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32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12篇
  10篇
综合类   244篇
农作物   5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6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用RT-PCR方法从长春感染芜菁花叶病毒( Turnip mosaic virus,TuMV)的十字花科蔬菜中扩增获得该病毒的p3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所获得的10个TuMV分离物p3基因含1 065个核苷酸,其序列一致率为98.8%~99.6%,与GenBank中其他15个TuMV分离物核苷酸一致率为80.9%~99.4%。根据p3基因核苷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25个TuMV分离物可分为4个组,本研究得到的10个TuMV分离物均属于basal-BR组。将TuMV JCR06分离物p3基因N端663 bp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 pLysS中表达出分子量约为28 kDa的融合蛋白。以纯化的融合蛋白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P3蛋白的特异性抗血清。以TuMV侵染的萝卜为抗原,间接ELISA测定抗血清的效价为1∶2 048。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制备的抗血清能与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72.
山东蚕区桑黄化型萎缩病病原物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采自山东省宁阳市桑园的桑黄化型萎缩病发病植株叶脉组织为材料,通过PCR扩增植原体16S rRNA基因及延伸因子基因(tuf)和核糖体蛋白基因(rp),分别得到大小约为1.4、0.8和1.2 kb的目的片段并测定序列。以该病原物的16S rRNA基因与GanBank中相关的植原体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行RFLP分析,结果显示该病原物属于翠菊黄化组的16SⅠr-B亚组,与翠菊黄化组16SⅠr-B亚组典型成员的同源性为99.9%。进一步对延伸因子基因和核糖体蛋白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并做RFLP分析,结果显示该病原物与翠菊黄化组的tuⅠf-B亚组典型成员和rpⅠ-B亚组典型成员的同源性分别达到99.6%、99.9%。由此在3个基因水平确定该植原体的分类地位属于16SrⅠ-B、tuⅠf-B和rpⅠ-B亚组。  相似文献   
73.
伪狂犬病病毒Bartha株gC膜外区部分基因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伪狂犬病病毒(PRV)gC膜外区部分基因的重组质粒,原核表达并纯化目的蛋白.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伪狂犬病病毒Bartha(PRV Ba)株gC基因的序列(NC EU719641),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以PRV Ba株为模板,PCR扩增出PRV gC膜外区部分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经IPTG诱导,获得大小为35 ku的重组蛋白,命名为pET-gCN813.按照His-Bind纯化试剂盒说明书纯化表达产物,获得融合蛋白的纯化产物.  相似文献   
74.
花生不同种植方式对田间土壤微环境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了春播覆膜(CBFM)、春播露地(CBLD)、麦田套种(MT)、麦田露地(MTLD)、夏播覆膜(XBFM)和夏播露地(XBLD)6种花生种植方式。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对花生田间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微生物量碳、活跃微生物量、土壤呼吸及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微环境和花生产量具有明显影响。花生春播覆膜和麦田套种种植提高了土壤孔隙度、毛管和非毛管孔隙度,增加了细菌和放线菌数,降低了土壤容重和真菌数,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活跃微生物量及土壤呼吸速率,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分解和有效化;花生覆膜种植可明显增加荚果产量,春花生覆膜的增产作用大于夏花生覆膜,麦田套种的花生产量最低。因此,在一年一熟的春花生产区应以覆膜种植方式为主;在小麦花生一年两熟的花生产区,可以推广收麦后直播花生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75.
氮肥运筹对小麦群体变化、穗粒数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小麦持续增产提供重要技术途径,对氮肥不同施用量和不同底追比例进行研究,选用‘周麦18’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运筹技术对小麦群体动态变化、穗粒数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轻中重后补充”的氮肥运筹技术降低了小麦生育期的最高群体,小麦分蘖成穗率较传统施肥处理提高了3.1个百分点,同时增加了穗粒重、提高了千粒重,单穗重显著提高了0.2 g;在每公顷施纯氮240 kg和180 kg条件下,运用“前轻中重后补充”氮肥运筹技术较传统施肥处理(全底)增产694.5 kg/hm2、486.0 kg/hm2,增幅分别为10.1%和7.2%。结果说明“前轻中重后补充”的氮肥应用策略是一项高产高效的氮肥运筹技术。  相似文献   
76.
焦作市2010—2011年度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宣传、推广小麦新品种,焦作种子站筛选了近几年审定的或即将审定的一批小麦新品种,在全市进行展示试验,进一步鉴定其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为焦作市小麦品种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7.
砂仁叶斑病田间发病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至2009年对西双版纳阳春砂仁叶斑病田间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叶斑病是云南阳春砂仁叶片上的主要炳害之一.其发病规律及特点:10月初发病,1月为发病高峰,8月发病较低;具有冬季发病重,夏季发病轻的特点.影响田间发病的因素有气温、降雨量、种植密度、环境、品种等,对3个砂仁基地进行月均温、月降雨量与田间病情指数相关性分析表明,田间病情指数与月均温的相关性系数R2 =0.8413,与降雨量的相关性系数R2 =0.9358,即气温在10 ~30℃,降雨量在10~250 mm,气温越高降雨越多田间叶斑病发病指数越低,即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8.
姜瘟病菌拮抗放线茵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东各地区姜田随机采集土样30份,利用稀释分离法分离到放线菌菌株621株.采用琼脂移块法测定这些菌株对姜瘟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拮抗作用,共筛选出具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菌株53株.选择抑菌活性最强的菌株Y7进行进一步研究.菌株Y7孢子丝顶端呈小螺旋形或钩状,孢子椭圆形至圆柱形.在5种供试培养基中,菌株Y7只在燕麦培养基上产生黄色色素.该菌株能利用麦芽糖、葡萄糖、果糖、L(+)树胶醛糖、半乳糖和山梨糖,不能利用蔗糖、木糖、肌醇、纤维二糖和山梨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Y7为淡紫灰链霉菌(Streptomycetes lavendulae).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发酵条件是小米培养基pH 7.0,28℃,培养14 d.  相似文献   
79.
目的 了解固定平面导板结合MBT直丝弓治疗前牙重度深覆(牙合)的效果.方法 将24名安氏Ⅱ类Ⅱ度以上深覆(牙合)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2例.试验组早期第二磨牙粘戴环(或颊面管),摇椅弓伸至第二磨牙、上领牙戴固定小平面导板结合MBT直丝弓矫治器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传统直丝弓矫治器.两组矫治前后拍均摄头颅侧位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头影测量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ANB、SN-MP、U6-PP、L6-MP、L1-MP(mm)、AFH(Me-ANS)(mm)、PFH(Ar-Go)(mm)、OB(mm)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打开咬合时间和矫治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固定平面导板结合MBT直丝弓是一种快速有效打开咬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0.
正小麦黄花叶病于1927年在日本首次报道~([1]),其病原包括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和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hinese wheat mosaic virus,CWMV)。我国各省麦区在1980年以后陆续报道了其发生与危害,对小麦生长发育构成严重影响。WYMV属于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