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2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2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国内外玉米青贮现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贮饲料是奶牛粗饲料的主要组成部分,青贮玉米是奶牛的优质粗饲料,被称为奶牛营养中的"皇后"。正确使用优质青贮饲料能够有效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减少精饲料的投入量,增强奶牛体质,提高乳产品质量,降低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42.
大豆根腐病菌拮抗细菌筛选及抗生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大豆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388个细菌菌株,从中筛选对大豆根腐病病原尖孢镰刀菌(Fusaritm oxysporum)、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有拮抗作用的菌株,采用无菌室内点接法初筛,抑菌带大于20mm以上的有12株,通过盆栽防效试验,进一步证明12个菌株中有6个菌株盆栽防治尖孢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达到46.0%-78.5%.菌株与病原真菌共培养结果显示,菌株B2、B57、B85和B69使尖孢镰刀菌菌丝干重分别减少51.27%,40.78%、38.87%和34.58%;菌株B57使茄腐镰刀菌菌丝干重减少71.48%.菌株分泌物对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研究结果表明,B57的分泌物对尖孢镰刀菌抑制率最高,3d为82.1%,6d为90.6%;其次是B16,3d为58.8%,6d为51.1%.  相似文献   
43.
研究降水和氮沉降增加对草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的作用机制及其适应特征,有助于深刻理解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各项服务功能的影响,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模拟降水和氮沉降增加对草地植物生物量的改变及其可能的机制分析,探讨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草地生态系统所面临的挑战和当前研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4.
原料奶中抗生素残留及快速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业在近年来迅速发展,"绿色"、"环保"、"有机"食品倍受老百姓的欢迎。牛奶作为营养最全面、消化率较高的有机食品之一,其质量及安全倍受关注。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造成在牛奶中的残留。抗生素残留不仅危害人类健康,同时也影响牛奶的品质,造成经济损失[1]。本文就牛奶中抗生素的来源、危害、现状以及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5.
通过采用异地取土、设固定试验区、适期早播并定期田间调查等方法,研究大豆孢囊线虫在黑龙江省东部农场发生的代数和高峰期,试验结果 表明,在黑龙江省东部农场大豆孢囊线虫一年发生三代,前两代孢囊总数高峰比褐色孢囊高峰早些,第三代孢囊总数高峰与褐色孢囊高峰基本同步。  相似文献   
46.
小麦连作、迎茬和轮作对麦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定位试验,研究了小麦8-12年长期连作、小麦-大豆-小麦迎茬和玉米-大豆-小麦轮作条件下麦田杂草群落变化。结果表明,小麦长期连作区杂草密度最大,杂草最多,小麦-大豆-小麦迎茬次之,玉米-大豆-小麦轮作杂草最少。小麦-大豆-小麦迎茬和玉米-大豆-小麦轮作区之间差别小于两者与连作区的差别。3种茬口杂草密度、杂草数量顺序为连作区>小麦-大豆-小麦迎茬>玉米-大豆-小麦轮作。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小麦连作区一些杂草种类增加,同时也有些杂草种类减少。小麦连作10年增加的杂草有龙葵、鸭趾草、鬼针、苋及野苏,连作12年增加的杂草有问荆、扁竹菜和猪秧秧,而减少了龙葵、鬼针、野苏和苣荬菜。小麦连作区主要杂草为藜、龙葵、荠、稗、鬼针、鸭趾草和卷茎蓼。  相似文献   
47.
大豆疫霉根腐病传播途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带菌土壤、病残体进行病试验,研究了人工接种条件下种子带菌条件及带菌种子传病情况,结果表明,带菌土壤和病残体无论是在当年还是越科后都可有效地传播大豆疫霉根霉是大豆疫霉根腐病的主要初侵染不原和传播途径。人工接种可以导致大豆种子力,但只在有病资助以豆荚才有这种结果,幼荚期接种豆荚可以使荚内的豆粒严重发病,豆粒被一层菌丝包裹,这些豆粒虽然本身不能萌发,但能作为接种体导致邻近的健康植株发病。作者通过大量的  相似文献   
48.
2002年和2003年,在黑龙江省海伦市进行了A级绿色菜用大豆栽培技术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菜用大豆施用生物肥料配合少量磷酸二铵可使其产量达到施用常规化肥的产量,并可促使大豆生长,增加根瘤数量,减轻大豆根腐病。为了实现“绿色食品”,所以提倡施用有机肥(2t/667m^2)和生物钾钾(2kg/667m^2) 磷酸二铵(6kg/667m^2)。  相似文献   
49.
筛选用于防治大豆尖孢镰刀菌根腐病的木霉菌株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温室盆栽的方法筛选来自黑龙江省海伦大豆轮作区的木霉菌,用于防治大豆尖孢镰刀菌根腐病.共测试了80个木霉菌株,筛选出3个防治效果较好的木霉菌株MM35、MM9、MM3 ,相对防效分别为26.95%~66.34%、21.52%~63.70%、22.78%~51.05%.盆栽试验表明MM35能够降低大豆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在土壤中的种群数目.其中MM9对大豆植株能起到增生作用,MM35、MM3则无明显的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