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曲霉菌病是由黄曲霉菌、烟曲霉菌、单端孢霉菌、赭曲霉毒菌等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疾病。夏季温、湿度高,最易发生蛋用雏鸡曲霉菌病。  相似文献   
22.
<正>一般母猪排出较硬的成粒状粪便就是母猪便秘,母猪便秘在分娩前发生,表现为排便次数降低,排便量减少,母猪常有排便意愿,但伴有排便困难,时间延长,排出的粪便较干硬的现象。如果母猪肛门红肿,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升高,致使肠管部分逐渐  相似文献   
23.
高铜日粮对雏鸡血清中白介素-2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日龄艾维茵肉鸡健雏420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11mg/kg)和高铜日粮6周,以放射免疫法研究日粮高铜对雏鸡血清IL-2含量的影响。高铜Ⅰ组雏鸡血清IL-2含量升高,4、6周龄的IL-2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日粮铜含量超过300mg/kg,雏鸡血清IL-2含量程度不同地降低,与日粮含铜量呈负相关。结果表明:日粮含铜100mg/kg对雏鸡血清IL-2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日粮含铜300mg/kg及其以上对IL-2合成产生程度不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4.
高铜对雏鸡生长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铜对鸡的作用效果研究较少,结果也很不一致,更缺乏不同剂量的铜对雏鸡生长和肝脏中铜残留量影响的研究。试验通过设立不同剂量的高铜日粮,旨在探讨高铜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肝铜含量的影响,为高铜在肉鸡日粮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试验动物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420只,购于四川省温江正大种禽场。1.1.2试验日粮以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含Cu11 mg/kg)作为对照组(1组)日粮,2组日粮添加Cu100 mg/kg,3组日粮添加Cu 200 mg/kg,4组日粮添加Cu 300 mg/kg,5组日粮添加Cu 400 mg/kg,6组日粮添加Cu 500 mg/kg,7组日粮添加Cu 60…  相似文献   
25.
正拆卸是农业机械维修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拆卸不合理会给零件甚至整个机具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直接影响到农业机械的维修质量,严重的还会造成人身事故。农业机械的装配是维修过程的最后阶段,维修后的质量好坏,不仅与零件的维修加工精度密切相关,而且直接与装配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拆卸技术要求各种农业机械都有一定的拆卸顺序,一般是由整体拆成总成,由总成拆成部件,再由部件拆成单个零件;拆卸部位由附件到主件,由外层到内层。每  相似文献   
26.
肉鸡鸡胚肝脏中脂滴的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鸡胚肝脏脂滴的发育规律,选取120枚受精蛋,分别在孵化的第7~21天(E7~E21)每天随机选取6枚蛋,收集鸡胚,采集鸡胚肝脏,采用冰冻切片、苏丹Ⅲ染色观察鸡胚肝脏脂滴的形成和发育特点。结果发现:①鸡胚发育到E9胚龄,肝细胞内开始出现脂滴,且随着胚龄增加,脂滴的数量不断增多,脂滴的大小不断增大;②E18胚龄以前,肝脏脂滴的分布从中央静脉开始沿肝索到肝小叶边缘数量逐渐减少,E18胚龄以后,肝脏边缘脂滴数量较肝脏中央的多;③肝脏脂滴的发育分为E9~E14、E15~E17和E18~E21 3个阶段,而且后一个阶段脂滴的数量和体积均显著大于前一个阶段(P<0.05),脂滴的平均大小在E9~E14、E15~E17和E18~E21 3个阶段分别为3.2、5.7和10.8 μm,平均数量分别为67、327、397个/mm2。以上结果表明,随着鸡胚的发育,肝细胞内脂滴数量增加、体积变大。  相似文献   
27.
4日龄AA+肉鸡304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0(对照组)、500(Ⅰ组)、1 000(Ⅱ组)1、500(Ⅲ组)mg/kg饲料的甲砜霉素剂量饲喂6周,研究甲砜霉素对肉鸡免疫器官的病理学损害。试验开始后每天观察肉鸡的临床症状,每周称重1次计算平均体质量,分别在第2、4、6周测定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免疫器官脏器系数,并取免疫器官作石蜡切片以研究甲砜霉素对肉鸡免疫器官的病理组织学影响。结果显示,对照组、Ⅰ组、Ⅱ组和Ⅲ组的死亡率分别为0%、9.21%、64.47%和68.42%;中毒鸡表现为食欲减退、体质量增长缓慢、贫血;法氏囊、脾脏和胸腺脏器系数显著降低,淋巴细胞减少。结果表明,即使以500 mg/kg饲料的甲砜霉素持续饲喂肉鸡,均可对肉鸡的免疫器官结构造成明显损伤,尤其是体液免疫器官,并且这种损伤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28.
日粮中添加胆碱对雏鸡脂肪肝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胆碱对雏鸡脂肪肝的预防及治疗效果。取一日龄艾维茵健雏190只,分成4个试验组:Ⅰ组为不添加胆碱的基础日粮组;Ⅱ组为添加胆碱量为800 mg/kg的日粮组;Ⅲ组为添加胆碱量为800 mg/kg的高能日粮组;Ⅳ组为高能日粮组,3周后,把Ⅳ组平均分成2组(新Ⅳ组及Ⅴ组),新Ⅳ组仍喂高能饲粮,Ⅴ组改喂Ⅱ组饲粮,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Ⅱ组雏鸡平均体质量高于Ⅰ组,且料肉比低于Ⅰ组;Ⅲ组与Ⅰ组比较,血清中脂肪酶活性增高且甘油三酯浓度增加;改变高能饲粮为胆碱日粮后,Ⅴ组雏鸡血清中脂肪酶活性比Ⅳ组增高,甘油三酯浓度降低;高能组雏鸡肝脏在显微镜下可见明显脂肪和空泡变性,改喂胆碱日粮后,病变减轻。日粮中添加胆碱可以提高雏鸡的生产性能,且对脂肪肝有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9.
猪只皮肤上出现急性红、粉红甚至紫斑性的皮疹.与疥螨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渗出性皮炎和猪痘等有明显的区别,病猪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这种病被称为猪皮炎肾病综合征。多发生于炎热的夏季.其他季节呈散发。猪皮炎肾病综合征是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相关的一种新的疾病,最早在英国记载.主要侵害皮肤和肾.并日益发展成为皮肤受损的疾病。该病死亡率虽低.但发病率高,病程长。  相似文献   
30.
采用Bliss法对小鼠经口灌胃氯化镉溶液(对照组0.0mg/kg;试验组Ⅰ~Ⅵ分别为98.3,122.9,153.6,192.0,240.0,300.0mg/kg),并对染毒后小鼠的死亡情况、体质量、脏器指数、血液生理指标和病理剖检变化进行分析,以探讨氯化镉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氯化镉LD50为187.03mg/kg;小鼠的体质量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Ⅰ组小鼠心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差异显著(P〈0.05),脾指数和睾丸指数差异极显著(P〈0.01),其余脏器指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小鼠血液生理指标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波动(P〉0.05);死亡小鼠除大脑组织无明显病变外,以Ⅵ组小鼠各组织的病变较严重,存活小鼠各组织的病变以Ⅰ组较轻微,Ⅴ组较严重。结果表明,氯化镉属于中等毒性物质,对小鼠多个组织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急性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