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防御素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药用开发价值已是国内外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鸡β-防御素-1(Gallinacin-1,Gal-1)对许多致病菌都具有杀菌作用,具有很好的研究开发价值。本研究以含有Gal-1成熟肽全长cDNA的重组质粒pMD19-T-Gal-1为模板,通过PCR在Gal-1成熟肽基因C末端引入6×His-tag,并将其克隆到pcDNA3.1(+)载体中,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Gal-1-His;经脂质体介导转染Flp-In-293细胞,48h后间接免疫荧光分析,结果重组质粒pcDNA3.1(+)-Gal-1-His转染的Flp-In-293细胞中有绿色荧光,而阴性对照中无荧光,表明Gal-1-His在Flp-In-293细胞中得到了表达。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Gal-1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2.
鹅对11种非常规饲料代谢能和纤维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索鹅对不同非常规饲料的利用率。试验以30只成年太湖鹅公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鹅,其中1组为内源排泄物对照组。空腹24h后,每组强饲1种饲料,各组内每只鹅强饲量相同,内源排泄物对照组不强饲。采用平板收粪法收集24h排泄物。2次试验间恢复期12d。测定生产中常见的11种非常规饲料代谢能(ME)和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半纤维素(HC)利用率。结果表明:鹅对啤酒糟、白酒糟、瘪稻、黑麦草粉、稻壳、玉米秸、稻草、麦秸、麦糠、平菇菌糠、花生藤的真代谢能(TME)分别为9.29、8.67、8.97、5.89、3.85、3.10、3.32、3.02、5.29、2.48、3.15M J/kg。用TME法测得的11种非常规饲料的NDF利用率为6.14%~45.01%,ADF利用率为4.52%~32.57%,HC利用率为18.45%~61.59%。TME最佳一元预测方程为TM E=12.205-0.232CF(R2=0.817)。研究结果显示鹅对非常规饲料有较高的利用率,能量利用率和粗纤维(CF)的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试验所测ME值可为非常规饲料合理利用,准确计算与调整鹅饲料配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3.
1 SEF14菌毛的发现 Feutrier等1986年首次在临床分离的一株人源肠炎沙门氏菌中发现一种菌毛(后来被称为SEF14菌毛),具有甘露糖敏感血凝反应(MSHA),形态上与肠杆菌科细菌的Ⅰ型菌毛难以分辨,蛋白质亚单位为14.4 kD,比伤寒沙门氏菌Ⅰ型菌毛亚单位(22.1 kD)小,N-末端18个氨基酸残基与大肠杆菌和伤寒沙门氏菌Ⅰ型菌毛同源[1].Müller等在同一株人源肠炎沙门氏菌分离株上鉴定了甘露糖敏感且形态和生化特性上不同于之前报道的SEF14的典型Ⅰ型菌毛[2].1990年Tahorns等通过单克隆抗体(MAb)介导方法在肠炎沙门氏菌表面鉴定出这一菌毛样结构,蛋白质亚单位为14.3 kD,直径小于5 nm,没有凝集红细胞能力[3].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生肌调节因子肌细胞生成素(MyoG)和生肌决定因子(Myf 6)基因表达对鸭胚胎期及初生早期骨骼肌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方法研究MyoG、Myf6基因在不同鸭品种(高邮鸭和金定鸭)胚胎期(13,17,21,25,27胚龄)及初生早期(出雏后7日龄)骨骼肌发育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表达变化与胸、腿肌发育的相关性。【结果】MyoG和Myf6基因在2个品种鸭胸肌、腿肌组织发育早期均有表达,但不同组织存在不同的表达模式。MyoG在鸭胚胸肌、腿肌组织中均呈现"前高后低"的表达模式,21胚龄以前表达量相对较高,随后表达量下降,并维持相对较低水平;而Myf6基因在胸肌组织中在21胚龄时表达量最高,随后表达量下降,但仍维持相对较高的表达水平;在腿肌组织中在13胚龄时表达量较高,在17胚龄时达到最高,随后表达量有所降低,并在21胚龄后急速下降至极低水平,但其表达在胚胎期后期(27胚龄)以及初生期(7日龄)又有缓慢上升趋势。二元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个品种鸭胸肌、腿肌MyoG mRNA表达与胸肌、腿肌发育呈强负相关;胸肌中Myf6mRNA的表达与胸肌发育无显著相关性,腿肌中Myf6mRNA的表达与腿肌发育呈强负相关。【结论】骨骼肌中MyoG和Myf6基因表达具有显著的时空性,性别差异不显著,骨骼肌中MyoG和Myf6基因表达与鸭发育早期骨骼肌质量变化呈现负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2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在鸭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选取300日龄雄性金定鸭10只,解剖后采集其血液及脾脏、肝脏、睾丸、肺脏、下丘脑、垂体、皮肤、腿肌、心脏、肾脏、胸肌、盲肠、小肠、胸腺,采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LR1、TLR2、TLR4、TLR5在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各基因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均有一特异性的单峰,无其他杂峰,说明引物的特异性较强,可以准确定量。4种目的基因与内参基因的扩增效率在101.4%~105.0%之间,均接近100%,相关系数(R2)为0.98~1.000。TLR1、TLR2、TLR4、TLR5 4种TLRs在金定鸭不同组织和血液中均有表达,但每种TLR受体在各组织中表达水平略有差异,其中TLR1在下丘脑中表达量最低,在胸肌中最高;TLR2在小肠中的表达量最低,在肺脏中最高;TLR4、TLR5在睾丸中的表达量最低,在皮肤中最高。以上结果说明,鸭TLRs在多种组织中能够广泛表达,本试验结果可为TLRs在鸭源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6.
为了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1(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 containing 1,NOD1)在抗沙门氏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本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血液中NOD1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量变化.试验分为3组,鸡白痢沙门氏菌组、肠炎沙门氏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感染后1、3、5、7 d检测NOD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感染后的1~7 d,鸡白痢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后的表达量变化趋势不同,其中,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后表达量呈先上升再下降然后再上升的波浪形变化,而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后的表达量呈逐渐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血液中NOD1 mRNA的水平,在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后的3和7 d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在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后的5、7 d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提示,鸡白痢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后均可促进鸡血液中NOD1基因的表达,NOD1基因可能参与了机体抗沙门氏菌感染过程.  相似文献   
27.
肠炎沙门氏菌SEFA基因表达和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临床检测肠炎沙门氏菌的感染和血清学调查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本研究根据肠炎沙门氏菌SEF14菌毛操纵子亚单位sefA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利用PCR技术从国内标准株CMCC(B)50336中扩增sefA基因,并按预定的阅读框插入表达载体pET22b+中,获得重组质粒pET-sefA,限制性内切酶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序列大小为498bp,与已发表的sefA结构编码序列完全一致。重组质粒pETsefA转化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并能获得高效诱导表达,通过对菌体裂解上清液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鉴定,该重组菌可以表达大小为15.2ku的可溶性重组蛋白rSEFA。纯化的rSEFA免疫小鼠所得高免血清以及标准株CMCC(B)50336感染小鼠后所获阳性血清,均能识别标准株肠炎沙门氏菌SEF14菌毛蛋白以及纯化的重组蛋白rSEFA,结果表明明体外表达的rSEFA蛋白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而基于rSEFA介导的间接ELISA有较好的特异性,对肠炎沙门氏菌特异性抗体检测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8.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河蟹养殖业发展迅猛,价格低迷,直接影响养蟹者的经济效益。为了探索新的养殖方式,寻找提高养殖效益的空间,在江苏省滨海县八巨镇进行了粗养蟹池套养龙虾(克氏螫虾)、鳜鱼生态混养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效益。现将其套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9.
30.
鸭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鸭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以高邮鸭13胚龄的胸肌和腿肌为材料,采用混合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骨骼肌卫星细胞,用特异性标志Pax7对纯化细胞进行免疫荧光鉴定.结果表明胸肌和腿肌都能成功获取骨骼肌卫星细胞,细胞增殖旺盛,分化良好;纯化后的细胞免疫荧光鉴定阳性率达95%.表明该技术能成功分离和鉴定鸭骨骼肌卫星细胞,为以后骨骼肌卫星细胞相关研究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