地径、苗高、上胚轴直径和轴长均呈现极显著差异.影响华山松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随着苗龄的增长而改变,且影响不同生长指标的主导因子也不同.苗龄7个月时,全株、根、茎和叶平均烘干重分别为0.523~0.754、0.157~0.257、0.137~0.227和0.230~0.297g·株-1.苗龄8个月时,地径和苗高最优的处理组合为20s辐射1次、桶内截根(A2B1C2).通过微波辐射和截根的组合处理可促进华山松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38.
采用L 9(34)正交试验开展基质、温度及乙烯利浸种对滇青冈种子发芽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滇青冈种子发芽延续期98 d,处理组合的平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速度分别为48.7%~76.2%、4.9%~16.4%、2.1~3.7粒·d-1和92~105 d,处理组合间4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p<0.05或p<0.01)。基质是影响以上4个指标的主导因子,其中,森林土∶炭渣为60%∶40%的配比极显著地提高滇青冈种子发芽相关指标,35℃温度处理显著地提高滇青冈种子的发芽速度。发芽率和发芽势理论优水平组合为1.2%的乙烯利浸种置于25℃烘箱恒温处理3 h,播种于森林土∶炭渣为60%∶40%的基质中。  相似文献   
39.
试验选用健康42日龄AA肉公鸡64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分成4个处理。试验1组为粉状饲料组,4个处理分别添加0、250、350和450mg/kg新型耐高温复合酶制剂;试验2组为颗粒饲料组,4个处理分别添加0、250、350和450mg/kg新型耐高温复合酶制剂后进行高温制粒,用Sibbald创立的排空强饲法,探讨了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新型复合酶制剂的耐受制粒高温的功效和适宜的添加水平。结果表明,试验1组和试验2组中随着肉鸡日粮中复合酶制剂添加水平的增加,干物质(DM)、粗蛋白(CP)和总能(GE)的代谢率都逐渐增加。肉鸡粉状日粮中添加新型复合酶制剂250、350和450mg/kg,可以提高真实代谢能0.29~0.77MJ/kg,粗蛋白和总能的真实代谢率分别提高1.81%~3.72%和2.10%~5.61%(P0.05)。颗粒日粮中添加新型复合酶制剂250、350和450mg/kg,可以提高真实代谢能(TME)0.24~0.66MJ/kg。DM、CP和GE的真实代谢率分别提高1.42%~2.40%、3.89%~5.06%和1.69%~4.63%(P0.05)。试验1组与试验2组相比,新型复合酶制剂在肉鸡颗粒饲料中提高干物质和粗蛋白利用率的效果优于粉状饲料,在粉状饲料中提高总能利用率的效果优于颗粒饲料。这表明,本研究的新型耐高温复合酶制剂能耐受颗粒饲料制作的高温,并可提高肉鸡对玉米-豆粕型日粮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0.
选用(30±2)kg的三元杂种雄性仔猪4头,应用交叉套算法和全收粪法相结合的研究手段,确定不同添加水平活性肽蛋白对猪的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消化率及有效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48.55%粗蛋白质的活性肽蛋白,其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3.58%、83.07%、83.38%。活性肽蛋白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平均值为88.02%,真实消化率的平均值为88.97%。活性肽蛋白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实测值平均为63.74%,表观消化能实测值平均为12.21MJ/kg;能量的真实消化率估测值平均为77.95%,真实消化能估测值平均为14.90MJ/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