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5篇
畜牧兽医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31.
本研究对河南某兔场发生呼吸道感染病死兔的组织样本进行病原核酸检测、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病原核酸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多杀性巴氏杆菌呈现阳性;细菌分离获得多杀性巴氏杆菌,命名为HN0604株;特异性和荚膜血清型PCR鉴定结果显示,该细菌为荚膜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将分离株HN0604人工感染兔后,复制出纤维素性化脓...  相似文献   
32.
从不同地区养殖场的病死兔送检病料中分离出14株大肠埃希氏杆菌,均对小白鼠有强的致病性,对其培养的菌落形态特征、生化特性、致病性、抗生素药物敏感性进行了细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血清型有待以后测定。  相似文献   
33.
1发病情况浙江某养兔场存栏种兔600余只,2001年3月以后出生的仔兔,11日龄后逐渐开始发病,仔兔20日龄时不发病则可幸免,20日龄后存活的仔兔一般能健活。发病期间共出生2400余只仔兔,断乳成活250余只,仔兔死亡率近90%,给畜主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其间畜主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氯霉素、蒽诺沙星等药物,对病兔采用庆大霉素、氯霉素等药物治疗,均没有明显的疗效。2剖检病变仔兔外观后躯、腹部及两后肢大腿内侧,沾满黄色的粪便,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肠壁出血、水肿。3实验室诊断将病兔肝脏接种于麦康凯琼脂…  相似文献   
34.
通过对抗原的浓缩 ,试制成功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产气荚膜梭菌病 (A型 )三联氢氧化铝浓缩灭活疫苗。将该三联疫苗按每只 1ml的剂量免疫家兔 ,2 1d后效力试验结果表明 ,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的保护率为 10 0 % ;对兔巴氏杆菌病、产气荚膜梭菌病 (A型 )的保护率均达 80 %以上 ,且对上述 3种病的免疫期为 180~2 10d(即 6~ 7个月 )。该疫苗 4~ 8℃保存 15 0d(5个月 )后保护力几乎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35.
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一种或多种引起禽类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复杂,到目前为止,大约有2 400多个血清型,而感染禽类的主要有鼠伤寒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等几个血清型.……  相似文献   
36.
为确定山东某兔场母兔子宫内膜炎病原,从病死兔子宫内膜炎的子宫脓液中分离到一株细菌,并对细菌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通过瑞氏染色、特异性PCR以及荚膜血清分型PCR鉴定,确定该株致病菌为荚膜血清D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命名为SDZG0324;通过多位点序列分析,确定该株致病菌为ST11型;利用Mega X生物学软件进行基因进...  相似文献   
37.
利用免疫层析技术建立快速检测兔出血症病毒(RHDV)抗体的方法,将胶体金标记重组RHDV VP60蛋白,抗VP60单抗A3C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分别包被质控线(C线)和检测线(T线),通过检测强阳性、阳性、弱阳性、阴性血清优化试纸条制备条件,并验证其性能及与血凝抑制试验的符合率。结果显示,试纸条检测阳性血清时T线、C线颜色深度相同,强阳性血清T线比C线颜色深,弱阳性血清T线比C线颜色浅,阴性血清T线不显色、C线显色,检测强阳性、阳性、弱阳性、阴性血清与血凝抑制试验的符合率分别为93.75%、88.75%、91.25%、95.00%,总的符合率为91.54%;该试纸条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稳定性,为兔病毒性出血症流行病学调查和抗体水平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38.
兔出血症发病概况及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严重危害养兔业,因而引起国际兽医界的高度重视,1989年,国际兽疫局(O IE)将该病正式列为“国际动物保健编目”B类传染病。本文主要对20年来RHD的发病、佐剂灭活疫苗、细胞培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9.
测定RH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氯仿和PEG6000处理,SephadexG 200层析纯化RHDV抗原,建立了检测RHDV抗体的间接ELISA试验方法。该方法的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10μg/ml,血清样品最佳稀释度为1∶400。与血凝抑制试验方法(HI)等相比,该方法具有快速、简单、特异性和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0.
左旋咪唑对正常和受抑制兔体外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左旋咪唑 (LMS)对正常和受抑制兔体外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在正常细胞培养液中加入 0 .1μg/ml、0 .5 μg/ml的LMS对细胞转化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 (P <0 .0 5 ) ,加入 5 μg/ml、10 μg/ml的LMS对正常淋巴细胞转化无明显促增殖作用 (P >0 .0 5 ) ,而加入高浓度 (10 4 μg/ml、2 0 8μg/ml、4 16 μg/ml)LMS则明显抑制淋巴细胞的转化 (P <0 .0 5 ) ;对肾上腺素或环磷酰胺处理的细胞 ,加入低浓度 (0 .1μg/ml、0 .5μg/ml)LMS可明显逆转细胞的抑制状态 ,使其恢复至细胞转化的正常水平 ,中等浓度 (5 μg/ml、10 μg/ml)LMS对受抑制的细胞无逆转作用 ,而高浓度LMS则使抑制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