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34篇
  2006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猪传染性胃肠炎(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TGE)在国外自1946年确诊以来,许多国家都相继报导了病的发生和流行。国内从1973年起也进行了本病病毒的分离工作,经生物学试验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初步认为分离到的几株国内毒株如辽毒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建立了检测血清中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DV-MD)病毒抗体的双抗体夹心阻断ELISA,并用其检测了长春地区293头奶牛和262头黄牛的血清.结果,奶牛的阳性率为54.9%.黄牛的阳住率为43.5%.本方法是一种敏感、特异、快速的检测抗体方法,可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猪流行性腹泻(PED)—ELISA直接法(双抗体夹心法)对120头健康猪和5头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病猪粪便标本进行检测,均不出现交叉反应;对15头PED病毒实验感染仔猪粪便标本检测,全部呈阳性;将对3(?)份ELISA阳性粪便标本和3份阴性标本的检测结果与电镜观察结果比较,其阳性符合率为97.37%,阴性符合率为100%;对在PED发病季节从不同地区采集的腹泻病猪粪便标本112份检测结果,阳性率为60.71%,而阴性反应的标本,绝大多数是在病愈后15~20d采集的。  相似文献   
14.
1981年11月至1982年12月,我校附属兽医院先后接收住院病犬50只,以呕吐、出血性肠炎为主症,经电流镜观察及病原分离,初步认为是由犬细小病毒所引起。现将临床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20余只患细小病毒性肠炎的自然和人工感染病犬粪便悬液进行了比较详细地电镜和免疫电镜观察。证明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是犬出血性肠炎的病原体.对粪便提取物进行电镜和免疫电镜观察是检出本病病原的简便快速诊断方法.人工感染犬在临床发病前1~2天即可在粪便中检出细小病毒粒子;病毒在肠道内约持续8~10天,并与各该粪便样品的血凝阳性检出率相符.作者等还发现病犬发病初期粪便悬液中的病毒粒子呈散在形式,而在后期粪便悬液中的病毒粒子则聚集成堆,聚集原因是由于肠内出现抗体所致,这对于应用粪便或肠内容物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和特异性诊断等研究工作均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解释了粪便样品血凝试验检出率不高的原因,为改进这一诊断系统提供了根据.  相似文献   
16.
一起因维生素D_3缺乏所致产蛋母鸡佝偻病李建生(吉林大龙饲料公司)朱维正,杨德才(吉林省长春市解放军农牧大学130062)1995年12月间,吉林市郊部分养鸡户饲养的蛋鸡中发生了以脚软。产薄壳蛋和产蛋量明显下降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部分病鸡死亡,经诊断,...  相似文献   
17.
18.
利用鸭胚从吉林省某鸡场表现产蛋量下降,产畸形蛋,血凝抑制试验诊断为产蛋下降综合征(EDS_(76))的病鸡输卵管、子宫中分离到两株病毒(CH—1和CH—2),经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及电镜观察,证实为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吉林省“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情况。通过仔猪人工感染传代试验,分离到两株引起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毒株——吉毒株和梅毒株。电镜检查初步证明是冠状病毒。经用胎猪肾细胞、猪甲状腺细胞和胎猪小肠器官培养法,对吉毒株进行反复多次的分离培养试验,发现吉毒株不适应于胎猪肾细胞和猪甲状腺细胞上生长,而能在胎猪小肠器官培养物上增殖。依据本病在吉林省的流行情况、临床表现、病毒株的仔猪人工感染传代试验、电镜检查以及组织细胞分离培养和鉴定的结果,参照国外有关报道,初步认为吉毒株是类冠状病毒,为我国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原学及其实验诊断提出了一个新的探索途径。猪传染性胃肠炎于1946年由Dogle氏和Hutchings氏证实以来,许多地区和国家相继发生本病,分布极广。对本病的诊断、免疫及病毒的性状等均有较多的研究和报道。我国于1968年起相继报道有本病发生,1973年以来开始分离病毒,进行了生物学试验和电镜检查。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应用组织培养细胞分离到冠状病毒。由1978年1月开始,我们从流行病学调查入手,采集疑似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理材料,进行仔猪人工感染传代试验和病毒分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现分四个部分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20.
应用ELISA间接法检测猪流行性腹泻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吉(J)毒株猪胎肠单层细胞培养物,以冻融法制备抗原,建立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检测PED抗体的方法。对30头份经直接免疫荧光技术证实的PED病猪群血清测定,97%为阳性;检测32头份无PED猪场猪血清,93%为阴性。对1份PED“华毒株”,1份“川毒株”以及3头份“吉毒株”PED免疫血清测定,均为阳性。对猪传染性胃肠炎血清、猪轮状病毒病血清、疑似猪血球凝集性脑脊髓炎血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血清及猪梭菌性肠炎血清共16头份检测均为阴性,证明PEDV不与TGEV等其它3种冠状病毒血清发生交叉反应。89头份疫区猪血清的区域性试验阳性率为75%(67/89);对82头份屠宰猪血清测定,53%阳性。抗原包被板保存期试验表明,包被板在-20℃可保存2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