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3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动物免疫抑制性疾病是导致畜牧业经济效益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严重影响了动物的免疫力,使动物对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敏感性增高,增加继发感染的机率.  相似文献   
62.
兽医药理学实验教学是兽医药理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学科发展和社会对兽医人才的需求,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对兽医药理学实验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旨在提高兽医药理学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3.
为了解南宁市猫外耳道疾病发生规律及流行特点,无菌取宠物猫耳道分泌物,用普通琼脂、TST培养基分离培养病原菌,分离得到13株优势菌,其中杆菌9株,球菌4株。生化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为出血性巴氏杆菌、阴沟肠杆菌、小肠结核耶尔森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流感嗜血杆菌、模仿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各1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病原分离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曲松敏感,可作为治疗外耳炎的首选药物;分离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耐药。  相似文献   
64.
为了调查广西猪源大肠杆菌O157∶H7分离株的耐药表型和消毒剂抗性情况,本研究测定5株猪源大肠杆菌O157∶H7广西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和消毒剂抗性,并应用PCR对5株细菌的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基因:氨基糖苷磷酸转移酶基因aph(3)-Iia、乙酰转移酶基因aadA和aadB进行扩增。2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结果表明,5株菌株只对氟苯尼考、头孢曲松、头孢西丁和头孢噻肟敏感;对罗红霉素、多黏菌素B、利福平、林可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和头孢噻吩的耐药率为100%;对壮观霉素、链霉素、头孢拉定等药物的耐药率在20%~60%之间。在5株大肠杆菌O157∶H7广西分离株中,分别有1株、1株和3株菌株对23种、11种和9种抗菌药产生耐药性。PCR结果证实,5株细菌携带有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基因,耐药基因的存在与其耐药表型有一定的相关性。消毒剂抗性结果显示,5株细菌对聚维酮碘溶液、新洁尔灭消毒液、稀戊二醛溶液、双季铵盐—碘消毒液、复方过氧乙酸具有抗性,只对二氯异氰尿酸钠粉敏感。研究结果对预防和控制广西大肠杆菌O157∶H7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65.
月鳢又名七星鱼,花星鱼、点星鱼等。为肉食性淡水鱼类。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目前已成为一项热门的特种水产养殖项目。但是由于不少养殖户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疾病时常发生,养殖的月鳢成活率低,阻碍了月鳢的规模养殖。现将其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分述如下。一、水霉病。是由水霉菌引起的一种继发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初春和晚各最常见。外观上可见病鱼体表长出棉花状菌丝。病鱼常摩擦患处,食欲减退,最后衰弱死亡。有外伤的鱼容易感染该病,所以饲养时应注意小心操作,避免损伤鱼体皮肤;定时投足饵料,防止鱼互相残…  相似文献   
66.
为观察对免疫抑制小鼠自由基产生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用地塞米松(Dex)为免疫抑制剂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分别以3种剂量的山豆根多糖(SSP)(50、100 和200 mg·kg-1)腹腔注射,测定胸腺和脾脏的器官指数和组织匀浆中髓过氧化物酶(MPO)、黄嘌呤氧化酶(X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SSP能极显著提高脾脏指数(P<0.01),显著降低脾脏中MPO活性(P<0.05)、胸腺中XO活性(P<0.05),显著提高胸腺中GP活性(P<0.05).提示:SSP通过改变机体内自由基相关酶的活性来影响体内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能力,使机体免疫器官免受过氧化损伤,拮抗Dex所致的免疫抑制,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7.
为观察山豆根多糖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与免疫细胞氧化还原相关分子水平的关系,采用地塞米松为免疫抑制剂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分别以SSP(50、100、200 mg/kg)腹腔注射,测定胸腺和脾脏指数、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脾脏酚氧化酶(PO)活力、胸腺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表明,山豆根多糖能显著提高脾脏指数(P<0.05)和血清中IL-6、TNF-α水平(P<0.01),显著升高胸腺中GSH水平,对胸腺中NO水平有调节作用.山豆根多糖可通过提高机体内IL-6、TNF-α、GSH水平,调节NO水平,从而调节免疫细胞氧化还原状态,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8.
从刀豆素A刺激12 h和15 h的巴马小型猪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出β-干扰素(IFN-β)基因,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进行序列分析和蛋白结构预测。结果表明,克隆的巴马猪IFN-β基因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梅山猪和长白猪的IFN-β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98.4%和98.9%,与人、牛、马的IFN-β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65.1%,65.1%,66.1%。人和猪IFN-β基因在5个螺旋结构序列上同源性很高,而且在维持蛋白结构和生物学活性上的氨基酸位点也非常保守。  相似文献   
69.
为探讨辣蓼黄酮正丁醇部分(FNB)对内毒素血症小鼠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采用酶解-超声偶联法提取辣蓼全草中的总黄酮,结合大孔树脂纯化富集获得辣蓼正丁醇部分黄酮,通过不同剂量的FNB作用于脂多糖(LPS)刺激所诱导的小鼠内毒素血症模型,测定丙二醛(MDA)、MPO、T-AOC、T-SOD、GSHPX、GSH、LZM、ACP及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IFN,IFN-α、IFN-γ)、白介素-2(IL-2)水平。结果表明,FNB能通过提升小鼠肝脏的抗氧化防御酶促体系的活性,减少LPS刺激所诱导的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IL-8的释放,降低肺部TNF-α、IFN-α、IFN-γ以及IL-2mRNA的表达水平。说明一定浓度的FNB能减轻LPS诱导的内毒素血症对小鼠的损伤,改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0.
为建立牛源大肠杆菌-秀丽隐杆线虫致病模型,本研究从广西南宁、桂林、柳州等地区收集的牛病料中分离出13株大肠杆菌,继而对这些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学鉴定及小鼠、秀丽隐杆线虫的致病性试验。采用玻片凝集法鉴定大肠杆菌的O血清型,并将13株大肠杆菌培养液以3.0×109 CFU/mL、0.2 mL/10 g体重给小鼠腹腔注射,同时分别喂食N2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结果显示,大肠杆菌的O血清型为O127、O126和O44,其中O126为优势血清型(4/13)。致病性结果显示,有11株大肠杆菌能使小鼠致死(致死率为40%~100%),2株大肠杆菌对小鼠没有致死性(致死率为0)。对小鼠有强致病性的大肠杆菌,对线虫的致死率也较高,死亡率在第3~6天最为显著,半数致死时间为3~4.5 d,最长存活时间为9 d;对小鼠不致死的两株大肠杆菌对线虫的致死率也较低,线虫死亡率下降趋势缓慢,半数致死时间为5~6 d,最长存活时间为10~11 d。肠道细菌计数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在线虫体内的数量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大肠杆菌不断破坏线虫的免疫系统,从而导致了线虫的死亡。本研究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线虫和小鼠的致病力试验结果一致,说明成功建立了牛源大肠杆菌-秀丽隐杆线虫致病模型,为牛病防治与临床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