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9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将人工合成的O型口蹄疫病毒主要表位基因与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克隆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中,以电穿孔法转化酵母菌X-33,用Zeocin平板筛选重组子,PCR鉴定后甲醇诱导表达.SDS-PAGE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9 000,表达量约为190 mg·L-1;免疫印迹分析证实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反应性.融合蛋白以皮下接种的方式对8只小鼠进行3次免疫,然后通过ELISA和MTT分别检测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表明,融合蛋白既能诱导细胞免疫应答,又能诱导体液免疫应答,其产生的抗体水平接近于常规灭活疫苗.MTT试验结果显示,融合蛋白的A570为0.381±0.072,灭活疫苗的A570为0.340±0.050,表明融合蛋白的细胞免疫应答水平高于后者.提示,hsp70作为分子佐剂在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研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3.
通过鸭胚接种,从山东和安徽两地疑似鸭瘟临床病例中分离鸭瘟病毒,分别命名为SD株和AH株。根据鸭瘟病毒疫苗株UL26-UL30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UL27(gB)的全基因,并对扩增的片段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包括完整的gB基因,长度均为3 003 bp,2株鸭瘟病毒分离株与鸭瘟病毒疫苗株的gB基因同源性均为99.8%,并且分别发生4个和2个氨基酸的变异。2分离株无血凝特性,鸭胚半数致死量DELD50分别为10-4.5/0.2 mL和10-4.35/0.2 mL,动物回归试验可致15日龄雏鸭死亡,鉴定为鸭瘟病毒强毒株。  相似文献   
44.
对新型鸭肝炎病毒(DHV)GD1株VP1结构蛋白基因进行了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采用DNAStar Protean软件对VP1蛋白的二级结构、可塑性、亲水性、表面可能性及抗原指数等参数进行分析,综合预测其B细胞表位分布。结果表明,VP1基因长720 bp,编码240个氨基酸。与国内和韩国分离的新型毒株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9.6%,92.9%和92.5%。与台湾新型DHV的序列相似性均较低,分别为80.6%,80.2%,与传统的Ⅰ型DHV毒株的序列相似性最低,相似度仅为25.5%。较1型DHV存在多个氨基酸的插入和较多氨基酸位点的突变,高变区主要集中在180~220位。VP1结构蛋白的二级结构较为复杂,含有较多的β片层结构和转角结构,有多个区域为B细胞优势表位。该方法预测的B细胞表位结果有较高的准确度,为试验确定新型DHV毒株的VP1结构蛋白的B细胞表位和新的多表位疫苗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5.
根据GenBank公布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 PRRSV)ORF5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从重组质粒pMD- ORF5中扩增去除ORF5基因中包括全部信号肽在内的N端跨膜区(28 residues)和中部跨膜区(60 residues)。改造后的ORF5基因分别命名为ORF5-1和 ORF5-2。将2个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pET-ORF5-1和pET-ORF5-2,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和SDS-PAGE电泳分析,ORF5-1和ORF5-2基因获得融合表达,表达量分别为12.2%和39%,证明删除双跨膜区能明显提高ORF5基因的表达量。经Western blot分析,融合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学活性,表明摘除跨膜区对该蛋白的抗原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6.
提取经 Con A诱导培养的猪外周血白细胞总 RNA,RT- PCR扩增出猪 IFN- γ基因并克隆到 p GEM- T- easy载体 ,测序结果表明 ,扩增片段为含有信号肽的猪 IFN-γ完整基因。亚克隆猪 IFN-γ成熟蛋白编码基因 ,并对其 5′段前 2个稀有密码子进行大肠杆菌偏嗜性改造。通过引入 SD序列 ,成功构建了猪 IFN- γ原核双顺反子表达载体 p L CS-po IFN2 G,并实现了猪 IFN-γ在大肠杆菌中的高表达 ,约占菌体总蛋白的 5 6 .5 %。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用含 7mol/L 盐酸胍的变性液溶解及含 0 .5 mol/L盐酸胍复性液复性处理 ,复性后的表达产物经凝胶层析纯化后 ,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结果表明 ,重组猪 IFN-γ具有较高干扰素活性  相似文献   
47.
为进一步研究的生物学特性,应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和鸡胚肾细胞(CEK)培养禽腺病毒江苏分离株,进行培养特性、血凝特性、理化特性、超薄切片观察和PCR检测.实验结果表明,CEF感染病毒后没有出现病变.CEK感染病毒后则表现出很强的聚集性并形成细胞团,有的成束状,最后脱落;Reed-Muench方法测得其TCID50为每0.1 mL 10-5.4.CEK核内存在大量70~80 nm、呈典型的晶格状排列的腺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48.
猪肺炎支原体P36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猪肺炎支原体P36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出猪肺炎支原体特异性蛋白基冈P36,克隆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构建分泌型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P36.PICZα-A-P36经Sac Ⅰ酶切线性化后电转化导入毕赤酵母菌株X-33.PCR鉴定为阳性的酵母转化子经甲醇诱导分泌P36蛋白于发酵卜清液中,通过SDS-PAGE电泳以及Western-blotting进行鉴定,结果表明,P36蛋白基因获得了分泌性表达,而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这为猪肺炎支原体免疫检测试剂盒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
采用PCR定点突变技术,将家蝇(Musca domestica)防御素抗菌肽成熟肽段的基因(des-hf)第32位氨基酸残基由甘氨酸(G)突变为带正电荷的精氨酸(R),构成第一个突变体des-hf-MU1;采用同样的方法在des-hf基因的C端加上6个带有正电荷的赖氨酸(K),构成第2个突变体des-hf-MU2.采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表达系统对上述2个突变体进行表达.抗菌特性表明,抗菌肽突变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有较好的抑菌活性.琼脂孔扩散法检测des-hf-MU1和des-hf-MU2的抑菌效价比des-hf分别提高了2.4和8.0倍.酸稳定性试验显示,抗菌肽突变体在pH值为5~6时活性最高,热稳定性试验显示des-hf-MU1和des-hf-MU2 100℃加热10 min后仍具有抑菌活性.显示了两抗菌肽突变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2008~2010年华东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华东地区近三年来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 circovirus disease,PCVD)的流行状况,以便更好地控制该病的发生,2008年1月~2010年9月在华东地区5个省、直辖市及河南省的68个规模化猪场(均未免疫商品化猪圆环病毒疫苗)共收集1017份猪血清样品,应用商品化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抗体诊断试剂盒(PCV2-ELISA),对送检血清样品进行PCV2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送检猪血清中抗体阳性总数为609份,总阳性率为59.88%;2008、2009和2010年送检样品的阳性率分别为53.4%、35.33%和80.63%,PCV血清抗体阳性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成年猪血清阳性率最高为81.40%,保育猪血清阳性率最低为41.48%,仔猪和育肥猪血清阳性率相近,分别为57.95%和52.20%,说明仔猪断奶后随母源抗体下降其抗体阳性率亦下降,但随猪龄的增长而感染逐渐加重后其抗体阳性率又升高,且不同生长阶段PCV毒抗体阳性率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