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5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采用超微粉技术,以回流法提取大黄超微粉中大黄游离蒽醌类物质,制备大黄注射液。将20条犬瘟热病犬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大黄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大黄组除常规治疗外连续静注大黄注射液5 d,每天测定血常规1次。结果表明:所有犬瘟热病犬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均低于正常值,对照组病犬在治疗期间淋巴细胞和白细胞数无变化;大黄组在治疗3 d后白细胞数开始显著上升,治疗结束时白细胞数恢复正常,淋巴细胞在治疗4 d后也显著回升,治疗结束时也恢复正常;对照组治愈率为40%(4/10);大黄组治愈率为70%(7/10)。  相似文献   
32.
犬阴道增生是指阴道及外阴粘膜水肿和增生并向后脱出于阴门内或阴门外,多发于发情前期和发情期。笔者收治1例经手术治疗后痊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3.
犬瘟热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犬瘟热的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在细胞生物学方面,对犬瘟热的诊断主要依靠病毒分离培养、动物回归实验、病毒电镜形态检查、病毒特异性抗原及其抗体的检查、包涵体检查等。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犬瘟热的诊断从细胞水平发展到分子水平,国内外相继建立起CDV核酸杂交和RT-PCR诊断法,这些方法比传统诊断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在犬瘟热的发病早期,机体尚未产生免疫应答时RT—PCR诊断法便能够作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4.
为探明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PDTC)对兔肾下腹主动脉瘤(AAA)形成的抑制作用,以及为临床开发和应用相关药物治疗AAA提供理论依据,对15只新西兰大耳兔用0.75mol/L CaCl2溶液浸润肾下腹主动脉制成AAA模型,随机平分为3组,即模型对照组、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PDTC)组、生理盐水组,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用游标卡尺测定AAA直径。结果表明:PDTC组每天灌服PDTC20mg/kg体重1mL,4周后AAA瘤体直径较模型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极显著减小(P0.01),与用药前相比无显著性增大;PDTC组循环促炎性因子IL-6、TNF-α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MMP-9含量显著降低(P0.05)。PDTC作为炎性因子枢纽NF-κB的抑制剂能显著抑制炎性反应,从而抑制AAA的形成。  相似文献   
35.
为了探讨ornipural对犬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试验对10只临床健康的犬肌肉注射50%甘油和庆大霉素(120 mg/kg)以人工制作急性肾衰竭模型,将发病犬分为对照组(用支持疗法)和试验组(在支持疗法的基础上静脉注射ornipural 5 mL/kg,治疗7 d),治疗期间监测尿量,分别在第3,7天检测血尿素氮、肌酐、磷酸根离子、钾离子指标;治疗后分别取各组犬的肾脏做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结果表明:用ornipural治疗后犬的排尿量比对照组犬多,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有1只犬经过7 d治疗基本痊愈,且肌酐、磷酸根离子、钾离子都恢复到正常范围内,血尿素氮接近正常范围;对照组死亡犬的肾小球节段性硬化、肾小管堵塞。试验组犬第7天时肾小管通畅、肾小球结构恢复。说明ornipural对治疗犬急性肾衰竭有效。  相似文献   
36.
<正>1发病情况寻血犬,8岁,体重28kg,未曾生育过。2009年3月初发情,发情时主人见有褐色分泌物从阴道流出,开始食欲不振,发情约一周后不吃,但饮欲明显增强。于2009年3月19日前来求诊,就诊时鼻镜  相似文献   
37.
<正>结石在膀胱形成,随尿液进入尿道而使尿道阻塞时,犬会并发尿毒症。当尿道被结石完全阻塞时,手术治疗是快速恢复尿路通畅的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小型犬发生尿道膀胱结石时,因其体型偏小,尿道窄小,手术治疗难度较大。笔者于2009年5月31日接诊1例西施犬尿道膀胱结石病例,经手术治疗后已完全康复。  相似文献   
38.
紫苏叶注射液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体系中安全浓度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将紫苏叶注射液与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 embryo fibroblast,CEF)共同培养,测定紫苏叶注射液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体系中的最大安全浓度,检测紫苏叶注射液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紫苏叶注射液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为488.281μg/mL。  相似文献   
39.
为探讨高鸟甲素对犬围术期血清β-内啡肽(β-EP)、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影响,了解犬术后镇痛、调节免疫、减少应激的方法与途径,选取健康本地犬20只,随机均分为4组(A、B、C、D组),分别进行耳廓部分切除术。A组和B组在麻醉前分别于肌肉注射高鸟甲素注射液0.4、0.8mg/kg;C组在麻醉前于肌肉注射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2mL;D组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各组动物分别于术前(T1)、术毕(T2)、术后4h(T3)、术后12h(T4)、术后24h(T5)无茵采集外周血液,测定血清中pEP、IL-2的含量,分析统计各数值的变化。结果显示,术后各组犬的血清β-EP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B组只在T2和T3与术前有显著差异(P〈0.05),而A、C、D组术后各时间点β-EP含量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各组犬的血清IL-2含量在T1后都有下降,并于T3后开始上升;B组在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且变化幅度最小;A组只在T3和T4与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C、D组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结果表明,高鸟甲素能够有效抑制犬术后血清俨EP升高和IL-2降低的幅度,可以作为动物临床镇痛的有效药物使用,在本试验设定的剂量中,运用高鸟甲素0.8mg/kg对犬术后镇痛、调节免疫、抗应激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0.
对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检查和ELISA检测为犬瘟热阳性的自然发病犬,取肠内容物为病料,采用同步培养方法接种于犬肾细胞系(MDCK)进行病毒的分离,并对分离株进行了形态学特征、血凝特性、动物感染及RT-PCR鉴定。结果表明:病料接种MDCK细胞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CPE),电镜负染观察接毒细胞培养物见有典型的犬瘟热病毒粒子。分离株不凝集鸡及人“O”型红细胞,接种犬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用RT-PCR技术检测病毒细胞培养液,扩增出的片段长为760 bp,与预期设计的长度相同,由此确证分离株为犬瘟热病毒,命名为CDV-GZ2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