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又名湖蟹,是中国的一种名贵淡水养殖品种,随着养殖规模化,人们已从发病的湖蟹中分离到各种气单胞菌。气单胞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可以从淡水、盐水、废水、蔬菜、肉、鸡和各种鱼中分离到。单胞菌可以引起儿童、老年人消化道疾病和疮口的感染。近年来,随着水产集约化养殖的迅速发展,抗生素广泛应用于水生动物疾病防  相似文献   
62.
现代兽医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保障动物的健康,涉及食用动物、伴侣动物和野生动物的疾病控制与检疫;(2)保障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控制畜产品中的兽药残留和致病性微生物污染,以免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3)保障人类健康,主要是通过加强对动物中人畜共患病监测与控制,防止其向人类的传播,如狂犬病、布氏杆菌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抗生素合理使用,避免人畜共用同一种抗生素,以降低抗药菌株增加的可能性和对人类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也就是说,兽医工作既涉及动物疾病的防治,而又关系到人类健康的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63.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为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本研究旨在建立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方法,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通量。李氏杆菌溶血素(LLO)蛋白经原核表达后, 制备单克隆抗体, 测定单克隆抗体的亚型、效价及亲和力。柠檬酸钠法研制LLO胶体金试纸条,并对试纸条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稳定性及模拟样品进行检测,并初步应用于实际海产品的检测。结果发现,制备的LLO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稳定性高、重复性佳、灵敏度较高,亲和力好,亲和力常数为4.25×108 L·mol-1。人工污染样品试验表明灵敏度与纯细菌培养物基本一致,为3.0×105CFU·mL-1。将LLO胶体金试纸条应用于500份海产品的实际检测中,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阳性检出率为2.20% (11/500),略低于国标检测方法(GB4789.30—2010)的2.40%(12/500)和PCR检测方法的2.40%(12/500),三者之间符合率为91.67%。另外缩短检测时间至15 min,检测效率大幅度提高。本研究建立的LLO胶体金检测方法可用于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4.
我参加这次会议深感十分高兴,特别是因为有来自26个国家的兽医专家、教授,相聚一堂,参加的人数和规模都创国际兽医针灸学术交流的新记录,在兽医历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我相信,通过这次会议,必有助于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兽医学术上特别是针灸的相互了解、提高和合作。请允许我向全体代表,尤其向不远千里而来的外国朋友,表示热烈地欢迎。并祝大会圆满成功。现在,我和我的同事方维焕先生就中国传统兽医针灸学的发展作一简括发言。  相似文献   
65.
为了控制检测结果准确性,以鸡蛋粉中氟虫腈砜残留分析标准物质[GBW(E)100779]为测试样,采用“自下而上”法对基于多功能净化柱(PAC柱)净化的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D-LC-MS/MS)法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鱼骨图”分析表明,不确定度分量主要来源有样品称样量、内标溶液添加体积、标准工作溶液浓度及其移取体积。内标溶液添加体积引入的不确定度最大,对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贡献率为68.59%;万分之一天平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可忽略不计。同位素内标的添加过程是ID-LC-MS/MS法检测的关键控制点,参考基准的合理选择和目标物的完全提取是准确测量的前提。进一步用LC-MS/MS法对参考物质、稀释剂和内标溶液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估,并基于国家有证标准物质[GBW(E)100779]对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有利于提升鸡蛋食品安全的检测质量和质控水平,为精准检测质控方案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6.
为了解浙江省猪主要病毒性疫病的流行动态,采集近4年来临床病猪病料1118头份,采用PCR和RT-PCR方法进行猪主要病毒性疫病的病原检测.结果显示,PRRSV,CSFV,JEV,PCV2,PRV,PPV,PEDV和TGEV病原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51.71%,15.71%,27.16%,50.8%,1.99%,84.4%和9.0%.其中PRRSV,CSFV和PCV2每年都有较高的检出率,仍是浙江省猪场的主要病原;PRV和PPV近年来流行有所下降,该病已得到较好控制;2011年初发现流产病例中JEV的检出比例有明显升高,检出率高达39.29%;2011年2月在刚出生仔猪腹泻病例中PEDV检出率大大提高,造成严重损失.总之,浙江省猪场中PRRSV,CSFV和PCV2仍是防控的重点,但多病原感染或新变异株的出现也是近年来浙江省猪疫病复杂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7.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家鸭、火鸡和其它鸟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可给养鸭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疫苗是防控该病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针对鸭疫里默氏杆菌二价灭活疫苗的效果进行评价:疫苗免疫后21 d,针对SG4株的抗体效价在7.7-8.5 log2之间,显著高于针对ZZY7株抗体效价(3.0-3.4 log2),3个批次疫苗之间的抗体效价基本稳定。效力检验结果表明,该苗能够产生100%的攻毒保护;且免疫后对鸭的生长性能无明显影响;无菌检验、剂型和黏度等均符合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三部标准。  相似文献   
68.
杭州市奶牛结核病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采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2003—2006年对杭州市奶牛结核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4年间共检牛52 160头,检出阳性牛590头,平均阳性率为1.13%。2004—2005年杭州市奶牛结核病发生主要集中在临安市和建德市。从奶牛结核病流行趋势分析,2004—2006年奶牛结核病平均阳性率(1.42%),高于2000—2003年的水平(0.28%)。存栏20头奶牛以下的养殖户结核病发生率(33.33%),明显高于养殖规模场(22.41%)。  相似文献   
69.
猪链球菌2型溶血素基因PCR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猪链球菌2型的溶血素(haemolysin)的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成功地扩增了溶血素基因,并建立了检测溶血素的PCR方法.用EcoRⅠ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获得了与预期大小一致的869 bp和633 bp的两个片段.同时另设计一对内引物,进行巢式PCR,亦能扩增出预期片段.PCR检测的敏感程度可达100个细菌;对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猪丹毒杆菌和猪放线杆菌等的PCR检测结果均呈阴性.表明建立的猪链球菌2型溶血素PCR检测方法,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很高,可作为猪链球菌病快速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70.
中草药渣对断奶仔猪生长、肠道菌群和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体重约7 kg的28日龄断奶仔猪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1.5%的中草药渣,与对照组比较,日增重分别增加5.04%(P>0.05),12.28%(P<0.05)和7.72%(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6.01%(P<0.05),9.29%(P<0.05)和7.10%(P<0.05),腹泻率分别降低29.95%(P<0.05),46.19%(P<0.01)和34.52%(P<0.05)。添加1.0%的中草药渣组与对照组比较,肠道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分别增加47.33%(P<0.05)和83.95%(P<0.01),大肠杆菌、梭菌数分别下降41.35%(P<0.05)和29.93%(P<0.05);血清TP,ALB,GLO含量分别提高13.37%(P<0.05),12.40%(P<0.05)和51.07%(P<0.01),BUN含量降低15.84%(P<0.05),血清GPT,GOT,ALP活性分别提高9.45%(P<0.05),20.10%(P<0.05)和31.85(P<0.05);血清IgG,IgA,C3含量分别提高16.56%(P<0.05),18.31%(P<0.05)和33.33%(P<0.05)。日粮添加中草药渣对血清CHO,TG3,HDL,LDL,VLDL,IgM,C4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