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研究旨在通过临床免疫试验来评价水禽专用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疫苗的临床使用安全性。根据疫苗推荐免疫日龄选择1月龄以内(10日龄)和1月龄以上(45日龄)的鸡、鸭进行免疫安全性试验。经颈部皮下对1月龄以内和以上鸡、鸭免疫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此批次的禽流感灭活疫苗分别对1月龄以内和以上按疫苗推荐的常规剂量及4倍超常规剂量免疫的鸡、鸭均无不良反应,注射部位无明显的炎症反应,试验鸡、鸭在观察的14天内全程存活,该批次疫苗的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猪伪狂犬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我国规模化养猪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该病在猪群中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流行范围广以及死亡率高等特点,为此,本文从猪伪狂犬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变化、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控建议进行综述,旨在为该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3.
为评估不同厂家猪O型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试验将150头猪分为三组,分别使用A、B、C厂家的猪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每组50头,包含怀孕前期母猪、怀孕中期母猪、怀孕后期母猪、45d保育猪、90d育肥猪各10头。记录母猪免疫前、免疫后2h、免疫后20h的体温,记录所有猪只接种过程中疫苗的通针性,应激头数,应激程度,以及免疫后三餐的采食量。测定每组免疫前、一免后30d、二免后30d的血清抗体。结果:一免后2h母猪体温升高数值,C组B组A组;二免后2h母猪体温升高数值,C组A组B组;保育猪应激反应严重程度,A组B组C组;母猪一免后30d和二免后30d的FMDV-O型抗体平均值,C组A组B组;母猪一免后30d和二免后30d的FMDV-O型抗体合格率(抗体效价=64),C组A组B组;保育猪免疫后30d的FMDV-O型抗体平均值,C组A组B组;保育猪免疫后30d的FMDV-O型抗体合格率(抗体效价=64),C组B组A组。结论:综合三种疫苗的安全性和猪群FMDV-O型抗体水平结果,疫苗C的免疫效果最佳,疫苗A次之;三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差距不大。  相似文献   
24.
25.
26.
一种光合作用增效剂在棉花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设植物光合作用生物增效剂5个水平施用量和3种喷施方法,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生物增效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盛花期喷施植物光合作用生物增效剂对皮棉产量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能显著增加亚果节成铃数、提高皮棉产量.推荐使用时间在盛花期,喷施量为600~900 g/hm2.  相似文献   
27.
研究旨在通过临床免疫试验来评价水禽专用H5N2亚型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560只10日龄非免疫番鸭随机分为三个免疫剂量组,每个剂量组又分免疫1次组和免疫2次组,定期采血检测H5亚型禽流感病毒HI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在各剂量组内,不论是免疫1次还是免疫2次组,免疫后都能迅速产生HI抗体;免疫剂量对HI抗体的产生有一定影响;免疫次数对HI抗体的产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8.
近五年湖南省部分地区猪场主要病毒性疫病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5年湖南省部分地区猪场送检的临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猪群病毒性疫病的发生流行情况。包括猪瘟(CSFV)、猪高致病性蓝耳病(HP-PRRSV)、猪伪狂犬(PRV)、猪口蹄疫(FMDV)、流行性腹泻(PEDV)、以及各种混合感染。结果显示近5年猪群感染PRV和PEDV的比例最高,病原阳性率分别为33.7%和34.2%;其次是HP-PRRSV,病原阳性率为33.0%;CSFV和FMDV的感染比例非常低,病原阳性率分别为0.04%和0.7%,甚至在2017年均未检测出阳性。HP-PR R SV和PR V阳性率在2014年到2017年逐年降低,但病原阳性率仍旧很高;PEDV感染率在2014年~2016年一直居高不下,2017年有所降低。根据各猪场监测情况,适时进行疫病净化,并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从源头控制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