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9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2018年9月,安徽省铜陵市某猪场暴发非洲猪瘟疫情。为查明疫情可能的来源、波及范围,继而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建议,对该猪场的饲养管理、猪群发病现状以及相关流行病学关联场点进行了现场调查。调查发现,此次暴发可能由饲喂泔水引起。由此建议:暂时关闭辖区内生猪屠宰场,并进行彻底消毒;停止疫情相关区域生猪及其产品调运;监测受威胁区猪场,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停止饲喂泔水,并做好餐厨剩余物的无害化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法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检测方法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操作简便、具备一定灵敏度和特异性等优点,可作为一种筛选方法对大批样品同时检测。笔者对国内外的微生物方法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恩诺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抗菌活性及利血平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对倍稀释浓度琼脂平板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同法测定利血平对恩诺沙星对金葡菌MIC值的影响。结果利血平可有效增强恩诺沙星的抗菌活性,增大了恩诺沙星抑制金葡菌的抑菌圈直径,提高了恩诺沙星在组织中检测的灵敏度。研究发现利血平加入后中心浓度由0.5ul/ml变为0.0625ul/ml,最低检测限由0.125μg/ml降低到0.015625μg/ml。最低检测限减低了8倍。  相似文献   
14.
马传染性贫血(以下简称马传贫)是一种以持续感染,反复发作以及贫血为特征的严重危害马属动物的传染病,病原体为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的马传贫病毒。国际兽医局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该病于1968年传入安徽省,经过几十年的防治,于1995年达到稳定控制区的标准。按照农业部《2001年~2005年全国马传染性贫血防治规划》和《2001年~2005年安徽省马传染性贫血防治规划》的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了各原疫区市县的监测,以达到农业部马传贫消灭目标的验收。现将马传贫在安徽省的发展过程和历年的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ELISA技术在畜产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L 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 SA)主要是将抗原(或抗体 )吸附于固相载体 ,在载体上进行免疫酶染色 ,最后底物显色用肉眼或分光光度计判定结果的一种检测方法。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中各种有害物质对健康的影响。对食品中各种有害物质的监测显得越来越重要。畜产品作为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安全检测也不容忽视。检测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方法很多 ,大多数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 ,且操作繁琐 ,成本较高。酶联免疫吸附法因其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 ,成为畜产品中药物残留、毒素、农药、微生物检测中最重要的检测技术之一 ,得到人们的青睐 ,展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临床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料,经处理后进行细胞培养、电镜观察、半数细胞感染量测定、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动物回归试验以及RT-PCR检测,分离到1株病毒。分离株在Marc-145细胞上连续4代后出现特异性细胞病变;电镜观察到直径50~80 nm的病毒粒子,有囊膜;TC ID50为10-4.7/0.1 mL;与美洲型PRRSV阳性血清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可见特征性荧光;RT-PCR检测结果为阳性;回归40日龄血清阴性仔猪可出现PRRSV感染的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且可检测到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结果表明分离株为PRRSV,命名为PRRSV-SCH07。  相似文献   
17.
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H4-08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PF鸡胚盲传,从自然发病、临床上表现为呼吸道症状、肾肿大、呈"花斑肾"的病死雏肉鸡的肾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易感雏鸡,呈一过性呼吸症状,病死鸡肾脏肿大、苍白、呈花斑样;盲传至第五代,鸡胚呈现死亡和侏儒胚;分离株经过胰蛋白酶处理后能够凝集鸡的红细胞;同时,可干扰鸡新城疫病毒LaSota株在鸡胚上的增殖;电镜观察,可见大小80~120 nm、多呈球形、有囊膜的病毒颗粒,其表面有呈松散、均匀排列的冠状突起。利用RT-PCR技术对分离株的N基因进行扩增,经序列测定和分析比较,证实分离株为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命名为AH4-08株。  相似文献   
18.
不同类型猪蓝耳病疫苗的免疫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科学评价不同猪蓝耳病疫苗免疫效果,选取19个规模猪场,分别使用蓝耳病国产弱毒疫苗、进口弱毒疫苗、普通灭活疫苗、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进行免疫,免疫1月后,采集免疫猪群的血清与全血样品,进行PRRSV病原学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国产弱毒疫苗、进口弱毒疫苗、普通灭活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对照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40%、76.10%、36.70%、49.30%、31.17%。使用PRRS弱毒疫苗免疫组PRRSV变异株检出率较高,使用高致病性PRRS灭活疫苗免疫组PRRSV普通株检出率较高。此结果提示PRRS疫苗免疫后能产生一定的保护性抗体水平,但交叉免疫保护性较差。对于PRRS的防控,关键在于提高猪群PRRS抗体的水平与整齐度,同时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北部地区猪高热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年7月,安徽省北部地区生猪出现疫病,表现为不食、高热等特征,为查明病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采集发病猪群样品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137份血清样品中,HPRRSV、PRRSV、PPV带毒率分别为25.5%、23.4%、37.9%;PRRSV、SIV(H1N1、H3N2)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5%、9.49%和3.65%,仔猪CSFV抗体免疫合格率为50%;6份组织样品中HPRRSV、PRRSV、CSFV、PRV、PPV带毒率分别为50%、100%、66.7%、33.3%、33.3%。表明引起本次猪病为PRRSV、CSFV、PPV等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0.
鸡新城疫首次免疫采用饮水法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华  涂健  祁克宗  朱良强  吴亮  范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3999-4000
采用饮水法给予不同剂量的新城疫活疫苗对雏鸡进行免疫,探讨饮水免疫法在雏鸡首免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雏鸡母源抗体在9日龄达峰值,饮水法效果较滴鼻、点眼法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