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8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95篇
林业   120篇
农学   55篇
基础科学   99篇
  72篇
综合类   526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280篇
畜牧兽医   331篇
园艺   112篇
植物保护   5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李健 《花卉》2018,(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林业技术在各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如何推广这些技术成为林业领域的重要问题。当前基层林业站是林业技术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加强林业技术在基层林业站中的推广。本文分析了推广过程中存在的缺乏林业技术推广资金、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林业技术推广对象积极性不足和林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不高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策略,以期对林业技术通过基层林业站的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2.
以三疣梭子蟹莱州湾、舟山野生群体杂交(莱州湾♀×舟山♂)产生F2代家系63个个体及F1代亲本为实验群体,采用AFLP分子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分析。35对选择性引物共扩增出1742个位点,其中分离位点为417个,不分离位点为1325个,多态位点比例为23.9%。在分离位点中,符合1:1孟德尔分离比例的位点为226个,占总分离位点数的54.2%;偏离1:1孟德尔分离比例的位点为31个,占总分离位点数7.4%。符合3:1孟德尔分离比例的位点为128个,占总分离位点数的30.7%;偏离3:1孟德尔分离比例的位点为32个,占总分离位点数的7.7%。家系内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30,Shannon指数为0.193。遗传距离分析显示,子代个体与母本Nei’s遗传距离介于0.064~0.111之间,与父本Nei’s遗传距离介于0.065~0.107之间。其中,63号个体与48号个体分别与父、母本亲缘关系最远。本实验中,偏分离位点比例属正常范围,杂交F2代家系遗传多样性偏低。本研究结果为三疣梭子蟹野生群体及家系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3.
氯化铵对“黄海1号”中国对虾免疫相关酶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不同浓度氯化铵作用条件下对中国对虾"黄海1号"群体和中国对虾野生群体的存活率, 血清中的溶菌酶(LSZ)、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及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变化进行了测定.发现"黄海1号"的24、48和72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及安全浓度均高于野生群体;氯化铵浓度为8 mg/L时,"黄海1号"体内的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活力极显著低于野生群体(P<0.01);氯化铵浓度为16 mg/L时, "黄海1号"体内的溶菌酶活力显著高于野生群体(P<0.05),酸性磷酸酶活力显著低于野生群体(P<0.05);氯化铵浓度为32mg/L时,"黄海1号"体内的溶菌酶、酚氧化酶活力极显著高于野生群体(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高于野生群体(P<0.05),酸性磷酸酶活力显著低于野生群体(P<0.05);氯化铵浓度为64mg/L时,选育群体"黄海1号"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高于野生群体(P<0.05);氯化铵浓度为128mg/L时,两群体的各项免疫指标都未出现明显差异.比较发现,随着氯化铵浓度的上升,选育群体中国对虾"黄海1号"几种与抗病力相关的生理指标都表现出了其比野生群体优良的特性.  相似文献   
994.
溶藻弧菌对三疣梭子蟹溶菌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健康的三疣梭子蟹(平均体重176±21.3g)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溶藻弧菌,在感染后0、24、48和72h分别采集不同处理组梭子蟹的血淋巴、肌肉和肝胰腺组织,测定其中的溶菌酶(LSZ)、酸性磷酸酶(ACP)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研究溶藻弧菌对三疣梭子蟹体内免疫相关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感染组梭子蟹血淋巴LSZ活性在感染后24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后活性显著降低(P〈0.05);肌肉和肝胰腺组织中LSZ活性在感染24h有稍微上升的趋势,但是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其活性又逐渐下降,且在感染48h后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梭子蟹不同组织中ACP和ALP酶活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均呈下降的趋势,且感染48h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表明,三疣梭子蟹感染溶藻弧菌后对机体免疫相关酶活指标的影响较大,导致机体免疫防御能力的减弱。  相似文献   
995.
为解析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回交家系的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利用自行开发的25个微卫星标记对本实验室构建的A、B、C3个回交家系的遗传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回交家系A、B、C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分别为2.21、2.18、2.09,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3805、0.3703、0.2489,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3629、0.3998、0.2503,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3257、0.3391、0.2585,相较于野生群体与杂交家系已有了大幅度的降低,属中度或低度多态.回交家系A、B、C在25个位点共得到62个等位基因,其中,A家系56个,B家系54个,C家系51个,3个回交家系共同存在的等位基因为39个,6个位点在回交家系中已经纯合(其中,ECL10在A、B、C中都已纯合),计算得出3个回交家系的纯合率分别达到了53.86%、56.53%、63.33%.由此可见,回交家系的基因纯化速率较快,适用于脊尾白虾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解析和优良种质的选育.  相似文献   
996.
研究了PH胁迫对日本对虾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及对虾肌肉RNA/DNA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低pH胁迫组(pH 7.2)和高pH胁迫组(PH 9.2)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活力分别在3、12 h时达到最大;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活力在3 h时达到最大值,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酶活力逐渐降低,至72 h趋于稳定,并表现出高PH变化免疫适应能力较差的现象.两pH胁迫组酚氧化酶(PO)活力呈现峰值变化,在12 h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降低,至72 h后趋于稳定.溶茵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随着pH胁迫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同样表现出高PH变化免疫适应能力较差的现象.另外,PH胁迫条件下日本对虾的肌肉RNA/DNA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日本对虾肌肉的RNA/DNA比值,这可能是由于pH胁迫影响了对虾体内的物质代谢所致.  相似文献   
997.
向对虾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诺氟沙星投喂中国对虾7d,分析不同时间诺氟沙星对中国对虾肌肉及鳃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及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mg/kg诺氟沙星可以显著抑制中国对虾肌肉SOD活力(P<0.05),而对鳃SOD活力则整体呈现促进作用,该浓度组肌肉和鳃CAT及LSZ活力整体高于对照组,而AKP和ACP活力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0 mg/kg诺氟沙星对中国对虾肌肉SOD活力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而对鳃SOD活力则整体呈现抑制作用,该组肌肉和鳃CAT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肌肉LSZ活力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鳃LSZ活力则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向饲料中添加60 mg/kg诺氟沙星对中国对虾肌肉、鳃SOD、CAT、LSZ活力整体呈现促进作用,而对AKP和ACP活性则呈现显著抑制作用(P<0.05).  相似文献   
998.
日本蟳4个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春妮  李健  刘萍  陈萍  高保全 《水产学报》2011,35(7):985-991
利用10对微卫星引物对我国大连黑石礁(DL)、莱州湾(LZ)、青岛鳌山湾(QD)、海州湾(HZ)4个日本蟳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引物获得的等位基因数从11~17不等,10个位点其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3.600 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8.592 0;各位点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318 2~0.858 4,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846 6~0.923 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828 0~0.914 0,说明各位点在4个日本蟳野生群体内均表现出很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各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大,基因分化指数(FST)为0.032 74~0.088 03。群体间遗传相似性系数、遗传距离及UPGMA 聚类分析表明,鳌山湾与海州湾群体亲缘关系最近,而海州湾和莱州湾群体亲缘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999.
在水温16±0.6℃条件下,以20mg/kg鱼体重剂量对健康大菱鲆静脉注射和口服达氟沙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96h内血浆和组织中的达氟沙星含量.DAS 2.0自动药动学软件分析表明,静注给药时,达氟沙星的血药经时过程符合零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表达方程式为C静注-45.74le-1.927t+7.332e-0.019t,消除半衰期(t1/2β)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36.336h和431.981h·μg/ml;口服给药时,达氟沙星的血药经时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表达方程式为C中服-6.796e-0.05t+3.135e-0.005t-9.931e-0.011t,12h时血药浓度达到最大值(Cmax)5.312μg/ml,消除半衰期、药时曲线下面积和表观分布容积(Vd)分别为129.228h、284.915 h·μg/ml和2.986 L/kg;口服达氟沙星的生物利用度(F)为65.96%,肝脏和肾脏内的药物浓度较高,与血药浓度相似,而肌肉内较低.根据达氟沙星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其对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参数指标,提出了口服给药方案:按12.17mg/kg体重/次,1日1次.  相似文献   
1000.
段爱国  张建国    罗红梅  李健雄  何彩云 《园艺学报》2018,45(Z2):2865-2866
‘红棘1号’是以引进的蒙古沙棘亚种优良品种‘乌兰格木’为母本,以中国沙棘优良无性系‘丰宁’为父本,经杂交选育的红果沙棘新品种。适应性强,株高可达4.0 m,生长性状接近中国沙棘;果实红色,近圆形,百果质量27.0 g,盛果期平均单株产量3.0 kg以上,刺少,2年生结果枝平均每10 cm枝段棘刺数2 ~ 3个。经济性状明显优于中国沙棘,适宜于中国北纬35° ~ 45°干旱半干旱广大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