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6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研究原核表达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gp85囊膜蛋白诱导雏鸡产生保护性抗体及抗ALV-J感染的作用,本研究采用ALV-J gp85重组蛋白与不同免疫佐剂接种雏鸡,检测其免疫后血清抗体变化,并在二免后第35 d进行攻毒,检测鸡体内病毒血症。结果显示单一gp85重组蛋白只能诱导少部分雏鸡产生抗体,抗体效价较低、维持时间短;而弗氏佐剂(F)和CpG(C)佐剂联合重组蛋白能够使所有的免疫鸡产生抗体,效价较高,维持时间约56 d;二次免疫可以增强免疫效果,高效价抗体维持时间进一步延长。重组蛋白免疫组减少病毒血症的免疫保护率为33.3%,而F佐剂组及F和C佐剂与重组蛋白联合免疫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53.8%和66.7%;另外,F和C佐剂与重组蛋白联合免疫明显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以上结果表明使用F和C佐剂可以增强gp85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产生较好免疫保护作用,为开发有效的ALV-J亚单位疫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2.
家禽血管瘤的发生与防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几年来,与J亚群白血病病毒相关的禽白血病在我国禽群中广泛流行,其中,与禽白血病J亚群病毒(ALV-J)密切相关的血管瘤性疾病在我国蛋鸡群中呈蔓延趋势.本文就血管瘤的病原及发病机理、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防制的相关知识作一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33.
禽肿瘤性疾病作为世界范围发生的疾病,严重危害养禽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其中危害最严重的主要包括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禽白血病(Avian leukaemia,AL)和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ticuloendotheliosis,RE)[1].鸡群一旦发生这些肿瘤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是相当严重的.……  相似文献   
34.
成子强 《中国家禽》2004,26(2):5-6,10
由于J亚群白血病具有病毒遗传不稳定性、可水平和垂直传播等特性,给诊断和预防工作带来了困难。对该病的研究尚需足够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而生产者则应做到科学饲养。  相似文献   
35.
孵化在整个产业链中是很重要的一环,商品代鸡在孵化过程中出现各种原因的死胚现象越来越严重,给孵化场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也给整个产业链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而导致鸡死亡的病例越来越多,各方对商品鸡的死亡病例报道很多,而对于鸡胚因为缺乏维生素在孵化期死亡报道却较少见。本研究材料来源于山东某商品代鸡孵化场,该孵化场采用恒温孵化法进行孵化,每隔5d入孵一批鸡蛋,与孵化相关的各种制度、机器设备等均正常。在5月份连续四批鸡皆在孵化期的17d左右出现大批死亡,死亡率在20%以上,远远高出正常的死亡率,死亡鸡胚大多数出…  相似文献   
36.
猪附红细胞体抗原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自然感染的猪血液中纯化猪附红细胞体,应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试验对猪附红细胞体抗原蛋白组分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SDS-PAGE分离得到13种蛋白质,其蛋白分子量范围为24~170 kD,分别是120、112、110、108、68.2、58、49.6、41.2、30、29、26.2、25和24.3 kD。应用免疫印迹试验筛选出了6种特异性蛋白质,分子量分别是108、98.2、68.2、41.2、35和31 kD。  相似文献   
37.
青山羊表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与毛囊发育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基因的表达与青山羊皮肤毛囊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组织学技术和显微观测的方法,研究济宁青山羊1日龄、1-5月龄,共6个年龄段的皮肤毛囊的组织学特性,结合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其与EGF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并用SAS9.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初级毛囊直径在出生后随日龄稍有增大,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次级毛囊直径在2月龄之前极显著增大(P<0.01),达到发育高峰,之后保持相对稳定。EGF基因在出生后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在2月龄达到最高,之后表达量极显著减少(P<0.01)。【结论】初级毛囊在出生前就已全部发育形成,而次级毛囊在出生后可继续发育至2月龄。自出生至2月龄,EGF表达量与次级毛囊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38.
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对ⅦNDV HN基因进行表达研究。RT-PCR扩增HN基因,将其克隆到p Fast Bac HT A载体中,阳性重组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PCR鉴定获得阳性克隆,碱裂解法提取阳性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含HN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质粒,重组病毒感染Sf9细胞72 h后,进行SDS-PAGE电泳、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试验。免疫SPF鸡,间接ELISA测定抗体滴度,攻毒保护试验检测重组HN蛋白保护性。结果显示,目的蛋白HN在昆虫细胞中有特异性表达,该蛋白诱导了高滴度的NDV特异性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强毒攻击保护率达到75%,与La sota疫苗组保护率接近,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上述结果为NDV新型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9.
干扰素因其抗病毒、抗肿瘤、抗寄生虫活性及免疫调节作用被广泛关注和研究.兔干扰素的研究与其他动物干扰素的研究相比较为落后.文章综述了兔干扰素的分类、原核表达、真核表达、抗病毒活性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兔干扰素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0.
本研究通过原位杂交(ISH)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技术检测了组织中ALV-J病毒RNA的表达及定位。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在攻毒后3周时.所检测到的组织大部分已感染病毒;病毒对肝脏、心脏、肾脏的实质细胞、骨髓髓系细胞和卵巢基质中的间质细胞、脾脏红髓内的单核-巨噬细胞有较高的嗜性.在核膜及胞浆内显示出蓝紫色颗粒状的特异性信号,而在法氏囊、胸腺、脑和坐骨神经中检测不到病毒RNA及病毒基因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与原位杂交相似,在核膜及胞浆内可见蓝紫色阳性信号.瘤组织的信号较强,显示了较强的抗原性。由骨髓和其他组织的结果可推测ALV-J诱导肿瘤可能和病毒基因的插入位点有直接关系,而和病毒在组织内的数量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