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9篇
综合类   6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试验旨在建立二甲氧苄啶在猪粪便和尿液中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尿液经乙酸乙酯液液萃取,有机层经氮气吹干、35%乙腈水复溶后上机检测;粪便样品经酸乙酯提取,MCX 小柱净化后,洗脱液用氮气吹干,35%乙腈水复溶后上机检测。结果显示:猪粪便和尿液中二甲氧苄啶浓度分别在5~1 000 μg/kg 和10~1 000 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渊r>0.99冤,尿液尧粪便中二甲氧苄啶的定量限分别为10 μg/L 和5 μg/kg,尿液添加浓度为10、100、1 000 μg/L时的回收率分别为79.6%、84.3%、90.2%,粪便添加浓度为10、100、1 000 μg/kg 时的回收率分别为66.1%、65.1%、54.7%,批间、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14%,该方法定量限低,灵敏、准确,符合相关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2.
中药复方连翘对感染法氏囊病毒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60只7日龄健康岭南黄鸡随机分为Ⅰ、Ⅱ、Ⅲ和Ⅳ组,每组40只,Ⅰ为正常对照组、Ⅱ为感染病毒组、Ⅲ为中药复方治疗组、Ⅳ为中药复方制剂组,Ⅱ、Ⅲ组均于8日龄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Ⅲ、Ⅳ以20g·kg^-1单剂量灌服中药复方连翘汤。分别于试验后第7、14、21、28日龄采外周血及免疫器官法氏囊和脾脏,测定血细胞的吞噬能力、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和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流式细胞仪测定鸡外周血和脾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T细胞的含量;放血致死称体质量、脾和法氏囊质量,计算免疫器官指数。在感染IBDV7d后取脾脏和法氏囊组织,制备组织样品进行组织学及透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中药复方连翘制剂可使雏鸡外周血细胞的吞噬能力、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和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法氏囊和脾脏的质量明显提高,对感染IBDV后免疫器官法氏囊和脾脏有明显的改善和恢复作用,提高外周血和脾淋巴细胞中CD3^+、CD4^+和CD8^+T细胞百分率,改变CD4^+/CD8^+比值促进对机体免疫系统的调控。感染病毒组的上述指标显著下降,中药复方连翘治疗组与感染病毒组相比能显著提高上述指标。  相似文献   
183.
兽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兽药产业对保证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动物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还是依靠抗菌药物来治疗和预防,兽药业的现代化是畜牧业现代化的基础和保证。根据目前世界药物研发的现状,完全自主开发一种新药资金投入和风险是相当大的,一个新药从开发到最终投  相似文献   
184.
兽药新剂型的研发现状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药剂学与其他学科理论和先进的技术相结合,缓释制剂、控释制剂、透皮剂等新型给药系统在兽医临床的应用有逐步增加的趋势.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兽药产业的发展,介绍几种比较新的药物剂型的研究与开发进展.  相似文献   
185.
利用MATLAB程序中的inline和nlinfit两个命令对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求解血管外给药的药动学参数。同时与3P97软件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MATLAB程序可方便快速地求解血管外给药的各个药动学参数,计算结果与3P97软件计算值相当,且本方法操作简便、界面直观、易于推广,可用于临床教学或实验中药动学参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186.
为了研究盐酸特比萘芬胶囊在比格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简称药动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选用健康比格犬8只,进行单剂量(10 mg·kg-1)静脉注射特比萘芬注射液和口服盐酸特比萘芬胶囊,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质量浓度,利用Winnolin 5.2.1非房室模型计算各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静注盐酸特比萘芬主要药动学参数为:AUC0-∞=(5.47±1.03)μg·mL-1·h,Vss=(2.55±0.89)L·kg-1,CL=(1.88±0.33)L·h-1·kg-1,t1/2=(3.02±1.70)h;口服盐酸特比萘芬胶囊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max=(1.09±0.37)h,Cmax=(0.39±0.04)μg·mL-1,AUC0-∞=(0.67±0.18)μg·mL-1·h,Vd/F=(35.17±6.58)L·kg-1,t1/2=(1.69±0.74)h.比格犬口服盐酸特比萘芬胶囊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2.54±3.43)%.特比萘芬在比格犬体内吸收迅速,消除快,生物利用度低.  相似文献   
187.
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FQs)在兽医和人医临床上的广泛使用,细菌对该类药物的耐药性日趋严重,这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本文就FQs耐药性的研究进展,包括耐药性的发展,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即靶酶的改变,药物在菌体内蓄积浓度下降,以及由质粒介导的耐药等机制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8.
猪场大肠杆菌Ⅰ型整合子及其基因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某猪场大肠杆菌Ⅰ型整合子及其基因盒的分子流行病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场大肠杆菌Ⅰ型整合子流行普遍,192株分离菌中105株携带Ⅰ型整合子,检出率达54.7%。共检出6种Ⅰ型整合子,它们以8种组合形式在猪场大肠杆菌中流行。猪群、饲养员及饲养环境分离菌株Ⅰ型整合子检出种类、检出率相近,但同耐药谱菌株Ⅰ型整合子携带无一致性。各种Ⅰ型整合子整合不同种类、不同数目的耐药基因盒,其中100%整合有氨基糖腺苷转移酶基因(aadA),77%整合有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dhfr),仅少数整合有链丝菌素乙酰转移酶基因(sat)、β-内酰胺酶基因(bla)及红霉素酯酶基因(ereA)。Ⅰ型整合子携带菌株均表现多重耐药,其中100%耐受复方新诺明,90%耐受链霉素,75%耐受大观霉素。该猪场长期使用磺胺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尤其是将它们用作抗菌促长剂,造成了携带dhfr及aadA两种基因盒的Ⅰ型整合子在猪场大肠杆菌中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189.
2种含砷兽药对蚯蚓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蚯蚓是土壤生态的重要指示生物。试验用3种方法研究了2种含砷兽药洛克沙胂(roxarsone)和阿散酸(arsanilic acid)对安德爱胜蚓(Eisenia andrei)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人工土壤法、人造土壤法和自然土壤法测得的洛克沙胂和阿散酸对蚯蚓的LC50分别为每千克土壤3.23、2.99、3.56g和5.80、5.10、6.80g。2种舍砷兽药对蚯蚓的毒性都较低。  相似文献   
190.
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性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耐药(尤其多重耐药)现象的出现,给我国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可分为原发性和获得性.大肠埃希菌外排泵功能增强、膜通透性下降均可以导致多重耐药的产生,而质粒、整合子/基因盒系统等可移动的遗传因子在多重耐药性的传播上有着重要作用.此外,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使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强大的抵抗力.文章从上述几个方面阐述大肠埃希菌产生多重耐药的形成机制,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