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87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正>大庆市某牛场有产奶期奶牛80头,自2009年4月中旬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明显升高,到2009年5月初发病率达25%。病牛主要症状为乳房肿胀,皮下有大小不等的硬块,用手触摸有疼痛感,多数乳汁  相似文献   
102.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重组N蛋白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纯化的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HJ株重组N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对各项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判定标准,建立检测BRS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方法】将已构建的重组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获得重组N蛋白。利用电洗脱法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并用Western 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以纯化后的重组N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对ELISA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初步建立检测BRSV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结果】成功表达并纯化了BRSV HJ株重组N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证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以重组N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诊断方法。交叉试验结果表明重组N蛋白与牛无浆体病(Anaplasmosis)、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V)和牛副流感(BPIV)阳性血清均不发生交叉反应。与中和试验(SNT)相比较,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符合率分别为85.0%、90.9%和87.7%。采用本试验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黑龙江省的牡丹江、佳木斯、鹤岗和大庆4个地区牛场的600份牛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部分地区BRSV的抗体阳性率为27.33%。【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利用该方法初步证实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存在牛呼吸道合胞体病。这一研究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并为该病的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3.
绵羊关联性牛恶性卡他热是由绵羊关联性疱疹2型病毒引起的以高热、双侧角膜混浊、流涎和口腔黏膜溃疡为特征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本试验对临床发病的黄牛进行PCR诊断,结果证实其为绵羊关联性恶性卡他热病毒感染.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4.
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ORF3基因,分析ORF3蛋白的抗原性。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针对ORF3基因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该基因,并将此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命名为pET32a-ORF3,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blue(DE3)pLacⅠ感受态细胞,1.0mmol/L IPTG37℃诱导表达。结果表明,PCR扩增得到315bp的片段,重组蛋白大小约为29ku,与预期大小相符。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蛋白能与抗His-tag的单克隆抗体反应,不与PCV-2阳性血清发生反应。猪圆环病毒2型ORF3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但与阳性血清之间没有反应原性,为进一步研究PCV-2ORF3蛋白的功能及特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5.
仔猪红痢是由C型魏氏梭菌(Clostridum Welehii C)所引起的肠毒血症。国内外均有许多报道,但对初生仔猪红痢的报导甚少。为了揭示本病的流行情况,笔者对黑龙江省牡丹江农管局某猪场发生初生仔猪红痢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细菌分离及毒型鉴定,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牡丹江农管局某猪场饲养杂种经产母猪10头,在妊娠期间曾先后注射猪丹毒、猪肺疫和猪瘟弱毒疫苗。于1989年2月  相似文献   
106.
107.
1987年4~7月,在牡丹江市郊区六家肉用鸡场(户)7日龄以内的鸡群中流行一种发病急、死亡快的以肝肿大,星状坏死、出血为特征的传染病。我们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病原分离和鉴定、人工感染试验,诊断为鸡弯杆菌性肝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8.
我省乳牛淋巴性白血病病例观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白血病(Bovine leukemia)又名牛地方流行性造白细胞组织增生病(lcukoris cnzootica bovis)、牛淋巴肉瘤(Bovine lymphosarcoma)、牛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ma of Cartle)、牛淋巴瘤病(Bovine lymphomatobis)等。是牛的一种进行性的慢性肿瘤性疾病,其特征为淋巴网状细胞恶性增生,全身和部分淋巴结明显肿大。Knuth和Volkmann 1916年首次描述了本病。目前本病几乎遍及世界各国。据近年来记载,本病的发生有迅速增加的趋势。在美国不同地区屠宰牛肉食品检查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建立的对流免疫电泳技术可用于胸膜肺炎嗜血杆菌(HP)的血清型鉴定。应用0.05M巴比妥缓冲液(pH8.0),以自行制备的已知血清型免疫血清检测HP浸出抗原,通电20~45分钟获得结果。本法比琼脂扩散法敏感8~12倍,克服了2-ME试管凝集试验不能检测自身凝集菌株的缺点,不存在种间、血清型间交叉反应,是一种快速、敏惑和特异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0.
应用2巯基乙醇(2—ME)试管凝集反应对1987年由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佳木斯市肉联厂及牡丹江地区密山县收集的317头份猪血清进行了猪胸膜肺炎嗜血杆菌(以下简称H.P)抗体检测,阳性反应为38头份(占11.98%),其中H.P1型阳性反应为17头份,H.P4型阳性反应为21头份。抗体滴度最高达1:80。可见,我国猪群中已感染猪胸膜肺炎嗜血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