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tRNA可以将多个sgRNAs连接起来合并成一个多顺反子基因,再与CRISPR/Cas9表达载体结合形成多顺反子tRNA-sgRNA/Cas9(PTG/Cas9)系统来对多靶点进行基因编辑。该系统已经在水稻中验证其可促进sgRNAs的转录和提高多靶点的编辑效率。因此,为了在多年生黑麦草中实现高效的基因编辑,本研究中,构建了2个带有tRNA的CRISPR中间载体,并提供了一种快速、灵活的PTG/Cas9载体构建方法。为了快速验证PTG/Cas9系统是否可以在多年生黑麦草基因组中发挥功能,用聚乙二醇4000(PEG 4000)介导PTG/Cas9质粒转化多年生黑麦草原生质体,后提取原生质体DNA扩增目的序列检测是否有目标基因被编辑的细胞。试验结果显示,PTG/Cas9系统可用于多年生黑麦草基因编辑,且基因编辑效率约为6.7%。试验结果为多年生黑麦草遗传研究和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2.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逐步意识到过去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来经济发展的做法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森林资源作为维持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为人类提供木材、药品、食物等各种资源,还对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以及洁净空气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大力发展林业被认为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3.
【目的】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ranulovirus,CnmeGV)是稻纵卷叶螟的专性病原微生物,病毒持续感染对害虫种群控制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旨在建立CnmeGV持续感染的检测方法,分析病毒持续感染对害虫种群的控制作用,为病毒杀虫剂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多重比较分析颗粒体病毒granulin基因序列,选择变异较大区域设计CnmeGV巢式PCR引物并评估探针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室内使用玉米苗繁殖稻纵卷叶螟,以106 OB/mL的亚致死浓度口服感染4龄幼虫,并饲养至成虫阶段,统计羽化率。以10%甲醛处理口服感染病毒的昆虫体表,利用探针分析稻纵卷叶螟持续感染种群中幼虫、蛹、蛹蜕及成虫的带毒率。施用106 OB/mL病毒制剂,监测次年稻纵卷叶螟幼虫发病率,并检测田间土壤的带毒率。【结果】建立了CnmeGV的巢式PCR探针,包括外侧引物Cm-gran1和内侧引物Cm-gran2。巢式PCR探针检测最低灵敏度为0.85 fg·μL-1,是常规PCR的1 000倍。探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稻纵卷叶螟的食物源(水稻、玉米)、其他多角体和颗粒体病毒中,均未检测到目标片段。使用10%甲醛处理病毒感染的幼虫体表10、30 min和16 h后,均未检测到病毒目标片段,但处理16 h后,稻纵卷叶螟蛹不能羽化。亚致死浓度的病毒处理稻纵卷叶螟幼虫96 h后,未显症幼虫经体表处理后病毒检出率为100%。待幼虫化蛹及羽化后,蛹、蛹蜕和成虫的病毒检出率分别为87.5%、83.3%和16.7%。经卡方检测,幼虫到化蛹阶段,病毒感染率未有显著变化(χ2=3.2,P=0.234);而蛹羽化为成虫,病毒检出率显著降低(χ2=32.356,P=0),表明成虫在变态过程中,大部分病毒随蛹蜕一起被排出体外。进一步待蛹羽化,发现和对照群体93.4%的羽化率相比,病毒感染群体成虫羽化率仅有30.8%。田间调查显示,已使用CnmeGV的田块次年稻纵卷叶螟幼虫病毒显症率为4%,土壤带毒率为58%,病毒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并通过水平传播持续感染稻纵卷叶螟种群。【结论】构建的巢式PCR探针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用于CnmeGV持续感染的检测。CnmeGV的持续感染可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成虫变态在稻纵卷叶螟体内病原物的清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4.
冷暴露下骨骼肌中O-GlcNAc(O-linked β-N-acetylglucosamine)糖基化修饰水平显著升高,作为"应激感受器"调控细胞信号转导及基因转录等;而骨骼肌作为分泌器官通过收缩产生的肌源性IL-6具有免疫作用,更能够调节骨骼肌中糖、脂代谢。本试验旨在检测不同时长冷暴露下小鼠成肌细胞系C2C12中O-GlcNAc相关蛋白和IL-6表达变化,初步探究冷暴露下O-GlcNAc与IL-6之间的潜在联系。本试验通过体外培养小鼠成肌细胞系C2C12,并随机分为不做冷暴露处理的对照组(cold 0 h组,也称为control组,37℃±0.5℃)和冷暴露(32℃±0.5℃)3、6、9、12 h处理组,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时长冷暴露下O-GlcNAc糖基化水平和OGT、OGA及IL-6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冷暴露3 h,OGT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冷暴露6 h,OG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冷暴露3 h,O-GlcNAc糖基化修饰水平和IL-6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不同时长冷暴露下,C2C12细胞中O-GlcNAc糖基化修饰水平及IL-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不同时长冷暴露下,O-GlcNAc糖基化修饰和IL-6表达变化趋势高度相似,提示冷暴露下O-GlcNAc糖基化修饰可能参与IL-6表达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5.
颗粒体病毒(CnmeGV)为感染稻纵卷叶螟的专性杆状病毒。为进一步明确CnmeGV对稻纵卷叶螟的感染及影响因素,利用扫描电镜分析CnmeGV在宿主组织内的感染致病过程,生物测定探明病毒浓度、虫龄、温度及紫外光照射等因素对CnmeGV感染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nmeGV主要感染稻纵卷叶螟幼虫脂肪体细胞,表现出颗粒体病毒Ⅱ型特征。CnmeGV经过较长侵染周期造成系统性感染,接种5d呈现明显的感病症状。幼虫感病率与CnmeGV含量呈非线性相关,高龄幼虫免疫力显著增强。CnmeGV对温度、紫外光照射及pH具有一定的抗逆性,pH值5~8、温度50℃以下对CnmeGV的感染活性影响较小,紫外光照射1h幼虫感病率为67.57%。CnmeGV通过感染脂肪体细胞造成稻纵卷叶螟系统性感染;合理选择病毒浓度和感染虫龄、减少高温及紫外光照射有利于提高病毒的感染活性。  相似文献   
126.
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适宜在稻田中养殖。近年来,随着稻田综合种养殖模式的推广以及小龙虾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小龙虾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全国一度掀起小龙虾养殖热潮,目前全国总规模已突破133.3万hm2。然而,由于市场供应量的激增,导致虾苗红利逐渐丧失,市场拐点出现,尤其5—6月虾集中上市期,出现虾苗滞销,小规格虾价格下降,效益急剧下滑,养殖户亏损面较大,产业发展瓶颈显现。传统的小龙虾养殖以自繁自育自养的模式为主,由于受到密度难控、水草难护、水质难调、投喂量不好掌握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养出大规格品质虾,严重制约了小龙虾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7.
正开封沙区是汴梁西瓜传统生产基地,西瓜是当地主要经济作物,由于多年种植,瓜农与其他非瓜类作物轮作周期短,嫁接方法不当,田间管理粗放,病虫害防治不规范,造成田间病虫害发生较重。目前,开封地区西瓜主要病虫害有枯萎病、病毒病、蚜虫、红蜘蛛,危害轻者减产10%~30%,重着减产50%左右。为确保西瓜稳产、优质和安全生产,西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应从促进西瓜产业健康发展的高度来分析,从  相似文献   
128.
宜城市襄大农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襄大农牧")成立于2001年,该公司由一家小型的饲料加工厂,发展为集饲料加工生产、畜禽良种孵化繁殖、科技示范放养、畜禽屠宰冷冻及肉食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鄂西北最大的民营畜牧、  相似文献   
129.
为研究不同时间运输应激对肉牛肝脏和脾脏中急性期蛋白的影响,选取15头体质量相近健康肉牛作为实验动物,并将其随机分为运输0h组、运输应激3h组和运输应激6h组,每组5头肉牛。以速度为80km/h公路运输。运输刺激后,立即采集试验肉牛肝脏和脾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肝脏和脾脏中急性期蛋白SAA和HP的水平。结果表明:qRT-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与运输0h组相比,运输3,6h后,肝脏组织中SAA的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脾脏组织中SAA只在运输应激6h后,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与0h组相比,在运输应激3h后,肝脏组织中HP的mRNA显著升高。在运输应激6h后,脾脏组织中HP的mRNA的表达量呈极显著性水平升高(P0.01)。使用ELISA方法检测结果显示,与0h组相比,运输应激后,肝脏组织中SAA浓度呈递增显著性水平升高(P0.05)。与运输0h组相比,运输应激6h后,肝脏和脾脏组织中SAA、HP均极显著性升高(P0.01)。说明不同运输时间可以引起不同组织中SAA和HP的变化,机体可以通过改变肝脏和脾脏中SAA和HP的含量来应对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30.
太湖作为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因风浪导致其沉积物中磷释放而对水质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采用Y型再悬浮发生装置模拟金墅水源地沉积物的再悬浮和沉降过程的结果表明:在5.1m·s^-1的风速作用下,上覆水体中总磷(TP)和磷酸盐(PO4^3--P)浓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TP与悬浮物浓度呈正相关;水体TP距离沉积物一水界面越近其浓度越高,而P0}一P浓度在垂向分布上差异不显著;与3.2m·s^-1的风速作用相比,8.7m·s^-1的风速能引起更高的TP释放量。这为科学制订抑制沉积物磷释放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