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5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西门利克森林病毒(SFV)复制子质粒型表达载体pSfV1进行改造,即在SFV非结构蛋白(nSPs)上游插入依赖于RNA聚合酶Ⅱ的人巨细胞病毒立即早期启动子/增强子序列(hCMV IE Pro/Enh),同时在pS-FV1的多克隆位点下游插入SV40 poly(A)终止信号序列,获得可以完全在DNA水平上操作并具有自主复制功能的表达载体pSFV-DNA。为了进一步探讨改造载体的转染效率、表达能力以及是否能诱导细胞凋亡等特性,将报告基因EGFP插入pSFV-DNA中亚基因组启动子下游,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SFV-EGFP转染BHK-21细胞,转染后12h即可观察到荧光,但转染效率明显低于直接由hCMV IE Pro/Enh驱动的EGFP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提取转染后48h的细胞基因组DNA,电泳发现pSFV-EGFP转染细胞均呈典型的DNA断裂(ladder),而pEGFP-C1转染细胞未观察到这种现象。上述结果表明:改造的载体不仅可完全在DNA水平上操作,而且能正确表达外源基因和诱导细胞凋亡,为开展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自杀性”DNA疫苗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伪狂犬病病毒Ea株UL54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13.
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gG^—/LacZ^+突变株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从湖北某猪场分离鉴定的鄂A株为亲本,提取其基因组DNA,克隆含gG基因的SphI/KpnI片段,然后将LacZ基因融合到gG启动子下游,得到重组质粒pUSKZ,将重组质粒与鄂A株基因组共转染PK-15细胞,待细胞完全病变后,在X-gal存在下,作蓝斑筛选纯化。经斑点杂交和PCR扩增证实得到的是基因型为gG^-/LacZ^ 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伪狂犬病病毒Ea株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含ULl8全长基因的片段并克隆至pMDl8-T载体,采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序列分析显示ULl8全长891 bp,可编码297个氨基酸.将该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栽体pQE.82L的6×His标签下游,获得原核表达质粒pQE-UL18,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6 × His-UL18的分子量约为33 ku.Western blot证实,表达的融合蛋白能与抗6×His的单抗发生特异性反应.进一步将UL18基因插入真核表达栽体pEGFP-N1中EGFP基因的5'端,获得与EGFP融合表达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UL18,转染HeLa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转染后24 h融合蛋白EGFP-UL18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仅有部分定位于细胞核,而48 h时则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但对照载体pEGFP.N1转染细胞的荧光一直呈弥散型分布于整个细胞中.  相似文献   
15.
通过RT-PCR对采集自河北省2个猪场的5份腹泻仔猪小肠内容物进行检测,结果均为猪δ冠状病毒(PDCoV)阳性。将病料处理后接种LLC-PK1细胞,从2个猪场的病料中各成功分离到1株PDCoV,分别命名为PDCoV CHN-HeB-A1株和CHN-HeB-B2株。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Western blot和电镜观察对分离的病毒进一步鉴定,IFA和Western blot结果证实2株病毒都能与PDCoV M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电镜下可观察到直径100~150 nm、呈典型皇冠状的病毒粒子,证实所分离的病毒为PDCoV。全基因组测序以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2株PDCoV与中国大陆毒株相似性较高,为98.7%~99.1%,与中国香港毒株处于同一簇。  相似文献   
16.
DEAD-box解旋酶21(DEx D-box helicase 21,DDX21)是含DEAD-box的RNA解旋酶家族成员之一,不仅参与RNA的合成和加工过程,同时还参与机体的天然免疫应答,调控病毒的复制。为了研究猪DDX2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以猪肾传代细胞(PK-15)总cDNA为模板,根据GenBank公布的预测序列(XM_005657387.2)设计引物扩增猪源DDX21基因,并采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将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首次成功克隆了猪DDX21基因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X396051),其开放读码框全长为2 355 bp,编码784个氨基酸;与牛、斑马鱼、人、小鼠、大鼠和非洲爪蟾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1.7%,57.5%,88.0%,82.3%,83.8%和48.9%;该基因编码的蛋白结构域和人、牛、小鼠、大鼠一样,其C端都具有保守的GUCT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猪DDX21与牛DDX21的亲缘关系最近。进一步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 ET28a-DDX21,经测序鉴定正确后,将其转化感受态细胞BL21(DE3),对DDX21基因进行原核表达。经SDS-PAGE分析显示重组菌可表达分子量约为90 k Da的融合蛋白,与预期相符;在IPTG诱导浓度一定的条件下,重组菌的最佳诱导时间为5 h。猪DDX21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为进一步研究DDX21蛋白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伪狂犬病病毒Ea株gM和gN基因的克隆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M和Ng是最近经经典免疫沉淀法确定的伪狂犬病病毒(PRV)第三对异源糖蛋白二聚体。根据PRV国外Ka株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两对分别包含gM和Ng完整编码的特异性引物,以PRV国内地方分离株(Ea株)的细胞感染物为模板,PCR扩增出大小约1.2kb和0.3kb的特异性片段。将扩增物克隆到杆状病毒转座载体pEastBacl中,酶切鉴定证实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Ea株gM、Ng基因分别编码394和98个氨基酸,与Ka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8.4%和97.6%。DNATool和DNASIS软件对gM、Ng进行二级结构预测,发现gM存在8个潜在跨膜区和一个N-糖基化位点,是典型的能反复多次跨膜的Ⅲ型糖蛋白;gN具有N-端信号肽序列、C-端跨膜区和潜在0-糖基化位点,属Ⅰ型糖蛋白。上述结果为下一步深入研究gM、Ng的相互作用位点及二聚体的功能奠定了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基因工程疫苗,以伪狂犬病毒(PRV)gE基因缺失标志疫苗株TK^-/gE^-/LacZ^+为病毒载体,通过同源重组,构建了共表达与牛疱疹病毒1型VP22(BHV-1 VP22)融合的PRRSV E及M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毒(rPRV)TK^-/gE^-/VP22E^+/VP22M^+。经PCR、Southern blot、Western blot证实rPRV构建正确,并能表达与BHV-1 VP22融合的PRRSV E及M蛋白。rPRV在IBRS-2、PK-15细胞中的增殖滴度与PRV亲本株相比无显著差异,表明外源基因的插入不影响rPRV增殖。用该rPRV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小鼠抗PRRSV中和抗体及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并与未融合VP22的单表达PRRSV E蛋白及共表达E及M蛋白的rPRV TK^-/gE^-/E^+与TK^-/gE^-/E^+/M^+进行比较。结果显示TK^-/gE^-/VP22E^+/VP22M^+可诱导小鼠产生更好的体液与细胞免疫反应,BHV-1 VP22发挥了佐剂效应。本研究为研制安全、有效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二价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YA株ORF5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YA株为材料,采用RT-PCR扩增其ORF5基因全长cDNA并进行序列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YA株ORF5基因cDNA编码区长603bp,可编码200个氨基酸残基。与欧洲型代表株LV株、美洲型代表株VR-2332株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同尖性分别为58%和90%,与国内首株分离株(CH-1a)的同源性高达95%,推测YA株属于美洲型。根据YA株ORF5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具有代表性的12株美洲型毒株和2株欧洲型毒株绘制进化系统树,结果也显示YA株与美洲型分离毒株的遗传关系较近,而与欧洲毒株的遗传关系较远。进一步采用序列分析软件对推导的氨基酸进行比较分析,发现YA株ORF5编码的E蛋白存在5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6个抗原位点,其糖基化位点的数目及抗原位点的分布与其它美洲毒株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3个最主要的抗原表位相对保守。  相似文献   
20.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ms,PCV)属于环状病毒属,该病毒无囊膜,基因组为单链环状DNA,大小约为1.7kb,编码2个主要的开放阅读框架:ORF1和ORF2,ORF2编码病毒的核衣壳蛋白(Nawagitgul et al,2000),可能在PCV2病毒致病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PCV2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分别用ORF2基因的亚单位疫苗免疫猪、核酸疫苗免疫小白鼠,均具有良好的效果(Blanchard et al,2003;Kamstrup et al,2004)。关于PCV2疫苗的研究在我国尚未处报道。本实验在异源启动子CMV下实现了ORF2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