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探索仔猪微球菌的发病规律及其病理变化,对猪自然发病通过调查,对死亡猪详细解剖和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导致仔猪死亡的病原为微球菌,病理变化为全身败血性变化。  相似文献   
42.
为探明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对牦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oocyte complexes,COCs)体外培养的卵母细胞成熟率及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采取健康牦牛的卵巢,分离COCs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在牦牛COCs成熟培养液中添加终浓度分别为0、200、400、600ng/mL的GDF-9,统计卵母细胞成熟率;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GDF-9处理的COCs中Smad信号通路下游分子Smad4以及卵丘扩展相关基因(HAS2、PTX3、PTGS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添加0、200、400、600ng/mL GDF-9的COCs成熟率差异不显著(P0.05)。Smad4和卵丘扩展相关基因(HAS2、PTX3、PTGS2)的mRNA表达量随着GDF-9浓度升高呈上升趋势,其中600ng/mL GDF-9处理组的Smad4和PTX3mRNA表达量最高,与其他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600ng/mL GDF-9处理组的HAS2、PTGS2mRNA表达量与400ng/mL GDF-9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他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发现,在牦牛COCs体外培养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GDF-9对牦牛卵母细胞成熟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GDF-9显著提高其信号通路下游分子Smad4基因以及卵丘细胞扩展相关基因(HAS2、PTX3、PTGS2)的mRNA表达,说明600ng/mL GDF-9对牦牛体外培养过程中卵丘扩展有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Sma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3.
用MTT法测定了藏菖蒲、红景天、决明子、灵芝菌盖、灵芝菌柄、龙胆、天冬、降香、乳香、仁青芒觉、二十五味珍珠丸和二十五味松石丸12种藏药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培养体系中的安全浓度。结果表明,各藏药的最大安全浓度分别为红景天31.25ng/mL,天冬、降香、决明子和二十五味松石丸为62.5μg/mL,乳香为125μg/mL、二十五味珍珠丸为250μg/mL,藏菖蒲和灵芝菌柄为1000μg/mL,龙胆和仁青芒觉为2500μg/mL,灵芝菌盖为5000μg/mL;藏菖蒲在1.954~500μg/mL、天冬在1.954~15.625μg/mL、决明子在1.954~3.907μg/mL、灵芝菌柄在1.954~7.813μg/mL、仁青芒觉在19.54~1250μg/mL、龙胆在312.5~625μg/mL范围内能显著促进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44.
【目的】筛选牦牛卵泡发育过程中可能对靶向Smad家族成员4(Smad family member 4,Smad4)基因的bta-miR-146a具有“海绵吸附”作用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方法】使用miRanda和RNAhybrid数据库对靶向牦牛bta-miR-146a的lncRNA进行预测;采集牦牛卵巢,分离健康、闭锁卵泡,用Trizol法提取RNA并反转录为cDNA,利用PCR检测所预测lncRNA的表达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所筛选lncRNA和bta-miR-146a/Smad4在牦牛健康、闭锁卵泡中的表达情况;构建lncRNA-ENSBGRT00000000387.1的野生型和突变型双荧光素酶载体,将其与bta-miR-146a-mimics、mimics NC共转染至HEK293T细胞,检测双荧光素酶活性。【结果】试验共筛选出7个可能对靶向Smad4基因的bta-miR-146a具有“海绵吸附”作用的lncRNAs,其中的lncRNA-ENSBGRT00000000387.1在牦牛卵泡中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l...  相似文献   
45.
1发病情况西藏那曲地区在羔羊中发生一种食毛现象,食毛症主要发生于哺乳的羔羊,发生季节多在秋末春初。我们认为本症的发生主要是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因西藏那曲在此季节青绿草极少,给母羊饲喂酸性干草或陈旧的干草,因饲料品质不良,造成羔羊缺乏必需的蛋白质,羔羊在...  相似文献   
46.
旨在建立牦牛卵泡颗粒细胞模型以研究牦牛生殖生理机制。从林芝市牛屠宰场采集牦牛卵巢,并采用口吸管法在体视显微镜下分离卵巢表面直径为2~5 mm卵泡内的颗粒细胞,用于体外培养。结果表明:原代颗粒细胞培养12~48 h时处于潜伏期,此时细胞刚刚贴壁并且黏附不牢固,增殖分化速度较慢;培养72~96 h时,细胞进入指数增殖期,此时细胞多呈放射状,增殖分化速度最快;培养144 h时形成颗粒细胞单层;然而传代颗粒细胞生长速度较快,48 h后细胞进入指数增殖期,72 h后颗粒细胞生长至培养皿的90%左右,形成颗粒细胞单层。  相似文献   
47.
猪萨佩罗病毒(porcine sapelovirus,PSV)是一种无囊膜、球形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微RNA病毒科,能引起猪脑脊髓灰质炎、肠道、呼吸道、生殖器官疾病等多系统综合征。本试验依照已经在NCBI发表的中国地区猪萨佩罗病毒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扩增条件,建立了快速高效检测PSV的RT-PCR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特异性高、敏感性好,对PSV的最低检测限为4×103拷贝/μL;利用优化后的RT-PCR方法对2014~2016年间我国7个省市的345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临床PSV感染的感染率为8.12%(28/345),表明我国猪场中存在PSV感染。  相似文献   
48.
用三批AE(Avian Encephalomyelitis)油佐剂灭活疫苗免疫开产前种鸡,免疫后定期采集种蛋进行孵化,当孵至6日龄时取部分鸡胚,卵黄囊途径接种AEV VR株,进行鸡胚AE易感性试验,余鸡胚孵化出雏,分别为1、7、14、21日龄雏鸡采用肌肉途径攻击AEV VR株,攻毒后观察不同日龄仔代雏鸡AE的保护能力。结果疫苗免疫后2-3个月的种鸡所产种蛋的鸡胚AE易感性试验的保护率达100%,而同期所产种蛋孵出的仔代雏鸡,在出雏后3周内对AEV工VR株攻毒的保护率亦达100%,免疫后6-7个月种鸡所产种蛋的鸡胚AEV VR易感性试验的保护率达75%-805,而同期所产种蛋孵出的仔代雏鸡,在出雏后3周内对AEV VR株攻毒的保护率达70-90%。试验结果表明,鸡胚AE易感笥试验的鸡胚保护率与同批种蛋孵出雏鸡对AEV VR肌肉途径攻毒的保护率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49.
对西藏藏鸡保种的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独特的地理条件   西藏位于祖国西南边疆,地理位置在北纬 26° 50′~ 36° 29′,东经 78° 24′~ 99° 06′之间,全区总面积 120余万平方公里,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区内平均海拔高达 4 500米以上,含氧量 60%左右,自然气候独特。因存在地区的差别,所处的海拔、含氧量、温度、雨水量、日照天数及霜期等差异很大,如阿里、那曲及林芝、察隅是高寒恶劣多变的自然气候。 2藏鸡生物学特性   藏鸡是藏族人民长期饲养、人工选择的地方原始品种,适应于高寒恶劣多变的气候环境。该鸡体型较小,匀称紧凑,性情活泼,好斗性强,善于登高飞…  相似文献   
50.
旨在探究牦牛Nramp1基因mRNA及可能靶定Nramp1的miRNAs组织表达谱。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对牦牛Nramp1基因的mRNA组织表达谱进行分析,同时运用TargentScan和miRBase软件预测牦牛可能靶定Nramp1基因的miRNAs,并利用加PloyA尾法RT-PCR技术分析miRNAs在肝、脾、肺、肾、后腿骨骼肌、卵巢、小肠、颌下淋巴结、大肠、肠系淋巴结10种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试验结果显示,Nramp1基因mRNA在所检测的10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脾、颌下淋巴结及肺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肝、肾、大肠、肠系淋巴结组织(P0.01),显著高于小肠组织表达量(P0.05)。预测到可能靶定牦牛Nramp1基因的miRNAs共有201个,从中选择6个进行表达谱分析,发现bta-miR-106a、bta-miR-20b、bta-miR-17-5p在牦牛免疫组织脾、颌下淋巴结、肠系淋巴结中,bta-miR-93、bta-miR-106b、bta-miR-20a在牦牛免疫组织颌下淋巴结、肠系淋巴结中均与Nramp1基因mRNA共表达,但是bta-miR-93、bta-miR-20a、bta-miR-106a、bta-miR-17-5p和bta-miR-20b在颌下淋巴结和肠系淋巴结间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而bta-miR-106a、bta-miR-20b在颌下淋巴结、肠系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脾组织表达量(P0.01), bta-miR-106b在颌下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肠系淋巴结组织表达量(P0.01)。Nramp1基因mRNA在牦牛体内广泛表达说明其可能具有广泛免疫调节作用;bta-miR-93、bta-miR-20b、bta-miR-106a、bta-miR-106b、bta-miR-20a和bta-miR-17-5p与Nramp1基因mRNA在免疫组织中的共表达表明二者可能具有靶向调控关系参与免疫调控作用,但二者是否存在真实的靶向调控以及其调控机制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