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4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5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为探究不同添加剂在高寒地区燕麦、玉米青贮中的作用,以无添加剂处理为对照,研究了复合乳酸菌添加剂(ZLM)和单一乳酸菌添加剂(GN1)对燕麦和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添加剂对青贮品质的影响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GN1可显著提高燕麦的粗蛋白质、乳酸、乙酸与乳酸菌含量,分别提升22.75%、7.62%、62.31%、50.00%(P <0.05),对丁酸与酵母菌的含量有显著(P <0.05)的抑制作用;ZLM可显著提高玉米的粗蛋白质、乳酸、乙酸、乳酸菌含量,分别提升14.46%、12.71%、37.67%、95.92%(P <0.05);同时通过青贮的感官评价得出,燕麦添加GN1添加剂的青贮感官评价得分最优,为17分,玉米添加ZLM添加剂的青贮感官评价得分最优,为16分。  相似文献   
42.
在玉树州称多县珍秦镇青海大学-清华大学三江源草地生态环境观测站进行不同肥料和施肥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在A6(尿素:65g/m2)处理下植被平均高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禾本科和莎草科生物量也在A6处理下显著增加(P0.05),而杂类草则在A2(有机肥:320g/m2)处理下最高,显著高于对照(P0.05);鲜干比禾本科和莎草科在A6处理下显著增加(P0.05),A2处理下杂类草鲜干比最高,但各处理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看来,A6处理对草地优良牧草生物量和牧草品质的增加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3.
Hirata  德科加 《青海草业》2002,11(4):48-49
1 介绍许多模型方法已经描述了生长植物的牧草质量变化 ,在这些方法中 ,饲草是被在任意高度以整体性处理的 ,并且 ,饲草的质量特性 (如 :消化率、粗蛋白质浓度 )是按经验与植株或环境因素 (如 :饲草的连续生长、生长温度 )联系起来的 ,如此的模型有两个主要缺陷 ,首先 ,因为它的弱的机械性基础 ,模型不具有普遍性。第二 ,由于它对所有的牧草部分是以单一变化处理的 ,模型不能预测植物的特殊部位的质量。第二种缺陷是关键 ,特别是当植物在放牧条件下 ,需要预测动物的采食质量 ,众所周知 ,所有放牧动物在采食过程中是有选择采食的。近几年 ,…  相似文献   
44.
营养舔砖对冷季放牧牦牛、藏羊的补饲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两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 ,补饲营养舔砖对维持牦牛和藏羊活重有明显作用。补饲营养舔砖牦牛试验组活重损失为 2 74kg ,而对照组为 8.8kg ,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 0 1)。藏羊补饲营养舔砖试验组活重损失为 2 0kg ,而对照组为 5 .12kg ,两者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45.
本试验以河南县高寒草甸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补播改良后1~3年的群落多样性与生物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补播可显著增加河南县高寒草甸草地植物的生物量和群落物种丰富度。同时表明补播第1年后,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但随着补播时间的推移,在补播第3年时,群落Simpson指数和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最高,群落多样性越来越好,植物群落结构趋于稳定。本试验结论可为高寒草甸的草地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贵南森多地区一年生禾豆饲草混播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贵南县森多乡将燕麦与箭豌豆进行混播,其鲜草产量比单播燕麦增产29.5%,比单播箭豌豆增加20.2%;而毛苕子与燕麦混播,比单播燕麦和毛苕子分别增产4.2%和16.1%。说明燕麦与箭豌豆混播更适于森多地区。  相似文献   
47.
西宁地区70种草坪草引种试验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连续3年以成坪期、质地、密度、颜色、耐旱性、越冬性、抗病性、青绿期、盖度等指标对9属70个品种的草坪草进行5级质量综合评价,从中筛选出适合西宁地区种植的草坪草种.其中,早熟禾属5个品种:Eclipse,Ram1,Glade,Wabash 和加拿大早熟禾;羊茅属6个品种:Pixie,Arid3,Houndog5,TripleA3,Watersaver和匍匐紫羊茅;黑麦草属2个品种:Dandy和Calypso2.  相似文献   
48.
饱和D-最优设计在草地施肥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草地施肥与牧草产量的关系,通过测定施肥试难的各项参数,建立不同施肥时期、不同施肥量对牧草产量的函数模型,同时确定了干草原类草地最佳施肥量为315-525kg/hm^2,最佳施肥时期为6月30日至8月1日。  相似文献   
49.
为探索高寒草地植被对模拟增温和添加氮素的响应机制,通过在野外对高寒草甸进行模拟增温和硝态氮、铵态氮的氮素添加试验,研究模拟增温和添加氮素对高寒草地群落物种组成、生产力及土壤水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温和添加氮素可显著增加植物地上总生物量、优良牧草地上生物量和植被平均高度(P <0.05).增温处理能增加植物种类,且有利于杂类草生物量的增加;对几种主要植物来说,增温施氮互作下植株高度高于其他处理,土壤0~15和15~30 cm水分均先减少后增加,且都为不增温不施肥处理最高.可见增温施氮互作处理能够促进植被的生长,但不利于土壤水分的增加.  相似文献   
50.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探讨了不同施肥时期及氮肥用量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初级生产力、植物养分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时间为7月10日,施肥量为150 kg·hm-2时,地上生物量为最大值,较对照增加了2.06倍(P <0.05)。而植物氮素含量在施肥时间为7月10日,尿素用量为30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较对照增加了31.18%(P <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地上生物量与植物全氮成显著正相关,施氮量与植物全氮成线性相关。施肥时间为7月10日左右时,尿素施用水平为150~300 kg·hm-2,该类型高寒草甸初级生产力和土壤全氮都达到最大值,可作为优先氮素添加量来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