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替抗生素绿色饲料添加剂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生素在养殖业中滥用造成的各种危害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科学难题,寻找替抗生素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是现代健康养殖和世界发展的必然需求.论文介绍了国内外几种替抗生素绿色饲料添加剂及其作用机理,论述了绿色饲料添加剂在生产中应用现状,阐明了其存在问题及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2.
环境或气候变化引起蜜蜂采集有毒蜜源植物的花蜜或蜜露,导致生产出含有植物源毒素的有毒蜂蜜,食用此类有毒蜂蜜容易引发中毒。尽管国内外食用蜂蜜中毒的具体原因存在差异,但多数食用蜂蜜中毒事件与有毒蜜源植物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关联性。我国地域广阔,蜜源植物种类多样,梳理清楚有毒蜜源植物资源及其毒性对蜂蜜安全生产、毒性成分溯源等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广泛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分布的15科29种有毒蜜源植物种类、分布区域及花期等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报道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对有毒蜜源植物毒性进行归纳,以期为蜜蜂放养场地选择、蜂蜜安全生产及中毒原因追溯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3.
本试验旨在研究血根碱(SAN)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结构及小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23日龄平均体重为(6.55±0.18)kg的健康"杜×长×白"三元杂交断奶仔猪36头,按体重相近、性别比例相同原则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75 mg/kg金霉素(抗生素组)、基础饲粮+50 mg/kg SAN(SAN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SAN组和抗生素组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和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但SAN组与抗生素组间以上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SAN组和抗生素组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但SAN组和抗生素组间以上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SAN组回肠绒毛高度、V/C值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SAN和抗生素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除十二指肠黏膜免疫球蛋白G和空肠黏膜免疫球蛋白M外)(P0.05或P0.01);但SAN组和抗生素组间以上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SAN可以改善肠黏膜形态,提高小肠黏膜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达到与添加抗生素相当的效果。  相似文献   
74.
新型药物饲料添加剂博落回散是我国首个二类新中兽药,对畜禽具有抗菌、消炎,促生长的作用,是替代抗生素的植物源性添加剂。博落回散的主要成分血根碱,毒性极小,特别适用于鸡、猪等动物。文章根据近年来相关研究和报道介绍了博落回散的特点及其在动物养殖方面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5.
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低蛋白质饲粮中植物源血根碱替代色氨酸后仔猪门静脉血浆流率(PVPF)、氨基酸净吸收量及血清尿素氮净吸收量,探讨血根碱替代色氨酸对仔猪PVPF及门静脉氨基酸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12头2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公猪进行血液插管手术(颈动脉、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插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头猪。4个处理分别为低蛋白质饲粮组(低蛋白质组)、低蛋白质不补充色氨酸饲粮组(缺色氨酸组)、低蛋白质不补充色氨酸添加血根碱饲粮组(血根碱组)和常规饲粮组。结果表明:1)猪PVPF会随着采食时间变化整体呈上升的趋势,在后期趋于稳定,缺色氨酸组6 h内平均PVPF比低蛋白质组、血根碱组和常规饲粮组均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2)缺色氨酸组门静脉赖氨酸、色氨酸及精氨酸净吸收量显著低于蛋白质组、血根碱组和常规饲粮组(P0.05),而低蛋白质组、血根碱组和常规饲粮组3组间门静脉赖氨酸、色氨酸及精氨酸净吸收量差异不显著(P0.05)。缺色氨酸组门静脉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净吸收量显著低于蛋白质组、血根碱组和常规饲粮组(P0.05),而低蛋白质组和血根碱组间门静脉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净吸收量差异不显著(P0.05)。3)各组的血浆尿素氮的净吸收量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低蛋白质饲粮中不补充色氨酸,对PVPF和门静脉氨基酸净吸收量有一定影响;在不补充色氨酸添加血根碱后会相对提高PVPF,增加门静脉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净吸收量,但不影响门静脉血浆尿素氮净吸收量。  相似文献   
76.
石香薷药材用于精油提取后的水提液中仍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开发为饲料添加剂的价值,从而实现石香薷资源的综合利用。采用HPLC法,按照优化后的色谱条件对24批石香薷水提取物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建立了不同产地石香薷水提物的HPLC特征图谱,共确定8个特征峰,经对照品比对确定特征峰5、7、8分别为野黄芩苷、迷迭香酸和黄芩素-7-甲醚,设定迷迭香酸为参照峰(S峰),特征峰1~8的相对保留时间的规定值分别为0.176、0.444、0.495、0.676、0.765、0.954、1.000、1.618,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考察中各特征峰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03%~0.57%、0.01%~0.31%、0.04%~0.15%,相对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88%~2.60%、1.39%~3.33%、1.95%~4.54%。该研究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为石香薷水提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开发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明吡咯喹啉醌对辣椒生长及干旱生理生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不同 水分条件下吡咯喹啉醌对辣椒农艺性状、脯氨酸、叶绿素、可溶性糖、丙二醛、抗氧化酶、光合特性及辣椒品 质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下喷施低浓度(0~500 nmol/L)吡咯喹啉醌对辣椒抗旱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效抑 制了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协同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加,膜脂过氧 化程度减弱,光合特性增强,其中 200 nmol/L 处理植株的净光合速率较 0 nmol/L 处理提高 130.89%,果实品质得 到部分改善;喷施高浓度(1 000 nmol/L)吡咯喹啉醌抑制辣椒生长;在 200 nmol/L 浓度时最有利于辣椒的抗旱 和生长。【结论】辣椒实际生产过程中,建议在干旱或半干旱辣椒种植区喷施 200 nmol/L 吡咯喹啉醌溶液。  相似文献   
78.
不同剂量博落回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的博落回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用(65±2)日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252头,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空白对照Ⅰ组),同时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0.337、0.675、1.35、2.7、5.4mg/kg博落回提取物生物碱(以血根碱+白屈菜红碱总生物碱计),以及30mg/kg金霉素(阳性对照组)作试验组,试验期为28d,试验结束时测定各处理组的生长性能等指标。结果显示,与其它剂量组及金霉素组相比,日粮中添加0.675和1.35mg/kg博落回提取物生物碱,均能显著提高仔猪的采食量(P0.05)、平均日增重(P0.05),降低仔猪料重比(P0.05)。同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博落回提取物生物碱能有效预防仔猪腹泻的发生率。因此,从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及提高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在仔猪日粮中添加0.675mg/kg的博落回提取物(以血根碱+白屈菜红碱总生物碱计)为理想剂量。  相似文献   
79.
巨峰葡萄组培快繁过程中初代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巨峰葡萄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分析不同浓度的6-BA、NAA对芽分化的影响,探索巨峰葡萄最适合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最佳激素浓度的对比,筛选出最佳的初代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在添加6-BA2mg/L和NAA0.2mg/L的MS培养基上初代培养后,启动率最高,达71.1%,MS+6-BA2mg/L+NAA0.2mg/L为最佳的初代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80.
曾建国 《广西蚕业》2001,38(1):43-44
构画了新世纪南宁市发展蚕业的宏伟蓝图,为南宁市蚕业生产的稳步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