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94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EpidemicDiarrhea,简称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以患病猪食欲下降、呕吐及严重腹泻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性疾病[1]。该病在寒冷季节多发,特别是冬春交替时节。  相似文献   
32.
猪场养殖过程中猪病的防控至关重要,疫苗免疫是综合防控的中重要环节,疫苗免疫中疫苗的质量、免疫剂量、饲养管理等因素都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疫苗免疫效果如何,能否起到刺激机体产生有效免疫保护都需要进行免疫效果的评估,积极有效的评估方法对检验猪场的疫苗免疫效果十分重要,文章对疫苗免疫效果评估的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养猪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基因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早春,是危害养猪业较严重的一种传染病,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基因的结构特点、功能以及疫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猪传染性胃肠炎基因及其疫苗的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34.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高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以发病速度快、高传染性、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主要流行特征,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流行,中国、东南亚国家、日本、韩国、美国、墨西哥、加拿大流行特别严重。虽有商品性的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或弱毒疫苗,但由于疫苗质量、流行毒株变异快、受免疫程序影响等诸多因素导致PED防控效果并不理想,严重影响了养猪行业的发展。目前,PED暴发后,猪场普遍采取对母猪人工返饲进行应急处理,用发病仔猪的病料(病原体)返饲母猪,仔猪可以通过哺乳获得母源性抗体,返饲成功案例国内外多有报导,效果明显;但是我国大多数的猪场技术人员对于人工返饲技术不掌握,难以实现科学、安全的返饲防控。文内就PED的母猪返饲技术原理、人工母猪返饲操作及返饲的利弊进行综述,为探索仔猪PED的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为了解贵州地区猪伪狂犬病毒的分子流行现状,本研究提取实验室分离并保存的PRV GZJS2017株病毒核酸作为PCR扩增模板,并对其进行TA克隆、序列测定和用生物学软件进行遗传信息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分离得到的GZJS2017株gE基因所测长度1740 bp,GC含量为73.97%,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PRV不同地域毒株之间同源率达98.8%~99.9%,说明该毒株gE基因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本研究可为今后深入开展PRV gE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36.
为给猪伪狂犬病病毒的诊断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参考GenBank中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E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以PRV GZ-Z1株DNA为模板,进行gE基因的PCR扩增,扩增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鉴定正确后,再亚克隆至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中,经鉴定后测序。结果表明:目的片段为PRV gE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大小1 734bp,编码577个氨基酸,在pET32a(+)载体中位置正确,表明,pET32a-gE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该基因与国内外其他18株PRV的gE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4.8%~98.6%;与国外分离株属同一个进化分支,遗传关系相对较近;而与国内Fa、Min、GDSH等毒株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37.
猪圆环病毒(PCV)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一种最小的脊椎动物病毒,可引起断奶仔猪进行性消瘦、淋巴组织等组织病变的一种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重要传染病,临床上主要与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仔猪先天性震颤(CT)、坏死性间质性肺炎(PNP)及母猪繁殖障碍等疾病有关。根据病毒致病性的差异,以及核苷酸序列和抗原性的不同,将猪圆环病毒分成无致病性的猪圆环病毒1型(PCV1)和具有致病性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本文从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等方面综述了当前国内外PCV2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可为临床上猪圆环病毒病的确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正2017年4月以来,贵州某猪场的保育猪陆续开始发病,发病率约为30%,病死率约16%。据述该猪场发病猪主要症状为高烧(41?℃以上)、气喘和腹泻等,将送检发病猪解剖后发现其组织器官中淋巴结肿大、出血、肾脏有囊肿及黄染现象,白斑肾特征明显,肺脏出血间质性肺炎特征明显,脾脏有瘀血梗死现象,其他脏器未见明显眼观病变。为了对其进行确诊,本实验室对上述送检病料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39.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我国养猪产业的发展。文章主要针对猪瘟病毒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反转录巢式PCR技术、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等5种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猪瘟病毒早期感染和隐性带毒猪的检出率,淘汰野毒感染猪群,为猪瘟的净化和防控提供重要诊断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0.
2017年2月,贵州某猪场发生以仔猪皮炎和持续性腹泻为特征的临床病例。为查明病因,送检发病保育仔猪2头于实验室进行病原诊断。根据流行病学情况、临床症状、病理解剖与PCR/RT-PCR检测,确诊该猪场送检保育猪存在猪蓝耳病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的双重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