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7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为初步了解山东省济南市犬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2016—2017年,在济南市5个辖区采集502份犬血样,利用竞争ELISA抗体试剂盒、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分别检测光滑型(猪、牛、羊种)和粗糙型(犬种)布鲁氏菌抗体。结果显示,济南市犬布鲁氏菌光滑型、粗糙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76%、1.99%。结果表明,济南市宠物犬中的光滑型布鲁氏菌感染率较高,潜在传播风险较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2.
73.
一种从鸭新分离的黄病毒研究初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以产蛋下降为主的樱桃谷种鸭以及出现神经症状的雏鸭各分离出1株病毒,分别命名为BZ株和LC株.该2株病毒对SPF鸡胚和健康鸭胚均能产生相同的病变,分离病毒不能凝集鸡、鸭、鹅、鸽等的红细胞,在鸭胚成纤维细胞(DEF)能够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CPE),电镜下观察到约50 nm的病毒粒子.病理组织学研究表明,二者在临床上均可导致脑组织危害,表现为脑膜水肿、血管充血和皮质层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等.血清学检测表明,分离病毒与禽流感病毒(AIV)、鸭瘟病毒(DEV)、新城疫病毒(NDV)等病原无交叉.生物学特性鉴定该病原为有囊膜单股RNA病毒.利用不同禽病的特异性引物分别进行PCR或RT-PCR,均未扩增出特异条带.设计随机引物进行RT-PCR,扩增出基因片段,利用GenBank进行Blast同源比较,结果发现,分离病毒与以色列火鸡脑膜脑炎病毒(Israelturkey meningo-encephlitis virus,TMEV)和在马来西亚发现的Tembumu病毒至少在2段基因上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属于黄病毒属.测序表明,分离病毒与Tembumu病毒的非结构蛋白(NS5基因)和囊膜蛋白(E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6.7%~90.2%和87.0%~91.8%,与TMEV的NS5基因和E基因的同源性为72.4%~73.2%和72.7%~72.8%.2分离株之间E基因和NS5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9.5%.血清中和试验表明,BZ株阳性血清可以中和LC病毒,因此证实二者可能是同一种病毒.综合以上研究,建议将该病命名为"鸭病毒性脑炎"(Duck viral encephalitis disease).  相似文献   
74.
1株鸽新城疫病毒F和HN蛋白的潜在抗原表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亲水性、抗原性、可塑性、表面可能性、二级结构等5项参数指标来综合预测1株鸽新城疫病毒(Newcastledisease virus,NDV)JN08株F和HN蛋白的潜在B细胞抗原表位,并比较其与疫苗株La Sota抗原表位的差异,同时对F和HN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综合预测显示:JN08株F和HN蛋白预测抗原表位分别有21,26处;La Sota F和HN蛋白预测抗原表位分别有19,25处。就F蛋白而言,与La Sota相比JN08毒株在82~87、99~102、411~412aa多出3处抗原表位,而在450~455aa缺失1处抗原表位。其中82~87、99~102aa这2处抗原表位位于裂解位点之前,是否对病毒的抗原性、蛋白水解酶的敏感性、毒力等造成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就HN蛋白而言,JN08毒株与La Sota相比在128~132aa多出1处抗原表位,此表位位于HN蛋白的柄状部,该部分存在促进F蛋白融合活性的区域,JN08毒株在此区域多出1处抗原表位可能会对F蛋白的融合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为建立适合犬布鲁氏菌病临床检测的单重PCR方法,通过对比粗糙型(犬种)与光滑型(羊种、牛种和猪种)布鲁氏菌基因组DNA的序列差异,设计1对引物并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可初步鉴别犬4种布鲁氏菌的PCR方法,然后对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评价,并对20份犬布鲁氏菌血清学阳性的血液样品进行临床检测。结果显示,利用建立的PCR反应体系对牛种、羊种和猪种布鲁氏菌均能扩增出717 bp的目的条带,对犬种布鲁氏菌能扩增出366 bp的目的条带;最低可检测到犬种、羊种、猪种和牛种布鲁氏菌基因组DNA浓度分别为5.07×10-2、6.20×10-2、7.80×10-3和5.50×10-2 ng/μL;20份血液样品中共检测到3份犬种布鲁氏菌阳性样品,与使用GB/T 18646—2018引物的PCR检测结果一致。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单重PCR方法简捷、特异、敏感,适合基层兽医实验室对犬布鲁氏菌病的检测与鉴定。  相似文献   
76.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类生产国,但是我国肉类出口量只占生产量的1%左右,而丹麦、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出口量占本国总产量的40%。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肉类食品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但是低廉的价格并未给我国肉类食品带来国际竞争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肉类食品的安全性严重妨碍了出口量。近年来,因疾病、兽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标而被进口国拒绝、扣留、退货、索赔和终止合同的事件时有发生。2002年4月,韩、日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完全禁止从我国进口家禽和禽类产品,给我国带来巨大损失。巴西肉类产…  相似文献   
77.
自2001年4月初以来,山东、河北等部分地区流行一种以蛋鸡产蛋严重下降、呼吸道症状,尤其是父母代肉种鸡,发病较高。雏鸡则表现为高死亡、后期出现较多神经症状的烈性传染病。通过病原分离、HA实验、与新城疫、禽流感等单因子阳性血清进行HI交叉实验、外源病毒检查、动物回归实验等证实为新城疫病毒。该病在2001年秋、冬季以及2002年春季高发,遍及山东省大部分地区,危害十分严重,为了有效地解决此问题,我们利用SPF鸡和鸡胚分别对分离株进行了免疫保护实验,并在生产中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8.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llculoendotheliosls)是由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引起的鸡、火鸡、鸭、鹅等禽类的一群病理综合征,包括肿瘤形成、矮小综合征、免疫抑制和慢性肿瘤。1958年,Robinson从美国患淋巴肿瘤的火鸡中首次分离到REV—T毒株,随后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REV具有急性致瘤作用。1986年,国内首次报到该病发生,1988年,何宏虎等从自然病例中分离到RFV—C45毒株,证实了该病在我国的存在.自1996年以来,有关REV  相似文献   
79.
今年4~7月,山东周边省市多雨、气温忽高忽低,这种多变的气候是诱发该地区禽霍乱的主要因素。发病主要见于25~31周龄的产蛋鸡,尤其是肉种鸡,以急性型和慢性型禽霍乱为主,发病率20%~40%,死淘率1%~15%不等,病程2~4周。1流行特点本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鸡、鸭、鹅等多种禽类的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传染病。当前发病以急性型和慢性型为主。同群的公鸡则很少发病。1.1急性型产蛋鸡多见,尤其是25~31周龄的肉种鸡,当产蛋率上升到30%~50%时,发病鸡群吃料时间延长,饮水明显增多,30%~40%的鸡拉黄绿稀粪,零星死亡,4000左右的鸡群每天死7~8只…  相似文献   
80.
世界家禽饲养业普遍面临着禽流感病毒(AIV)感染的威胁,该病毒分布广泛,宿主较多,具体包括野禽、迁栖鸟类、水禽以及诸多非商业化饲养的鸟类。AIV具有不断变异的能力,特别当侵入高密度饲养商品家禽的地区时,常表现较高的致病性,故此世界各国对禽流感注重有加。国际兽疫局(OIE)将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又名“鸡瘟”)列为禽类头号疾病。中国是一个养禽大国,关注世界禽流感的流行趋势,警惕国外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入,防微杜渐,借鉴国外防治禽流感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国的家禽生产意义巨大。1禽流感病毒及其血清型和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