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2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20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兔肠道组织提取物与抗生素抗菌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新鲜兔小肠组织匀浆机匀浆,经高温处理,乙酸浸提后,检测抗菌活性,收集具有抗菌活性的兔肠道组织提取物,采用琼脂糖弥散试验,使用兔肠道组织提取物和常见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磺胺甲噁唑)分别对大肠杆菌809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株、绿脓杆菌ATCC9027株、白色葡萄球菌8032株作抑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兔肠道组织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普遍介于浓度为5万U/mL与10万U/mL青霉素之间、25 mg/mL与50 mg/mL的红霉素之间、3.12与6.25 mg/mL环丙沙星之间、1.25与2.5 mg/mL丁胺卡那霉素之间、1875 U/mL与3750 U/mL的庆大霉素之间;兔肠道组织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强于或等效于50 mg/mL复方磺胺甲噁唑。结果表明,使用兔肠道组织提取物替代抗生素治疗某些细菌性疾病是可能的,初步显示了它在抗菌药物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2.
抗CDV、CAV卵黄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用CDV、CAV分别免疫产蛋鸡,收集鸡蛋,用海藻酸钠—硫酸铵法提取卵黄抗体(IgY),并对提取的IgY采用了SDS-PAGE和低压层析检测纯度,结果表明用该法提取的IgY纯度较高。用间接BUSA测定提取的IgY活性,结果证明提取的抗CAV IgY的活性较高,而抗CDV IgY的活性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153.
口蹄疫、猪链球菌病、禽流感……纷至沓来,给畜牧业带来一波又一波的冲击。每一波新的疫情爆发后,人们都期望新的疫苗问世。疫苗是预防畜禽传染病的有效途径,随着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畜禽疫苗的研究日新月异,种类越来越多,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在养殖业中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为使广大养殖业技术人员全面了解畜禽疫苗的作用,更好地控制畜禽传染病,本期专家论坛,我编辑部采集了我国畜禽疫苗行业部分人士的观点。以期对畜禽疫苗产业起到帮助。  相似文献   
154.
山东省山羊“猝死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山羊“猝死症”病理学观察匡宝晓牛钟相朱瑞良叶红丽徐淑玉袁秀林王选方(山东农业大学动科院)(山东省畜牧兽医总站)自1992年冬季以来,在山东省的菏泽地区首先发生了山羊“猝死症”。该病发病急,死亡快,并有蔓延趋势,至今,在全省17个地市均发生了该病...  相似文献   
155.
在引起鸡病的病原微生物中,有一些病毒除引起机体发生原发感染甚至死亡之外,更严重的是致使感染禽的免疫功能受到损害,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遭受其它病原的并发和继发感染,造成更大的损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传染性贫血病、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及J—亚群白血病是常见免疫抑制病。本文就此类疾病的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及诊断方法进行论述。1传染性法氏囊病(IBD)1.1临床特点IBD主要发生于3~8周龄的幼鸡,但也曾见于3月龄以上的鸡。病鸡精神沉郁、羽毛逆立、下痢、震颤、共济失调。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为…  相似文献   
156.
采用试管混合培养法和纸片法分别对兔双歧杆菌做了生物拮抗试验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免双歧杆菌对肠道正常菌群及病原菌有调节与拮抗作用,且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提示在治疗肠道感染时.应尽量避免拌饲或饮用对兔双歧杆菌敏感的药物,否则会使肠道感染加重或蔓延。  相似文献   
157.
山东省牛“猝死病”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毒物检测及微生物学检验等方法,对山东省牛“猝死病”发病原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证明,本病是由凝结芽胞杆菌和克雷伯氏杆菌肺炎亚种协同感染所致,并通过研制成的二联灭活菌苗,有效地控制了牛“猝死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8.
用醛化鸡红细胞进行 EDS-76病毒的血凝(HA)及血凝抑制(HI)试验结果与用新鲜鸡红细胞检测的结果相同或低一个滴度,图象清晰、稳定、结果易于判定。醛化鸡红细胞具有保存期长、使用方便、无自凝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9.
免疫操作方面 操作方法不当滴鼻、点眼时滴得过快、滴量不足或过多都影响免疫效果.、有的滴下疫苗未等鸡完全吸入即将鸡放开,有的滴后从鸡眼角、鼻孔流出甚至被鸡头甩掉,这些在生产中常常发生。皮下注射时针头常刺穿皮肤,疫苗射出。胸部注射时将疫苗误注入胸、腹腔。颈皮下注射误入颈椎或小鸡脑部,腿部注射误入股部内侧,常使鸡只出现神经症状、瘫痪和死亡。连续注射不采取任何消毒措施,很少更换针头。注射油苗时,由于油苗黏稠,往往产生空排或量不足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0.
鸡传染性鼻炎诊断方法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鼻炎(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HPG)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特征是鼻粘膜发炎,眼睑水肿,多发生于育成鸡和产蛋鸡群。虽然病死率不高,但由于发病造成的淘汰鸡数量增加和产蛋率显著减少,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IC的诊断以往多用病原分离鉴定的方法,近几年来,随着免疫学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于IC的诊断方法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而且比以往的诊断方法更加快速灵敏。现将本病诊断方法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一、传统病原分离鉴定方法这是最早应用于诊断该病的方法。常规操作主要由眶下窦采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