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种杀菌剂对不同来源辣椒疫霉病菌的毒力比较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卵菌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的辣椒疫病是一种严重病害,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发生频率明显增加,造成重大经济损失.P.capsici可以侵染辣椒、番茄、黄瓜、西瓜、南瓜和西葫芦等多种作物的根、茎、叶和果实等部位;该病原以土壤传播为主,也可以经体表水和水分喷溅从土壤传到叶面,使其防治难度加大.化学防治是生产实践中综合治理蔬菜疫病的首选措施,但综合评价防治措施对人类健康潜在的危害、对食品和环境的污染、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以及导致病原菌抗药性的加速发展等问题,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防治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相似文献   
92.
93.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GZ株VP2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已发表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52/70株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扩增IBDV VP2基因的引物。以IBDV超强毒(vvIBDV)GZ株基因组为模板,利用PT-PCR技术扩增出了1.5kb的cDNA产物,将VP2基因克隆于pUC119质粒上,得到重组pUC119质粒。对VP2基因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序列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GZ株与欧洲超强毒株UK661非常相似,而与经典强毒株、弱毒株和变异株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94.
非鸡胚源细胞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95.
微生态制剂—XA1503菌粉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6.
新城疫病毒分离株的蚀斑纯化及影响蚀斑形成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西北地区1979~1999年发生新城疫的鸡群中分离和收集的15株新城疫病毒(NDV),经蚀斑纯化,共得到11个克隆毒株;对其进行了蚀斑形成能力的测定,证明蚀斑形成能力与毒力成正比;探讨了温度对蚀斑形成能力的影响,证明NDV蚀斑形成能力在41C比37C强,表现为蚀斑出现早、蚀斑大、蚀斑形成单位(PFU)高,同时在41C时细胞生长状况良好,不易污染,故认为在41C进行NDV的蚀斑纯化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7.
李细菌性黑斑病病菌侵染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育和筛选Nai李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对Nai李细菌性黑斑病病菌侵染Nai李的过程和组织病理解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原细菌从伤口、气孔和皮孔侵入Nai李果实、叶片和枝梢:病斑深达中果皮数层细胞,自果皮向果心可分为3层,第2层被大量细菌定殖,第3层下缘呈扩散状,接近内果皮;电镜观察表明病原细菌定殖于细胞间隙,使细胞膜和细胞壁离解,叶绿体受损。  相似文献   
98.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国内外近年来番茄溃疡病的研究概况,对番茄溃疡病的历史、主要症状、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病原菌的分离、检测和鉴定技术、病害的田间发生、流行条件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以及农产品安全条例等,认为做好番茄溃疡病风险性分析、监测国际种子贸易传入该病害的可能性非常重要,同时提出了今后加强番茄溃疡病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9.
应用酶联SPA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奶山羊布氏杆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酶联 SPA 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710份奶山羊血清进行了布氏杆菌病的检测,并与 SAT 和 CFT 相对应。检测结果:ELISA 的检出率(62%,441/710)高于 SAT(60.56%,430/710,包括可疑反应)和 CFT(2.16%);漏检率(5.5%,39/710)低于 SAT(7.0%,50/710);经抗原处理的 ELISA 和 SAT 均呈阳性或阴性反应血清的 O.D 值,与原血清的 O.D 值相对比,前者差异显著(P<0.05),后者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 ELISA 是检测奶山羊布氏杆菌病的一种简单、特异、灵敏和快速的血清学方法之一,可用于本病的诊断检疫。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侵害多种家畜和动物,引起流产和不育等病症,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目前常用的血清学试验方法有多种,各有其优缺点,但这些方法存在着敏感性低或因操作复杂而不易推广。因此,寻求简便、特异和敏感的检测法已为众望所归。用 ELISA 检测人、牛和猪的布氏杆菌病已有报道。现将我们应用酶联 SPA 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奶山羊布氏杆菌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0.
烯效唑浸种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其生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试验研究了 1 0mg·L-1的烯效唑浸种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烯效唑浸种处理能显著控制番茄幼苗的徒长 ,使 2~ 5叶期幼苗的株高降低了 12 37%~ 2 9 19% ,使幼苗茎粗、叶面积、地上部干质量和根干质量增加 ,增长率分别达到 8 97%~ 4 4 5 3% ,32 2 0 %~ 5 1 36 % ,15 1 71%~ 2 31 31%和93 2 6 %~ 314 4 1%。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 ,烯效唑浸种处理的幼苗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都明显提高 ,光合速率也高于对照 ,在生理上表现出壮苗效应。在非逆境条件下的电解质外渗率和丙二醛 (MDA)含量显著降低 ,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含量提高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 (POD)和过氧化氢酶 (CAT)等保护酶比活性在2~ 5叶期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9 5 0 %~ 31 5 5 % ,7 97%~ 16 4 4 %和 3 2 3%~ 38 4 2 % ,增强了幼苗的抗逆能力 ,延缓了叶片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