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9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3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刘安芳  朱庆  阳泽平 《畜禽业》2006,(10):18-19
本试验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鸭500只,随机分为10个组(9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50只肉仔鸭。试验组采用二因素、每个因素三个水平的完全随机设计,即在饲粮中添加3%、6%、和9%的大豆油,每个比例分别添饲1周、2周、3周,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大豆油的用量和时间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之间以及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肉鸭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肉鸭的饲料转化率有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之间肉鸭的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大豆油的比例、时期及比例与添饲时的互作对肉鸭的日增重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而以添加6%的比例添饲两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周海龙  朱庆 《畜禽业》2003,(7):12-13
本试验对丝羽乌骨鸡快大型新品系的早期生长发育规律及肉用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利用Logistic模型确定了快大型新品系丝羽乌骨鸡的生长模型,并以此制定了标准生长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其生长拐点为:10.5周龄;在14周龄时体重约1.0kg,公、母鸡屠宰率分别达到85.88%、84.12%;胸肌率分别达到17.78%、17.28%;腿肌率分别达到24.38%、22.54%。在14周龄时,为较适合的上市日龄。  相似文献   
13.
一 我国家禽业当前面临的困境 1我国家禽业发展速度和单位经济效益明显下降 近年来我国家禽业的发展速度和生产效益已经明显下降,这与目前我国家禽的饲养量高、家禽产品供应基本平衡或饱和有关,同时表明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后,行业的利润将处于微利阶段。这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4.
乌骨鸡、珍珠鸡及其杂交后代线粒体DNA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骡鸡是乌骨鸡和珍珠鸡直接杂交的后代 ,但在遗传学上仍没有被证实。本实验分析了骡鸡、珍珠鸡和乌骨鸡共 5 9个个体的mtDNAD环部分序列 ,发现在同一对引物扩增时存在长度变异 ,乌骨鸡序列为 5 39bp ,珍珠鸡为4 98bp ,而骡鸡或同于珍珠鸡 ,或同于乌骨鸡。序列分析进一步支持骡鸡是乌骨鸡和珍珠鸡的远缘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川南常羽乌骨鸡三种羽色系的纯繁、杂交以及与三个浅肤品种的杂交,初步揭示了川南常羽乌骨鸡肤色的遗传现象。结果表明,所用乌骨鸡的肤色主要受遗传控制,存在杂合类型,黑羽系和麻羽系的肤色遗传较为稳定。乌肤性状终生不变,且与趾色、肉骨及肉膜色高度相关。乌肤公鸡与不同浅肤母鸡的杂交后代可表现出较高的不同的乌肤比例,表明适当引入浅肤血缘尚可保持乌骨鸡的乌色性状。  相似文献   
16.
刘安芳  朱庆 《猪业科学》2005,22(8):62-63
钙蛋白酶蛋白系统在细胞内普遍存在,并参与机体生长与代谢过程,主要由钙蛋白酶(u-calpain和m-calpain)、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lpastatin)及骨骼肌特异性钙蛋白酶(musclespecificcalpain,P94)组成。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lpastatin)是钙蛋白酶的内源性抑制蛋白,对调控calpains的活性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钙蛋白酶蛋白系统的概况、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lpastatin)基因的结构、特性、功能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乌骨鸡新品系产蛋性能选育效果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赵小玲  朱庆 《中国家禽》2004,8(Z1):130-132
本文统计和分析了丝羽乌骨鸡新品系四个世代的产蛋性状,采用SAS系统中GLM模型进行冬世代间产蛋性能的多重比较,用Excel软件描绘了父母系各世代产蛋曲线,并在各开产性状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产蛋性状各世代间大部分差异显著;开产日龄与开产体重和开产蛋重呈极显著表型正相关(0.39565,0.19906),与300日龄产蛋量呈极显著负相关(-0.24193);开产体重与开产蛋重呈极显著正相关(0.28654),与300日龄产蛋量和300日龄蛋重呈极显著负相关(-0.64308,-0.28698);开产蛋重与300日龄产蛋量呈极显著负相关(-0.64308)。开产日龄是影响产蛋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策略对不同遗传品系和性别的二郎山山地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4×2×2因子设计,4个二郎山山地鸡遗传品系[SD02、SD03、SD03×SD02(SD0302)、SD02×SD03(SD0203)]、2个饲粮策略[1~28 d、29~49 d、50~67 d的赖氨酸水平分别为1.15%~1.00%~0.85%(高赖氨酸)、1.00%~0.85%~0.70%(低赖氨酸)]、公母2个性别。每个处理公母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共计1 920只。试验考察了山地鸡各阶段的生产性能、28 d血清生化指标及67 d屠宰性能。结果表明:饲粮策略对各阶段二郎山山地鸡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高赖氨酸饲粮显著提高了山地鸡1~67 d死淘率(P<0.05),极显著提高了山地鸡67 d体重、1~67 d体增重(P<0.01),显著降低了1~49 d(P<0.05)和1~67 d料重比(P<0.01),但对山地鸡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左胸肌率、左腿肌率无显著影响(P>0.05),对67 d胸肌肉色及屠宰后45 min pH也无显著影响(P>0.05)。品系SD02的28、67 d体重和1~28 d、1~49 d和1~67 d体增重在各品系中均最高,且遗传品系均极显著影响以上指标(P<0.01);品系SD0302的49 d体重最高,品系SD02次之,均极显著高于品系SD0203(P<0.01);品系SD0302和SD02的1~28 d采食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系(P<0.05);品系SD02的屠宰率、腹脂率均显著低于另外3个品系(P<0.05)。饲粮策略、性别和遗传品系之间在山地鸡67 d体重、1~67 d体增重上表现了极显著的交互效应(P<0.01)。综上所述,高赖氨酸饲粮策略可显著改善二郎山山地鸡67 d体重、1~67 d体增重、1~49 d和1~67 d料重比;对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综合评估可知,4个遗传品系优劣顺序为:品系SD0302、SD02>品系SD03>品系SD0203;各遗传品系公鸡的生产性能均优于母鸡;饲粮策略、性别和遗传品系之间在体增重上表现了显著的互作效应,应区别饲养。  相似文献   
19.
对300日龄的旧院黑鸡JY纯系和旧院黑鸡JY×(绿壳蛋鸡×芦花鸡)LL杂交后代母鸡JLL进行外貌特征和肉用性能比较,并分析体尺性状与屠宰性能、肤色与肉色的关系,建立屠宰性能和肉色的最佳回归方程,以期进一步开发旧院黑鸡的肉用性能。结果表明,JLL与JY的冠、羽、胫、皮肤均为乌色,但JY为豆冠,JLL为单冠。JY和JLL的活体质量均达1 800g以上,屠宰率分别为89.17%和93.30%,全净膛率分别为59.12%和63.41%。JLL的体斜长、龙骨长、胫长、冠高、胸肌质量、皮脂厚、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均高于JY,肤色L*值,胸肌和腿肌的L*值和a*值均低于JY,而腿肌肉色b*值则高于JY。体斜长、龙骨长、胫长、胫围、冠高等体尺性状与屠宰性能显著相关,肤色L*值、a*值与肉色显著相关。活体质量、屠体质量、屠宰率、半净膛质量、半净膛率、全净膛质量与相关体尺性状(胫围、胫长、体斜长)的回归方程R2值高于0.45,而肤色L*值与肉色(胸肌L*值、腿肌L*值、腿肌b*值)回归方程的R20.5。说明JLL具有理想的外貌特征和比JY更佳的肉用性能;胫围、胫长、体斜长和肤色L*值可作为肉用性能的评估指标,成功构建以体尺评估屠宰性能、肤色评估肉色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长效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对猫糖尿病并发急性肾衰病例的治疗效果,采用精蛋白锌胰岛素(PZI)控制血糖,早、晚餐前1 h时按0.5 U/kg皮下注射PZI,每隔2 h检测1次血糖浓度并作血糖曲线,同时按40 mL/kg、15 mL/h静脉输液乳酸林格氏液和生理盐水。结果显示:经过2周治疗,血糖降至8.33 mmol/L,肌酐和尿素氮恢复到正常范围;无氮质血症症状、酮症酸中毒症状已基本消失,尿酮体已降至阴性。结果表明:皮下注射精蛋白锌胰岛素结合输液疗法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及纠正急性肾衰,从而达到延长动物生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