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87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试验用Tris-HCl缓冲液(T)、PBS缓冲液(P)、生理盐水(S)和2M尿素PBS缓冲液(U)以热处理的方法提取大肠杆菌K99和F41菌毛抗原,并用硫酸铵盐析纯化K99以及用1N醋酸滴定和氯化镁沉淀分别纯化F41。根据SDS-PAGE电泳和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四种缓冲液对K99的提取量依次是U>S>P,而T检不出K99;对F41的提取量依次是U>T>P>S。K99纯化后取得了满意的纯化结果,F41纯化后大量上样做电泳时仍有微细的污染带出现,而且氯化镁沉淀后造成F41严重损失。K99和F41纯化前后的各个样品经超声波处理、0.5%脱氧胆酸钠处理和未处理的原液与自家因子血清做琼扩试验以及K99和F41做交叉琼扩试验,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而且以超声波处理后的样品做琼扩试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2.
对2005年3月黑龙江大庆市某羊场绵羊发生的疫情,经临床诊断、剖检、细菌分离、鉴定和分子生物学诊断,确诊为C型魏氏梭菌感染。并给出了预防、诊治方案。  相似文献   
53.
宝泉岭管局新华农场某队和二九一农场某队饲养的肉牛和奶牛,临床表现突然发病,食欲减退,反刍停止;死亡牛剖检可见心脏表面刷状出血,肝脏肿大,前胃黏膜易脱落,有点状和片状出血。真胃黏膜水肿、脱落或有弥漫性出严重出血。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血,脾肿胀不明显,被膜下或边缘部有出血点,肠管外观呈暗红色,内容物呈西红柿酱样,肠黏膜实验室诊断,鉴定为由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4.
牛白细胞粘附缺陷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牛白细胞粘附缺陷病 ( bovine leukocyte adhesion de-ficiency,BLAD)是一种牛的造血系统遗传性疾病。以严重的重复性感染、缺少脓液形成、损伤愈合延迟和白细胞增多症为特征 ,实质是白细胞粘附及相关的功能包括吞噬和趋化作用缺陷 [1 ,2 ] 。 1 974年 ,世界上首次报道了人发生的一种容易感染、白细胞增生和趋化、吞噬功能缺陷的疾病 ,1 984年确定其病因 ,它是一种与白细胞粘附有关的细胞表面糖蛋白——整合素表达缺陷所致 ,并定名为白细胞粘附缺陷病 ( leukocyte adhesion deficiency,LAD) [3 ]。近年来 ,在病人中又发现了一种以反复感…  相似文献   
55.
2010年黑龙江省多个地区暴发猪“高热病”,为明确其病因及流行特征,对来自大庆市、齐齐哈尔市、佳木斯市,绥化市等地区送检的43例病例(70头病死猪),应用病原学、血清学和PCR方法进行诊断,对确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小养殖户或小型猪场发病率较高,发病高峰期集中在9~12月份,发病日龄集中在1~3月龄仔猪(54.16%);病死猪以败血症为主,43例病例中猪链球菌病23例( 53.49%),猪瘟8例(18.60%),副猪嗜血杆菌病8例(18.60%),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6例(13.95%),圆环病毒病4例(9.30%),混合感染发病率高达58.13%.以上结果表明,猪“高热病”病因复杂多样,防制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6.
前言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传染病。在临床上表现为气囊炎、败血症、肠炎、关节炎、输卵管炎、肉芽肿等多种类型。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即可成为本病的原发性病原体,也可以在某种诱因条件下作为继发性病原体而起作用。特别是某些特定血清型大肠埃希氏菌与各种病型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国外研究者Edward和Ewing早在1954年就证实O_2血清型大肠埃希氏菌是鸡大肠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体,此后,Soika、Glantz等人  相似文献   
57.
将TAD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胚弱毒疫苗适应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制成TAD-3弱毒细胞疫苗,其毒价稳定在107·5TCID50/mL以上;28日龄雏鸡免疫接种后14d抗体琼扩(AGP)阳性率为100%,雏鸡接种105TCID50证明安全,现场使用效果理想。但不宜以大剂量的TAD-3(≥3×104TCID50)和新城疫疫苗同时。服免疫接种,以免干扰新城疫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58.
当前牛病的发生特点和流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当前牛病的发生特点1.1牛疫病种类增多,发病率增高,危害严重当前常发的疫病有口蹄疫、轮状病毒感染、冠状病毒感染、恶性卡他热、牛流行热、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布氏杆菌病和副结核病等。呈世界性分布,各国发生程度不同。同时流行新的病毒性传染病如牛玻纳病、心水病、中山病、赤羽病、牛病毒性  相似文献   
59.
猪圆环病毒2型ORF3基因的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ORF3基因,分析ORF3蛋白的抗原性。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针对ORF3基因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该基因,并将此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命名为pET32a-ORF3,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blue(DE3) pLacⅠ感受态细胞,1.0 mmol/L IPTG 37 ℃诱导表达。结果表明,PCR扩增得到315 bp的片段,重组蛋白大小约为29 ku,与预期大小相符。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蛋白能与抗His-tag的单克隆抗体反应,不与PCV-2阳性血清发生反应。猪圆环病毒2型ORF3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但与阳性血清之间没有反应原性,为进一步研究PCV-2 ORF3蛋白的功能及特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0.
为了建立针对BRDC常见的主要病原牛黏膜病病毒(BVDV)、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和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的一步法多重RTPCR,引入了新型的具有反转录酶和DNA聚合酶活性的r Tth DNA聚合酶,通过对退火温度和引物浓度的优化,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检测,最终确定最佳退火温度为54.5℃,最佳引物浓度为0.6 u M。对BPIV-3、BRSV和BVDV的最小检测量分别为162、16和21个TCID50/0.1 m L。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以及多杀性巴氏杆菌、肺炎链球菌、化脓隐秘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等没有交叉反应。建立起的m RT-PCR检测方法可用于鼻腔分泌物的检测,为进一步m RT-PCR试剂盒的组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